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电影版《悲惨世界》的改编特点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iori1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0
  摘要:《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重要作品之一,它的电影改编有许多个版本。2012年,导演汤姆·霍伯推出的电影版本是建立在音乐剧的基础上的。本文分析了2012年版《悲惨世界》电影在改编方面的一些相关的问题,以期作为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电影研究者的参考。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原著改编的电影已经有许多版本,例如1958年Jean Gabin主演的最经典版本,也是国内过去最为熟悉的版本之一。近年来还有法国推出的2001年的电视版,它是由Jose Dayan导演, Gerard Depardieu主演的。
  除了电影版本,最著名的就是音乐剧版了。最初的音乐剧是法语版的。在1983年,英国戏剧制作人卡梅伦·麦金塔(Cameron Mackintosh)将其改编为英语。1985年10月8日,英语版的悲惨世界在伦敦巴比肯中心(the Barbican Centre)首映。伦敦西区的成功引发了之后百老汇版本的制作。之后的多年中,音乐剧版的《悲惨世界》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四部音乐剧之一。在2012年,根据音乐剧版本改变的电影版上映。
  本文将探讨2012年版电影《悲惨世界》(以下简称12年版)的改编特色,并与原音乐剧版本和原著进行比较。在探讨12年版的改编特点时,有的特点是与原音乐剧版本共同的,不再一一说明。
  1 原著的特色和音乐剧改编版的特点
  《悲惨世界》有着典型的雨果风格。与《巴黎圣母院》一样,《悲惨世界》可以看做是历史小说。它们的特点都是,历史背景的描述十分细致和真实,但是主要人物的处理是极端"浪漫派"的手法。也就是说,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是极端夸张的,比如说冉阿让高超的求生本领和无私的精神,沙威极端的执着和扭曲的性格等等。
  相对于电影版本来说,将《悲惨世界》改编为音乐剧有着许多的优势。首先,原著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纯粹的电影没有办法表现。原著中几个重要的心理描写段落,基本上没有很好的办法表现这些心理描写(旁白是方法之一)。例如在以往的电影版本中,商马第案件出现时,冉阿让犹豫是否去自首时的情节(原著中《脑海风暴》一节)总是一笔带过的。但是在音乐剧版本中,特意为冉阿让设计了一个唱段Who am I(我是谁)。音乐剧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对这个人物的表现。
  2 2012年版电影的特点
  2.1 向原著靠拢
  总得来说,12年版是忠于原著的。如果我们将原著、原音乐剧版和12年版做个对比的话,我们可以说12年版是站在原著和原音乐剧版之间的。12年版继承了几乎所有的原音乐剧版的唱段和情节,但是对于一部分的情节,又向原著靠拢。这里我们举个例子。
  在音乐剧版本的唱段The runaway cart(失控的车)中,沙威向冉阿让(化名马德兰)表示对其强壮程度的惊叹,并直接引出"冉阿让"已经被捕的事件。而在12年版中,情节被还原为原著的情节,其线索是沙威首先怀疑冉阿让的身份,然后向巴黎方面检举,最后被告知怀疑有误,因为"真的"冉阿让已经被捕,之后沙威向冉阿让请罪,使冉阿让得知了巴黎发生的冤案并陷入了矛盾中。这样,12版的情节基本上与原著就相同了。
  2.2 保留了原著中大量的细节或者将其重构
  原著中有大量丰富的细节描写,而正是这些描写使得宏大的历史画卷变得真实。但是改编为电影时并不能都完全作为重点保留下来,所以有许多的细节就在镜头中附带出现。另外,也有一部分的细节进行了重构,以满足情节的需要。这也体现了电影创作人员对原著的尊重和熟悉程度。下面举几个例子。
  在原著中,写到了伽弗洛什带着一对孤儿流浪并住在大象雕塑中。这个大象作者在原著中也进行了介绍,名为巴士底狱大象,是拿破仑为了纪念攻占巴士底狱而修建的。作者写到:
  呵,废物的意外用途!伟大事物的援手!巨人的仁慈!这座大而无当的建筑物原是因皇上的一念而产生的,现在却成了一个野孩的藏身处。
  在12年版中,这个大象建筑也出现了。当场景出现了1832年巴黎,即将开始Look down唱段的时候,伽弗洛什就从大象中爬了出来。此后在革命游行时的混乱场面中,大象不断作为背景出现。另外在全剧的最后,当再次唱起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听到人民的歌声了么)这个歌曲时,大象也在镜头中出现。
  另外一个例子,在1832年6月广场上的混乱中,作者描述到:
  突然有个穿黑衣骑在马上的人出现在人群中,手里擎着一面红旗......
