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咏叹曲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说:“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救死扶伤、挽救生命,再苦再累也值得!”他这种敬业忘我的工作精神也就成了最好的院训,敬业、奉献、爱岗蔚然成风,因此改制后中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屡创新高。
  
  忙碌的夜晚
  
  夜深人静,夜色正浓,辛劳了一天的人们都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当时钟指向午夜两点时,“滴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陆启兵院长惊醒:“有危重车祸伤员急需手术……”急诊就是命令,陆院长睡意全消,像无数个不眠之夜一样,奔赴抢救第一线。
  无影灯下陆院长的眼睛布满血丝全神贯注地为一个严重胸、腹伤的伤员手术:开胸、止血、清除积血、修补破裂肺脏、放置引流管……具有二十年外科临床经验的他,像无数个这样的手术一样:娴熟、流畅、精确、迅速,使濒临险境的病员迅速转危为安。
  当他和同事们一起把所有病员手术做完时,早已是旭日东升的清晨了。他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值班室小憩了片刻,接着许多病人和繁重的院务工作又在等着他诊治和处理。大家看到他太劳累都劝他要多休息,可他却说:“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救死扶伤、挽救生命,再苦再累也值得!”他这种敬业忘我的工作精神也就成了最好的院训,敬业、奉献、爱岗蔚然成风,因此改制后中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屡创新高。
  作为一个饱受生活艰辛的农村孩子,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都是源于他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
  
  艰苦的岁月
  
  六十年代陆启兵的家庭由于历史原因,由环境优越的淮阴市下放到沭阳县庙头乡仲楼村务农,他出生在农村,也就成了一个农村孩子,而他的母亲在外界巨大的政治压力和艰辛的农村生活中,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终于在他4岁时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母亲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那无奈而又慈爱的眼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痛,朦胧中萌发出的将来要做一名医生,挽救自己亲人生命的理想日渐强烈。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失去母爱就像生活失去了阳光,艰难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兄妹俩和父亲在仅有的两间破房子里相依为命,本该是最幸福的童年时光,却体会着本不该体会的艰辛生活,懂得了生活的艰难,懂得了为父亲分担繁重家庭劳动;穿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吃得是最清淡的饭菜,知道父亲的艰难,兄妹俩从不要新衣服。过节时家里准备的平时难以吃到的菜肴,也总是互相推让,谁也不愿多吃,兄妹俩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母亲,放在母亲微笑的照片前,体会母亲生前那温馨的母爱,父亲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
  艰苦的生活会使人颓废,也会激发人的斗志!军人出身的父亲是坚强的,他不畏那种特殊政治环境中各种压力和生活的艰苦,告诫他们兄妹俩:“你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父母也帮不了你们,要想改变命运,只有发奋苦读,没有其它路可走!”陆启兵牢牢记住了父亲的教诲,选择了发奋和坚强,受了再多的委屈也从不在别人面前流泪,不怕生活的艰苦,成了学习最认真的学生,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以至于好多年以后学校的老师们还能记得那个学习最好、最听话的清瘦的男孩。那一张张奖状就是送给父亲最好的回报。
  逆境之中多出强者。艰苦的耕耘总会有回报,当1978年夏沭阳县中学文革后第一次面向全县招收高中生时,他以优异成绩被录取,这在全乡都是一个新闻,使全家都倍感幸福和激动……
  
  大学的奋斗
  
  命运总是亲睐不懈奋斗的人。陆启兵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沭中学习的两年中,他更勤奋,把对前途的追求、对母亲的怀念、对父亲的回报都变成学习的动力,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倔强坚韧的性格,也是生活赋于他的最宝贵的财富,在竞争激烈的重点中学也是名列前茅,1980年高考时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医学院校,成了一名医学生。当他拿到入学通知书时,流着幸福的泪水跪在母亲的遗像前告慰她在天之灵:“妈妈!您儿子为您争光了,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生活终于为历经磨难的陆启兵展开了绚丽的一页,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成为了天之骄子的他,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医学是最严谨的科学,不容许有任何失误,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从组织胚胎、生理解剖、医学生化到病理、药理、诊断、临床治疗等几十门纷繁复杂的课程对他而言,却有着非常的吸引力,如饥似渴地畅游在医学的海洋中,他的生活仍是清苦的,虽然每天都吃得仍是清淡的饭菜,可精神世界却是那么得富有,解剖台旁、实验室里总有他忙碌的身影;教室中、路灯下有他专著的神情;他没有家境富裕同学的潇洒,也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他只有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立志要做最好的外科医生,是要拯救更多的“母亲”们,拯救那些挣扎在生死边缘和病痛中的人们,要用最好成绩报答父亲,证明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1983年陆启兵终于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了,真正成了一名外科医生。
  
