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周年笔谈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7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宁娟: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动了真格
  
  2010年7月13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开启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以改革促进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成为这次大会和《纲要》始终强调的主要精神,人们敏锐地觉察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要动真格了。
  中央下了大决心。一年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三次就教育发表讲话,史无前例;温家宝总理多次就落实《纲要》提出明确要求并就一些重大教育改革问题作出批示;刘延东国务委员先后召开了几十次会议,作出了上百次批示。国务院先后成立了包括党政群系统20个部门在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以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并加强相关的调研、论证和评估。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召开了本地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本地教育规划纲要。对于教育改革,中央领导之重视、组织保障之有力、各地贯彻落实之迅速,前所未有。
  改革啃了硬骨头。面对教育改革中难点问题,《纲要》没有回避,体制改革更是迎难而上。《纲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教育纲领性文件都更加强调改革,不仅将改革的内容渗透在方方面面,而且还专门设计了六章体制改革内容、十项改革试点任务。为攻破难点,啃下硬骨头,改革设计者花了大心思,力图使每项改革试点都剑指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分层次推进,分类别试点。可以说,与以往教育改革相比,此次教育体制改革既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大胆推进,又深谙改革风险,小心试点。改革设计之科学、涉及范围之广、参与单位之多,前所未有。
  成效有了初体现。《纲要》颁布以来,各部门各单位合力推进,重拳出击,促成了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出台与落实。从《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再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的出台,实际上已经在解决学龄幼儿入园问题、4%投入问题、职业培训问题等方面有了切实的推进。
  一年来的教育体制改革,人民群众既看到了中央改革教育弊端、促进教育发展的决心,也唤起了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热情。希望在这份决心和热情的推动下,我国教育改革不仅要动真格,更要见实效,能够使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又一次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改革进程中再开先河、再创辉煌。
  