  在剧中,这个人变成了马吕斯,他骑着马奔赴街垒。
  此外,在原著中,当革命者涌进了科林斯酒店时,吓坏了于什鲁大妈:
  "这是世界的末日。"她嘟囔着。
  若李在于什鲁大妈的粗红颈子的皱皮上吻了一下,对格朗泰尔说:
  "我的亲爱的,我还以为女人的颈子总是无比细腻的呢。"
  电影中,情节被重构为格朗泰尔亲吻于什鲁大妈并夺走了她的凳子, 用来构筑街垒。
  通过这些细节,拉近了电影与原著的距离,降低了因改编导致的"信息损失"。
  2.3 简化了一些人物关系
  原著中的人物关系十分复杂,但是在2个多小时的电影中就不适合将其全部体现了。所以对一部分人物关系,12年版进行了删节。例如德纳第有两个女儿,电影中只保留了爱潘妮一个;忽略了伽弗洛什和爱潘妮的姐弟关系;忽略了马吕斯父亲和德纳第的关系。这样,电影可以用有限的空间来表现几个主要人物的纠葛。
  2.4 对原著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进行了拔高
  相比原著,在12版电影中,一些人物的形象被拔高了一些。例如原著中,街垒所在的科林斯酒店中几个女人(于什鲁大妈和两个女仆)在革命即将到来时是显得恐惧的,但是在电影中,她们的形象是振奋的。此外,爱潘妮的形象在电影中也被"革命化"了,而在原著中,她只是一个不幸的痴情女人。马吕斯在电影中的形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拔高,变成了革命的领导者之一。
  2.5 对原著思想的把握
  雨果是个人道主义者,原作中的核心观点就是人道主义的观点,其基调就是第一章对米里哀主教的描述中体现出来的。总的来说,米里哀主教的相关情节是游离于情节主线之外的,但是它是全书的思想基调。所以在讨论原著的思想背景时,我们必须把握存在于其中的基督教背景。在12年版电影的改编中,也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在12年版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音乐主题是"善的主题"。它首次出现在当冉阿让偷窃主教财物被警察带回时,主教对冉阿让唱出的教诲。后来再次出现在当冉阿让逃到小比克布斯修道院中,修女唱的赞美诗。正如纪德所说,"诚然,米什莱和雨果起而反对教会和各种教派,不过他们还是带着深深的宗教感"[2]。冉阿让的几次人生转折,都是在"基督的见证"之下完成的。而音乐剧中很好地通过音乐反应了这一点。
  3 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剧本的改编还是从音乐来说,2012版的电影《悲惨世界》都是一部优秀的影片。本文主要从剧本改编的方面探讨了其改编的一些特点,可以作为相关研究者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悲惨世界》,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2] 《纪德散文选》,李玉民译,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要:《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教育专著,文中既有生动的实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处处闪耀着实践的光芒。本文试图从《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分析苏霍姆林斯基备课观,以及探索其备课观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备课观;《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中图分类号】G642  一.引言  在学校教育中,上课的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课前的准备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的质量,
内容摘要:每到学期末,班主任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组织并搞好学生的总结鉴定工作。所谓学生的鉴定,就是全面地概括出学生在校表现的全貌,它是对学生各方面的一个真实写照。  鉴定工作是班主任全部工作的重要一环。它使学生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发扬长处,克服短处,并从中得到激励和鞭策,不断取得进步。此外,它还有利于家长对孩子的全面了解,可以增强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有利于家长更好地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工作。同
摘要: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讲、多说,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因此倾听应从小培养。  关键词:学习氛围;情境;提问方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现今,课堂上热闹非凡,诸多的活动形式,老师津津有味的讲着课,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
摘要:角色扮演是特定社会下对职业素养的一种体现,也是实现人的社会性成长的必要途径。职专体育教师自身角色的定位,关系到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为此,本文从课改体制下对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出发,采用调查研究方法来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体育教师在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关系的必要前提是: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激活课堂运动兴趣、保持健康积极的运动体魄。  关键词:职专学校;体育教学;课改要求;教师角色;定位  
[摘要]当代西方思潮主要指20世纪以来在西方出现并有一定影响力的各种思想观念。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思想理论,为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帮助。  [关键词]当代;西方;思潮;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0  "当代"通常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有指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所谓"后现代"时期。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
摘要:近几年来,中职学生素质整体下降,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难教,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试从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改进中职语文教学,力使学生能学有所获。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基础性;实用性;典范性;欣赏性  【中图分类号】G712  当前,中职学校是国家培养合格的生产服务一线技术型应用人才和产业大军的摇篮所在,而语文作为中职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