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说写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课堂上读、说、写这三个方面,应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文字才能充分地展现魅力与生命力,为学生打下扎实读说写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运用于以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要从读、说、写三个方面入手,发挥三个方面的侧重作用,相辅相成,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语文融入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
  二、 大声朗读,为写作和演说打下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朗读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老师们要求的声情并茂,反复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朗读开始训练孩子的口才和文字感知能力,为将来的语文写作、演说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以身作则,带动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精彩的文段教师们可以以身作则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老师的朗读氛围中,进入到文章的情景之中,体会文字的魅力。
  (二) 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语文教学中,课文的内容形式丰富,题材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从不同文章中选出精彩片段,让学生们朗读。学生朗读完成后,可以让学生谈谈体会,如果一些基础差的同学不能够准确表达,教师也可以进行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 多读,为说,写奠定基础
  在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融入自己的感情大声朗读。使声音情感融为一体,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中心和感情。久而久之,学生们就能融会贯通运用于自己的日常口语之中,能够有逻辑有思想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当学生能够从朗读中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时,对日后的说、写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三、 “说”是读、写的桥梁
  “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三项训练内容之一,读、说、写互为一体,相辅而行,不可缺一。加强“说”的训练,让学生有条理、有思路地、完整地“说出来”,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一) 鼓励学生勇敢“说出来”
  很多学生在日常训练中,口语表达能力显得有一点欠缺,老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让语文的学习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运用到实际训练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簡短一点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然后请几位学生来对阅读的文章进行简单的总结。如果一整篇文章的总结,对孩子们来说难度太大,老师可以对文章分段,让孩子们一段段地总结,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文章每个段落的大意,一举两得。
  (二) 创造“说”的环境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慢慢地觉醒,很多人在课堂上不好意思开口表达,越是说不好,越是不敢说。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课堂氛围,要张弛有度,多多鼓励一些胆小内向的孩子,让他们多参加进来,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营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三) 有序进行“说”的训练,为写作打基础
  教师在日常训练中,要及时纠正学生们练习时的错误,发音、表情、肢体、情感等,要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引导。教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应该督促、鼓励学生,让学生为打下良好基础。当学生能够勇敢的“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老师再后续加以引导,写作就是一个表达内容的汇聚了。
  四、 写作是“读”和“说”的总结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热点,也是孩子们头疼的难点。应试教育下,小学语文的写作偏成人化,缺乏童真童趣,没有真实情感,一味地模仿,导致写作成为学生们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有了前面“读”和“说”的基础,再注意以下几点,相信写作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一) 释放天性,弘扬个性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每个人的感悟和经历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及时地把握学生情感变化,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写作最好的素材,让学生把心中的想法,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表达出来,除去固定题目给孩子情感流露带来的枷锁,才能真正地达到写作个性化的目的。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全面想象的能力,鼓励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灵感,慢慢地,写作也就成为一件趣事了。
  (二) 感受生活,发现素材
  生活授予我们的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每一天我们的身边都会发生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学生们往往会忽略生活中的小细节,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在很多学生的固定意识里,写作时一定要写大事情,生活中的鸡毛小事不适合用于写作之中。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对每天的生活进行简单的记录,哪怕是三言两语地带过,也要鼓励学生们每天记录,长久下来,也就会自觉留心身边发生的事物了。
  (三) 结合“读、说”训练,落实写作指导
  教师应指导学生细心观察,首先培养学生优秀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每个学生都试着在日常生活的平常中寻找到那些许的不寻常。对生活中的事物和人进行细致的观察,这些人或事有什么特点,是否留给你一些深刻印象等。学生们往往能够在观察时迸发灵感,进而有了写作的欲望。在写作时,要结合自己对于文字的理解,写作完成之后可以试着朗读一遍,体味文章的内涵,或者是用简单的口语描述一下文章中心思想,慢慢地,不用教师指导,学生们自然就把读、写、说融为一体了。
  五、 结束语
  传授知识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语文的教育,在于锻炼孩子们读、说、写这三种技能,这三种技能,无论在工作时、学习时、平日生活里,都是必需的,所以是最基本的技能,非着力培养不可。同时这三种技能又是相辅而行的,可以这样理解,写的技能的加强,令孩子们出口成章,同时孩子们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说和读的能力。反过来也是如此。因此,读、说、写三种能力中不抛弃任何一种能力,才能达到互相促进,最终出类拔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上海亚东图书馆,1928.
  [2]吴弘毅.实用播音学教程——普通话播音和语音发声[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蒋国庆,江苏省新沂市新安黄墩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运用多样化的教學手段,激发学生学会用脑,启发其学习思维,并为其创设探索的教学情境与学习策略。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与安排学习时间与空间,促成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创新学习习惯。此外,这是一种涵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从而达到培养学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二十年来开发出的高效、广谱、低毒、高选择性除草剂,本文综述了其应用概况、环境行为和残留分析方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针对模式分类问题,给出了一种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数字电路硬件实现方法,该方法在硬件电路中不含有数字乘法器,从而有助于克服目前神经网络数字器件难以单片集成的缺限.采用该方法
会议
将两相流中单流体模型应用于舱内流体晃荡的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4,采用针对两相流问题的自由液面锐化算法,进行舱内流体晃荡的三维数值模拟.对不同激励频率,不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在中学阶段,它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它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主导地位;程序优化;训练能力;注重结果  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上好语言训练课尤为重要,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学会与书籍为伴。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就需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的阅读习惯。阅读并不应该局限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篇章和内容,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而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对读书非常重视,那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正规和系统的学校教育,但是书生
介绍了「0,1」灰靶策法的原理和步骤。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靶决策原理,通过改进数据规范化方法和权重确定方法,设计了靶心为“0”、靶边为“1”的「0,1」灰靶,使原来方法的应用特性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