  马延伟:我国教育决策机制的重大创新
  
  2010年11月18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国务委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为委员颁发聘书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既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的重要行动,也是推动《纲要》贯彻落实的重大制度创新。
  首届咨询委员会由64位委员组成,分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终生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办学体制改革、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省级统筹综合改革10个组开展工作。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委员来源和构成。64位委员中,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0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18人;国务院参事4人,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同志更是承担了办学体制改革组组长职务;现任或曾任民主党派中央、人民团体副主席的12人;曾任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有19人;曾任大中小学校长(书记)的有24人。
  委员来源充分体现了高层次、多领域、跨部门的特点,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经济、社会等多个学科。能聘请这些人士担任教育决策咨询机构的委员,这本身已经是对社会各界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广泛动员,更是让社会各界持续、有效参与教育民主决策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除了广泛性和权威性,委员来源的多元化也引人注目。朱清时、杨东平等一批经常对中国教育现状发出批评声音的人士也进入了咨询委员会,这表明该委员会一种开放的姿态和民主的取向。杨福家、施一公、吴建民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将为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创新带来先进的理念和经验。
  咨询委员会的特殊地位和咨询委员的特殊身份形成了快速信息传递机制,这将极大提高国家教育决策的效率和效益。据悉,目前咨询委员会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广泛调研推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全面启动实施。各个工作组已经累计开展调研50余次,覆盖了东中西部20多个省(区市),咨询委员的特殊身份使他们能够听到基层最真实的声音。而那些身为民主党派领导人、国务院参事的咨询委员,还利用各种公出机会顺带开展教育问题调研,这种类似“微服私访”的调研方式使他们及时了解到了基层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并深入开展研究。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章程》规定,咨询委员可“以咨询委员身份独立或联名直接向领导小组提出意见、建议和报告”,这意味着教育基层最真实的声音可以通过咨询委员直接送达中央各相关部门和决策者。因为,“领导小组”是由国务院成立的教育改革发展协调机构,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20个部门组成。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主要职能是对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评估,提出意见建议。强有力的协调机构与高水平的咨询机构紧密结合,构成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体制,就能保障教育决策更加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更加符合教育自身规律、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意。
  成立国家教育咨询机构在我国尚属首创,其工作机制、运转模式仍在探索之中。这方面的国际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比如,日本曾成立中央教育审议会作为文部省最高教育政策审议机构,成员均从有学识、有名望的社会各界人士中产生,先后提出了30多个教育改革报告,参与了日本一系列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审议,在日本战后五次重大教育改革中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于1981年成立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由政府官员、教育专家、专业协会负责人及社会精英组成,提交了《国家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咨询报告,全面推动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期待我国的教育咨询委员会也能够通过高水平的研究论证,拿出高水平的咨询报告和意见,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刘俊贵:如期实现4%的目标
  是党和政府的庄重承诺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优先发展教育就必须进一步将教育支出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4%。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科学发展、保障与改善民生和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的意见》,召开了全国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将教育投入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回首过去的一年,按照《纲要》的总体部署,国务院及各部委坚持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政策先行、机制创新的总体原则,围绕增加教育投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4%目标的如期实现胜利在望。
  一项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如期实现4%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4%目标的提出由来已久,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配套政策支撑迟迟未能实现。《纲要》发布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民意,迅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固有政策的执行力度,如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另一方面在长期制约教育投入的财源问题上做文章,如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全面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等。
  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为如期实现4%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建立在分税制基础上的财政体制决定了实现4%的决心在中央,实现的关键在地方。《纲要》发布以后,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如新疆专门将地方教育费附加提高一倍,同时提出考核地方教育投入不仅要考核全口径教育投入,更要考核地方自身的一般性财政收入用于教育的比例;浙江省确保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到2012年达到21%以上,确保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比例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比例。广东省明确提出从2010年起,各级财政都要逐年提高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1个百分点,力争到2012年达到22%以上。
  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期待为如期实现4%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对4%目标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是党中央、国务院下定决心如期实现4%的动力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4%实现过程就是一个民众意愿与政府决策良性互动的过程。以沈士团、纪宝成等为代表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上不断反映群众呼声;民间专家学者积极剖析4%未能实现的原因,提出了统一内外资教育费附加、将土地出让金收入部分专项用于教育等建议措施,为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出台提供了智慧源泉;广大群众结合自身的教育需求,推动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目标只是为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而设立的阶段性目标,而不是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不断迈进,4%必将在教育的发展中被不断超越。
  
