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和尝试,对于促进思想品德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如何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做法,与同行交流。
  
  一、明确课程资源的含义
  
  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并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二、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首先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走出一提课程资源即指教材的误区
  长期以来,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其配套的辅导资料,甚至有的教师把教材当做唯一的课程资源,其实,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是从课程资源中开发出的产品,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学校的课程实施中,凡是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切要素都应是课程资源。
  2.开发校内课程资源
  (1)我们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喜欢怎样的老师,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方式的学习?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需要教师指导和引导?他们的身心发展到了什么水平?总之,要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以便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大致的把握。
  (2)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思想品德课中,有不少课文的内容很少,但却要安排一节课来上,这实际上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自主开发教材的空间。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在教学中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拓展教材的内容,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富有实效。
  (3)开发利用校内实践活动资源。课堂上,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校的挂图、仪器等进行课堂演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讨论、表演等;课下,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成绩。
  (4)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校报等便利条件。通过和校领导协商,增加了这些场所对教师和学生开放的时间,由原来的定期开放调整为天天开放,随时开放,大大方便了教师和学生查阅资料。我们还在校报上和校园网上开辟了“新课程资源”栏目让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所有这一切,对于我们课程资源的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5)教师和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关注学情,多关心学生,在课前预设时,教师多考虑几种可能,多设计几种方法,多创设几种情境,引导、激励和唤醒学生的主动性,让精彩的细节不断生成,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3.开发校外课程资源
  (1)加强同其他学校的合作,课程资源共享。通过建立严密的制度,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去其他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借书、查阅资料,使某些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广泛交流和共享。
  (2)组织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根据教学需要,我们曾带领同学们去历史古迹、企业等进行参观、访问,也曾带领并指导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社会调查,让学生感触真实的生活,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触动他们的心灵。
  (3)邀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同学生座谈。我们在讲《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时,我们邀请了两名学生家长,讲述他们的事业奋斗成功的艰辛历程和亲身感受,两名家长还和学生互动,接受学生的提问,真实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深受感染,教学目标轻松实现。
  (4)开发网络资源。我们引导学生把网络做为获取课程资源的有效工具,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随时从网上获取我们需要的图片、视频、信息、资料等课程资源来充实课堂教学。
  (5)注重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我们在讲爱国主义时,我们从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开始。我们鼓励学生多方面收集资料,让学生详细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情况,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和阅览室,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对家乡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根本上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总之,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让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而且更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为的是让学生得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素质教育对中学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解语言,积累材料,形成语文素质;扣住质点,融会贯通,形成思辨能力,领悟生活,习文悟道,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 素质教育 能力    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实际上对中学语文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知识层级上,它必须强晔语文形式素质的教育;从思维形式上,它须以语文素质和文学素质为核心,建立起形象
期刊
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同其它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把德育与体育自然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身心得以顺利发展,是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并且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德育渗透功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并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设计 主体作用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
期刊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已成为人们常说的一个词儿。创新是新世纪的召唤,创新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在新的时代,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创新是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结晶。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营造创新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没感性,对发明发
期刊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现将我个人的一点经验,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期刊
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响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培养乐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怎样让高中学生步入高雅的音乐殿堂,欣赏交响乐,听懂交响乐?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番探索。    一、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生活的时代、创作乐曲的背景    和文学作品一样,每一部交响音乐都是作曲家苦心创作的结果,其间凝聚着作曲家心灵深处对生活的感悟,
期刊
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
期刊
摘要:要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自由探索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从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得知识,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学生 主体作用 和谐 兴趣 能力    一、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进行教育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师“讲解多、分析多、说明多”三多问题,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缺乏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容易养成思维惰性,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现象
期刊
“不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硬灌的教师,无疑是在锤打冰冷的铁。”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的至理名言启迪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改革旧的传统教育模式,改灌输式为导学式,以有效“激活”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从而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鉴于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活化”主体,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而笔者在实践中运用的“导学·激趣
期刊
研究型课程是当前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全新的课程,它强调用研究性学习代替传统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构建知识;它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初中渗透研究型学习以探究性为主。下面谈谈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体会。    一、开放演示实验,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自觉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