  腾飞的事业
  
  外科是现代医学中的最前沿、最具风险性的专业,要求诊断、手术、治疗都要准确无误;知难而进、胆大心细、临危不乱是每一个外科医生都应具有的优秀品质。作为医学院校里佼佼者的陆启兵,更是出类拔萃,游刃有余,在沭阳县贤官医院工作期间,不怕乡医院条件简陋,全身心地扑在医疗上,虚心向高年资的医生学习,迅速由一名见习医生成长为独档一面的临床医生。
  有一例胆石症合并化脓性胆管炎病人急需手术,但因病人经济困难,无力到上级医院手术而打算放弃治疗;而乡医院因为经验不足,这种手术在当时的乡医院是难以施行的,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陆启兵医师仔细研究了病情和手术方案后认为:虽然手术有风险及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但只要处理得当,也可避免,手术中他扎实的解剖基础、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剥离缝合、临危不乱的外科素质使手术相当成功,手术后为了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夜间一直陪护在病人身边直到病人苏醒;术后病人很快痊愈,出院时拉着陆医师的手,泪盈满眶,感激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酒香不怕巷子深,县人民医院不顾乡医院和当地患者的竭力挽留,1985年终于如愿以偿地把年轻有为的陆医师调入了本院充实自身的力量。环境的改变,视野的开阔,既为今后成为好的外科医生拥有了良好的成长空间,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挑战,名医云集的人民医院技术竞争空前激烈,他认识到了自身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他在虚心向高年资的医师请教的同时,阅读了大量外科方面的专业书籍,只要是新开展或不熟练的手术,术前术后均要反复阅读相关资料,以达融会贯通;不眠的灯光每天都亮到深夜,对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手术时均从头到尾认真观摩,汲取其可取之处。使水平得到了稳步快速的提高。
  水平提高了,环境改变了,可他淳朴、善良的性格却没有一点改变,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对农村来的病人更是怀有深切得同情关爱之心,从生活上关心他们,精神上安慰他们,在治疗上更是精益求精;对特别困难的患者就在他们的枕边悄悄的放上一些钱,用自己微薄之力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而对社会时行的“红包”之风,更是身体力行,一概拒收。
  梅花香自苦寒来,1992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胸外科深造一年后,陆启兵更是德技双馨,得到了全院上下的一致好评,1998年被任命为县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以后,更加注重自身水平的提高,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渐渐成了本地区的外科名医。
  在工作中他摒弃了部分医生技术保守的陋习,既对青年外科医生严格要求,要为人正直、作风严谨,对病人要认真负责、事必躬亲,严格“三基”训练,胆大心细,同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临床经验言传身教,不断提高年青医生的医疗水平,同时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空间。因此有的年轻医生考取研究生后,尽管分到省城著名医院,但仍不忘当初启蒙和培养他们的陆主任,多年来都保持密切的联系。从医20年来共为全县培养了数十名合格的外科医生,享誉一方。
  
  失重的家庭
  
  像许多事业型的人一样,陆启兵心里装得最多的是他的事业、他的病人,他的爱人也是一名医生,经常是加班回家后,发现孩子脸上挂着泪痕、饿着肚子睡着了,一双儿女总是得不到渴望的关爱,妻子心疼得流泪,可她理解自己的丈夫,知道手术台上更需要他,那些病人更需要他,可既要做一个敬业的好医生又要做一个称职的父母真的好难……
  陆启兵主任知道家里生活的担子都压在妻子柔弱的肩上,也很想多陪陪那一双可爱的孩子,多尽一些做丈夫的责任,享受一些天伦之乐,可一想到病人们那痛苦的满含期盼的眼神,想到肩上沉甸甸的职责,想到了自己的事业,就只有放弃自己的小家,做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爸爸了,时间长了孩子们也知道:自己有一个很爱自己,但更爱病人受人尊敬的好爸爸。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陆启兵的老父亲患了脑血栓病倒了,瘫痪在家十年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儿子的他多想到床边尽尽孝心,报答父亲那份含辛茹苦、历尽艰辛的生育养育之恩,可忠于自己职责的他只能短暂地看望,没有完整地守护过一天,父亲理解他:“孩子!医院离不开你,你能为家里争了光,我为你高兴!”后来父亲病重时完全靠各种管道维持生命,可陆启兵主任却整天仍在为自己的病人忙碌着,父亲去世以后每当想到自己未能尽孝时,总是感到深深的自责和内疚。
  