  孙智昌:夯实各民族大团结基础
  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是民族教育事业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纲要》在民族教育部分用专门篇幅强调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一年来,在《纲要》的指引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规划,适合各学段学生学习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进课堂,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国家民委、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班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意见》得以实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教育主题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的基础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一正确理论指导下,各民族师生和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让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民族团结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措施。小学的“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初中的“民族政策常识”,高中的“民族理论常识”,中等职业学校的“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以及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渗透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已经覆盖了各级各类教育,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
  创办内地民族班,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在民族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夯实民族团结基础的重要举措。这一政策实施以来,已为少数民族地区累计培养输送各类建设人才26万名,他们政治思想坚定、文化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全面、业务能力强、眼界开阔、爱岗敬业,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生动而有效的形式。藏区和新疆大力开展的“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好”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将党的恩情、民族团结、热爱祖国、改革开放的暖风吹入人们的心田,极大地激发了各族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建设祖国的热情。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携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促进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于素梅:促进与维护学生健康刻不容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看出,国家已经把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问题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
  《纲要》颁布实施一年来,围绕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启动了体育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顺利完成了监测方案的研制,并将在2011年9月份在全国推进该项监测工作,这项工作将对推动体育教育质量提高,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教育部组织专家在全国六个省市做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修订的调研工作,为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进一步完善法规条文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其实,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国家一贯都很关心和重视,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七号文件),明确提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强调“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纲要》的颁布,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也更进了一步,为提高《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质量,教育部组织全国体质专家开展了《标准》测试九大问题的研讨,为保质保量地做好全国学生的《标准》测试提供了重要指导。
  为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和《纲要》提出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推动“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广泛开展,2011年6月3日在重庆市召开“2011年阳光体育科学健身校园行活动启动仪式”,该活动还将陆续在北京、山西、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南、重庆、云南、西藏、新疆等11个省(区、市)的110所学校举行,参与的学生将达到几十万人次。通过活动的开展,将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走向操场,以科学的方法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全国校园体育的蓬勃发展。
  然而,尽管当前各项方针、政策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仍不容乐观,问题何在?实践告诉我们,在落实文件精神和方针政策的时候,出现了折扣性执行现象,甚至出现有虚假上报和形式化现象,如经调研发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部分省市出现有弄虚作假现象,阳光体育运动推进工作出现有形式化现象,依然有不能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体育课时现象等。这些问题与现象的出现,对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背道而驰的。同时也说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非易事,它赋予了人们诸多的责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家长的身体力行,学生自我运动兴趣的形成,国家的政策导向等。作为学校的领导与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纲要》和中央七号文件精神,不仅要把学生带出教室、带向操场,带到大自然中,带到阳光下,更需要培养身心阳光的青少年。
  平安是确保学生健康的前提。接二连三的校园安全事故告诫人们,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滞后,已经不同程度地在以学生的生命为代价,唤醒人们对安全防范的无条件关注。昔日的阳光少年,因校园运动场地的局限被老师带到公路上晨跑而命丧黄泉;因学校楼道设施不完备,又缺乏自救能力而出现校园踩踏事件;……如此令人汗颜的安全事故发出了无声的语言: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立法建设已迫在眉睫。学校领导、老师对青少年学生再多一份关爱,安全意识再提高些,安全防范措施再得力些、有效些,维护学生的安全再积极主动些,安全事故就会远离校园,我们的青少年儿童才能有望实现真正的健康发展。
  
  邓友超:可爱又可信的“后”一代
  
  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a
  党的十六大以来,从“8号文件”到“16号文件”,从“四个新一代”到“三个紧密结合”,从提醒“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依然十分尖锐复杂”到提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问题”,从育人为本到德育为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重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问题,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教育部门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围绕《纲要》,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启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实施以“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命名中小学班集体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烈;联合科技部、水利部等有关部委建设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探索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推动省部级党政领导到高校作形势报告20场,受到大学生欢迎;启动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育人工作迎来了新的局面。据2011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滚动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依然是广大中小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
  一批批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又有近4万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超过90%的首届免费师范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众多的学子还在传递着支教扶贫的接力棒。
  一个个重大事件检阅着我们的“后”一代:上海市87%的大学生主动报名志愿服务世博会,他们的杰出代表“小白菜们”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世人的赞许;四川省1.8万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灾后重建,承担完成了受灾村90%以上的灾情统计工作。
  一个个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在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有的品学兼优,有的舍己救人,有的扶危济困,有的奉献社会;湖北“大学生群星”现象引起广泛关注。这集中表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精神风貌。
  人们习惯把现在的大中小学生称为“后”一代,这种特殊的称呼意味着,他们将受到各方面更多的关注和评论。事实再一次证明,“后”一代不是垮掉的一代,正如我们和我们的先辈没有垮掉一样。相反,他们已经用信念、激情与责任,表明了自己是无愧于党的期待、无愧于人民的厚望、无愧于时代的召唤的一代。
  当然,和任何一代人一样,“后”一代也有不足,比如迷茫、自我、享乐、索求等。但这些不足,有的是时代病,有的是成长中的困惑。绝不可因此而误判一代人。
  现如今,国与国之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面临新的形势,也更有战略意义。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切实尊重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中培养人。广大“后”一代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掌握过硬本领、锤炼品德意志、学会共同生活、提高综合素质,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真正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今天的“后”一代,必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生力军。
  
