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 让课堂更精彩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19850505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师生相互碰撞、探讨的互动过程,是一个异彩纷呈的动态生成过程。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课前没有预料的“意外”。教师如何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处理这些“意外”,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处理不好,让课堂逊色;处理得好,令课堂生辉。笔者曾听到一堂教者巧妙利用“意外”,激化“意外”,化“意外”为精彩的公开课,最终使课堂大放异彩,赢得满堂喝彩。
  【教学片段】
  师:你眼中的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生:我觉得范进是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热衷功名的人。范进考到五十岁才得了个秀才,但他心有不甘,不顾胡屠户的反对,到处筹钱应考,中举后又欢喜得发了疯。
  生:范进受到胡屠户的辱骂,只是“唯唯连声”,一句也不敢顶撞。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性格懦弱的人。
  生:我觉得范进是一个圆滑世故的人。他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开始的“岳父”转为后来的“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种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逢迎自如。
  生:我觉得范进是一个执著的人。
  (此言一出,教室里出现一片躁动声)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他的执著吗?
  生:范进从二十岁开始考科举,一直考到五十多岁,考了三十多年,虽然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不言放弃,这能体现他的执著。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说范进是一个执著的人。那么范进是不是一个执著的人,我们该怎么理解他的这种执著?我想,很多同学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就分组讨论,交流一下看法,待会儿再全班一起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师:下面我们交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生:我觉得范进的行为不能说是执著。他坚持考了三十年的目的是升官发财,这其实恰恰说明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热衷功名。
  生:我觉得范进是个执著的人。在没有经济来源,遭到别人的嘲笑,甚至在岳父胡屠夫辱骂的情况下,他坚持参加考试,难道不能说明他执著吗?
  生:范进在没有经济来源、母亲快要饿死的情况下,没有想到赚钱救母,只是想到科举考试,这能算是执著吗?即使说算是执著,这种执著要了有何用?
  生:范进他只会读书,不会赚钱,文章中写他卖鸡的情节就可以说明这点。而在当时,能改变他命运的只有科举考试,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去参加科举考试。他的这种行为只不过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并不能说是执著,只能说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造成的。
  ……
  师:范进几十年如一日地参加科举考试,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理解为执著,但从范进坚持参考的目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是为了表现科举制度对于知识分子的毒害。再说范进耗尽一生的心血去参加科举考试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我也认为范进的行为不能理解为执著。刚才有同学也说了,“即使说算是执著,这种执著要了有何用”,这也让我想起了生活中常说的这么一句话:放弃也是一种美,人生更应该要懂得取舍!当然,通过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应该懂得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时代背景,立足课文来进行分析,这样才不会出现误读。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物形象分析中加以注意。
  【赏析】课堂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不论教师课前准备得多么充分,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意外”。著名教授叶澜曾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这堂课就出现了一次“意外”,教者很好地把握住了转瞬即逝的教学契机,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巧妙地把“意外”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学生正进行精彩讨论的时候,一个学生提出了“我觉得范进是一个执著的人”的观点,引起了其他学生的躁动。面对这种“意外”,教者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简单否定,而是把问题当作“绣球”再抛给学生探讨,构建新的对话,把他们引向美妙的探索航程,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力和活力。最后,通过生生间的相互交流、思维的相互碰撞,学生的认识在交流中逐渐得到了统一,后面教师的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收获到了更多的、预料不到的精彩!(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其他文献
“轻叩诗歌的大门”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展示一]诗歌朗诵会  一、活动计划  1.准备朗诵材料: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课本中学过的,也可以是课外读过所喜爱的。  2.确定朗诵形式:可以小组合作参加班级的朗诵会,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
期刊
最近,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进修学校组织获得“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的几位教师开汇报课,课题是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图形与证明(二)”的复习课。具体要求是对本章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帮助学生对证明的必要性、证明的方法与思路、证明表述的规范等有进一步的理解和领悟。笔者听过后,感受颇多。现就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片段加以赏析,并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片段一 活动与思考  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一个正方形,你能证明
期刊
近年来,余江县立足县情,举全县之力,强力扶持和发展眼镜、雕刻、微型元件、循环经济四大特色产业,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县财政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列,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县向新型工业县的转身。2011年3月,省委书记苏荣作出重要批示:总结余江县科学超常规发展的经验,在全省各新闻媒体集中同时宣传,以进一步推动全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对县域经济强劲提速,余江教育该如何乘势而上,实现与经济的同
期刊
《槐乡五月》一课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这一课,以愉悦的情绪引领、浓郁的语文味熏陶,从而感染了学生。尤其是对文中叠词的教学,语言提领之间妙趣横生,在语境建构之中穿梭自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  【教学片段】  师: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傻乎乎。生齐读)  师:“傻乎
期刊
[片段一]实践中初步感悟  师:内道一圈的长度应该怎样算呢?(学生动笔,汇报并板书“第1道:72.6×3.14159+85.96×2≈400m”)  生: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条直道长度。(课件闪烁一圈的各段,板书关系式)  师:刚才,同学们算出了标准田径场最内圈跑道的长度是400米,所以第1道的起跑线就设在终点线上,那么第2道的起跑线应该设置在哪里才合理呢?  生:应该比第1道往前再移一些。 
期刊
有幸聆听特级教师张敬义主任执教的《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有神清气爽、如沐春风之感。张老师的指导可谓不露“斧痕”,而全体学生早已“千帆尽过”,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文本描述的情境,生发真切的读书体验,顺利达到读书内化的至美境界。  【片段一】  师:同学们读文章要会想象,小脑袋还要会画画。其实,课文描绘了三幅画面,请大家扫读课文,看在你的头脑中留下了哪三幅画面。(生说,概括:挑水图、洗澡图、淋浴图)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良好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西安市第五十八中学姚俊老师执教的《走进京剧》一课,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主线,加入以点带面的教学手法,给听课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在这堂音乐课中,知识、技能的教学与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做到了水乳交融,是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  【片段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请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出示脸谱画)  生:脸谱。 
期刊
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黄德忠的一节常态课“认识平年和闰年”,让人惊叹的是师生精彩迭出的问题碰撞。这堂课,预设的问题是精彩的,生成的问题同样是精彩的,教师善待这些“问题”并精巧运用这些“问题”资源更是精彩的、智慧的。下面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赏。  【片段一】问题预约精彩  师:一个小朋友2004年出生的,到了2005年,爸爸妈妈觉得宝宝的生日快到了,就开始操办起过生日的事来,可是忙到最后,在日历上怎么也
期刊
1.如何处理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新课程试行后,大到高考、中考,小到学期考试仍困扰着教师,如何处理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成为迫切需要解开的心结。如何看待现行的考试,应该怎样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期待什么样的考试(包括对形式、内容)、怎样改革学科的教学与考试、平时教学如何针对中考和高考的导向调整教学等,可选择其中的一点发表意见和看法。  2.如何看待教师流动。为体现教育均衡发展,不少地区实行教师流动,对教育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和体悟。”此要求教师能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的不多。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慈母情深》,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进行对比感悟,以读代讲,以读代思,以读代悟,真正让学生懂得了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生情,感受到慈母情深意更浓。让听课者感觉如品一杯甘甜香醇的美酒,余味缭绕,回味无穷。  【片段】  1.慢镜头的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