  辉煌的成绩
  
  急流勇进谱新曲,志存高远写华章。随着现代医学和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陆启兵主任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作为擅长胸外科的他,把眼光看得更远、更广,把业务向更新的领域拓展……
  在对大量晚期肺癌病例的临床治疗中发现:如做全肺切除,则术后生活质量低下;如放弃手术做放、化疗,则治疗效果差,难以控制病情发展,通过总结以往手术治疗经验和查阅资料,创造性的设想:施行肺癌动脉袖状切除加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经过临床验证,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因此《肺癌袖状切除加肺叶切除治疗支气管肺癌》这一科研成果,在1999年度获宿迁市科技进步医学类唯一一等奖。在此基础上他又考虑到全身性化疗会引起强烈呕吐、电解质失衡、造血系统抑制等一系列严重副作用,为了减轻这种副作用,提出选择性支气管灌注抗癌药的方法,结果又取得了成功。故《选择性支气管灌注抗癌药治疗支气管晚期肺癌》这一创新疗法,2000年度又获宿迁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于他在肺癌治疗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先后被聘为江苏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委员会委员。
  2002年7月申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3年5月申报江苏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33工程培养对象。
  2003年被评为宿迁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宿迁市十佳创业人才。
  2003年被选为县政协常委。
  2002年9月被聘为沭阳县中医院院长。
  2004年4月被任命为沭阳县中医院董事长、院长。
  2007年6月被选为市政协常委。
  2008年2月被选为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作为一院之长的他,仍然保持朴素、务实、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不张扬,不讲排场。在荣誉和权利面前,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只是一名医生,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其他文献
2009年8月30日,中华之魂先锋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著名傣族舞蹈艺术家刀美兰荣获“中华之魂十大杰出艺术成就奖”。  刀美兰的舞蹈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一代又一代观众,被誉为傣家的“金孔雀”,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东方舞蹈家。  傣家的金孔雀中国的舞蹈家  刀美兰  1944年生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舞蹈家。曾先后当选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环境使者、中国文联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期刊
     
期刊
     
期刊
2009年8月30日,中华之魂先锋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青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手蔡国庆荣获“中华之魂十大杰出艺术成就奖”。 蔡国庆,因演唱过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而红遍大江南北,曾被日本著名音乐制作人松崎澄夫评论为 “时刻以自己祖国引以为豪的艺术家,是一位给人们带来梦幻与希望的歌手”。    给祖国光彩与荣耀给人民梦幻与希望  蔡国庆  著名青年歌手,全国青联
期刊
                                   
期刊
郑元忠,男,1952年生,汉,无党派人士,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温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政协温州市第七、八届常委,平阳县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庄吉集团董事局主席。先后被评为“温州市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浙江省劳动模范”、“十大风云浙商”、 “中国民营企业杰出代表”等光荣称号。    郑元忠秉性刚正大气、为人诚实笃信、办事务实精明、创业与时俱进,是温州这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上屈指可数的,将
期刊
王仁民,1925年2月生,山东烟台人。1946年参加工作,1947年参军,1958年转业地方,1989年离休。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炎黄二帝巨塑筹建委员会主任、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先后参与、组织完成了郑州东北、东南上万亩沙荒的绿化、兴建了被新闻媒体称为大河明珠的黄河游览区,又倡议在中国郑州黄河游览区的向阳山上用花岗岩兴建106米高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得到了李瑞
期刊
侯秀兰,女,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现任辽宁省本溪市实验小学校长、海南省三亚市第七小学校长、本溪市南山小学名誉校长,兼职中国德育杂志全国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校长学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辽宁省教育学会理事。曾先后荣获本溪市优秀校长、本溪市劳动模范、本溪市科枝拔尖人才、本溪市十大科技女杰、本溪市功勋校长、三亚市
期刊
艰苦创业 诚信经营    眼光和机遇保证了成功的起步,诚信经营则加快了企业的稳步发展。在江苏宏信流传着一个460万买份诚信的故事:在扬子石化的销售大户中,吴志中先生颇得信赖,可以先销货后结算。适逢扬子石化上市时机构重组,由于一些客观性的原因,与经销商的货款结算突然出现了断线的现象。这时,有内幕人士“友善”地提醒:“你手上的未结货款可以不还了。”这笔未结货款高达460万元,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
期刊
廖伟阳先生是推动中国商街业界建设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从事社会公共事务和商贸流通领域,尤其是商街建设研究与实践工作十多年。曾担任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筹建组组长,现担任有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商业街区联谊会秘书长、中国商业街步行街网总干事、《中国商街》期刊主编等职务。  商业街建设是城市商业网点建设中一个重中之重的科目,它是城市人文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