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特色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123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体系作为实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体现五年制高职教育学制优势和办学特色的关键。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十多年来的实践为依据,总结、提炼出江苏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特色。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0-0065-02
  【作者简介】赵太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铁道分院(江苏常州,213011)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一、五年一贯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中高职无缝衔接
  (一)合理设置德育课程和文化课程
  根据学生入学年龄小,没有经过高中三年文化基础课学习,在学习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的特点和学制长的优势,江苏五年制高职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促进学生心智、能力发展作为主要培养任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将德育课程和文化课程融入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德育课和文化课设有限定学时,必修(限选)课时为1800个左右,选修课时为200个左右,合计达到2000课时,满足高中阶段和专科层次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同时,德育课和文化课建立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选修模块可供不同专业、不同学生进行选择,为专业学习、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服务,保证了德育课和文化课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课程功能的实现。
  (二)科学构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根据五年一贯制教育特点和初中后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专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为依据,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整合归纳工作任务,系统开发了五年制高职专业技能课程,并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建立課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促进关系
  一是将德育渗透于文化课、专业技能课和社会实践课程之中,形成德育合力。二是将文化课融入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立了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综合模块,根据专业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模块,针对专业特点和需求选择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如教学案例、教学范文等,使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互渗透,实现了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有机衔接,促进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的相互融合。三是教学目标相互渗透,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素,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教学目标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江苏五年制高职按照五年一贯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课(德育课、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两者相互渗透,避免中职和高职衔接过程中专业方向偏差和教学内容重复等造成的学时耗损,整体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周期上具有节约性,在教学资源利用上具有高效性。五年的学程既保证了高中文化基础和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为三年以上的要求,实现了中高职有效贯通和无缝衔接。
  二、发挥五年一贯长学制优势,突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江苏五年制高职始终坚持将专业实践教学贯穿于五年学程中,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技能循环规律,构建了以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从校内到校外为逻辑线索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统筹安排从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单项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工学结合到顶岗实习的实训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让学生较早接触到专业环境,有效延长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养成的时间。同时,江苏五年制高职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职毕业生除全部取得本专业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外,60%以上能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保证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发挥联合共享优势,实现江苏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系统化
  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深入推进江苏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建设工作,近些年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计划。一是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二是积极推进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深化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三是先后出台系列文件,如《关于制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若干意见》(苏联院〔2005〕2号)等,为我省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建设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极大地促进了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联合优势,成立18个专业协作委员会,引领了我省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为共享平台,以各分院(办学点)和专业协作委员会为组织实施单位,制订了44个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102部院本教材、51门院级精品课程,指导相关学校开展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了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保障和评价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聘请教学顾问,对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提出决策方案。组织审核学院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对各分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等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服务。18个专业协作委员会对专业大类教学中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研究制订和修改完善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程标准,开展校际教育教学交流,推广教学改革成果,推动教学资源的共享。学院成立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教材审定委员会,保障五年制高职教材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实施,为推进我省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
  近几年来,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制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若干意见》(苏联院〔2005〕2号)、《关于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意见》(苏联院〔2007〕5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通知》(苏联院〔2010〕2号)、《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等文件,为推动我省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三)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
  一是建立了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申请、评审机制,规范了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二是建立了专业建设评估、检查机制。近年来,通过建立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标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开展合格专业、品牌(特色)专业评估,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教学检查等,促进了江苏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其他文献
为降低西葫芦采后损耗,从产品外观要求与分级、质量安全检测、分级包装、冷链配送、质量追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对西葫芦产品进行商品化处理,有利于其品质管控,实
【摘要】当前学校教育中,各种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十分有限,家长资源作为众多教育资源中的一部分,对学校以及班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班级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要开展“家长资源整合”的实践研究,通过积极开展家长座谈会、家长参与社团活动、家长参与学校课程构建、构建家长资源库等途径实现家长资源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家长资源;教学管理;社团活动;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
严北溟先生的‘实踐论’——教学工作的指南一文說明我們的教学原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認識论,是发展了的毛主席的‘实践论’,只有依据这一伟大哲学著作,作为教学指南,才能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数感"与Number Sense的意义不完全相同,Number Sense应译成"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中"数感"实质上是"数意识"."数意识"可划分为五个层次:对数的意义的基本认识与对数的个性
理科甜5807是以自选系甜H-02为母本,以甜H-804白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黄白相间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品质优良,穗形美观,苞叶完整且紧实,果穗籽粒饱满紧实、排列整齐,无秃尖,
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是一项相当繁重而复杂的任务,应用形式化分析技术对电子商务系统模拟与验证,可以查找系统设计中的错误和不足,确保系统的正确性和健壮性.将目前用于
为充分发挥定西市渭源县海拔高,气候冷凉,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天然优势,同时克服北部半干旱地区低温、干旱导致的马铃薯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农民增产增收的现实问题,通过
在对f(u)没有超(次)线性的限制下,通过构造一个特殊的锥,利用逼近方法及不动点指数理论得到了一类奇异二阶边值问题的C1[0,1]正解.
【关键词】学校中层;发展平台;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2-0042-01  我特别喜欢维特根斯坦说过的一句话:“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在实实在在的地方做平平常常的事,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工作十余年,我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团委书记、年级主任,一路走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在实验中学这片沃土上,我们是幸福的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开发出一种三元乙丙橡胶的制备方法。在钒系催化剂、烷基铝化合物和有机氯化物的作用下,将多官能度化合物、乙烯和丙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