  储朝晖:突破薄弱环节实现民众希望
  
  长期以来,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整个教育体系最薄弱的一环,“入园难、入园贵”的声音不绝于耳,子女入园难成了一种“民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学前教育的“短板”现状,明确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明确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策略。一时间,学前教育成为新闻价值较高的教育热点问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纲要》颁布之后,如何落实,怎样落实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温家宝总理2010年11月2日深入北京的幼儿园进行调查,了解到学前教育在贯彻《纲要》精神上依然存在一系列具体问题。次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明确表示:“办好学前教育是群众的希望,是政府的责任。”
  会后,国务院先后发布“国五条”、“国十条”,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简言之,就是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学前教育当成自己的分内事,把吸纳民间资源创办幼儿教育当成一件好事,把建设好幼儿教师队伍当成重要的事,把增加投入作为检验是否真正重视幼儿教育关键的事。这样才能突破一些长期困扰学前教育的老大难问题。
  国务院的连续发文成为全国上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动员令,也成为贯彻落实《纲要》的突破口。教育部成立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启动“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中央财政增加投入。各地普遍建立了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以县为单位编制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部分地方学前教育事业经费接近同级教育事业经费9%,落实幼儿教师的培养和地位提高措施,完善发展幼儿教育的政策法规。
  一些长期关注幼儿教育的人们,用“春风到了,尚待化雨”形容一年来幼儿教育的发展,中央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使学前教育事业出现新气象;同时,学前教育的公平、质量、广覆盖、保基本依然有一段艰难的历程,幼儿教育的发展能否真正摆脱社会上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和“运动情结”,学前教育的政策春风能否真正化作细雨滋润学前教育事业健康稳健发展,这些都需要各方面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
  
  高慧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意志
  
  均衡发展是我国近年来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2010年7月,随着“全国教育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这种国家意志切实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建立新机制。推进区(县)域内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2011年上半年,教育部分别与北京、上海、海南、广西等17个省(区、市)人民政府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在省部级层面上进一步强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备忘录确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责任和任务,突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下半年,教育部还将与其余各省(区)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构建政策体系。在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前提下,2011年,根据《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分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分规划,与有关部门一起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深化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小学教师特岗计划、教师国培计划、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年,中央安排了100亿元用于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1年将继续加大投入,充分表现出中央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支持力度。
  惠及每一名学生。无论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或是弱势群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都使他们从中获益。2011年,全国约1.3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约3000多万农村寄宿制学生免除了住宿费,约2800万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免除了学杂费,一些省同时免除了教科书费,惠及2234万学生。2011年,全国有1167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比2010年增长12.7%,在总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比2010年略有上升,达到79.2%。
  教育寄托了千万个家庭的希望和福祉,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为民造福的世纪工程,就是民族腾飞最大的奠基工程。
  
  杨莉娟:减负——为学生的幸福奠基
  
  “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限制和压抑了其个性生命力的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当前及未来教育提出的发展任务。
  《纲要》明确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继而进一步具体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年的时间虽短,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在落实《纲要》要求,大力实施减负所创造和探索的新经验、新模式,减负的成效在某些地方已初露端倪。
  这一年,教育部进一步强化督学责任区责任,督促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相关司局积极问计于民,向公众征集“减负”良策;召集中央各大媒体开展“落实规划纲要基层行”,对代表性区域内的减负情况采访报道,传播减负理念,回应公众问责。
  这一年,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跟进,强力推进减负的落实,开展了“减负提质”或“轻负增效”的各种探索与尝试。上海市编制《中小学生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引领教师编制解释性强、类型丰富、科学合理的作业,以优化作业等举措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浙江省以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区域整体推进担当减负使命,重点针对学校超标、超时、超量、超限等不规范办学行为提出“六个严格”(严格开设课程、控制作业量、补课、规范考试、确保休息和锻炼时间、规范招生)、“六项制度”(试卷评估制度、健康通报制度、负担责任追究制度、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学校活动公示制度、家校联动机制)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减负领航保驾。
  这一年,各地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且符合自身实际的聚焦课堂减负提质、丰富校园文化强化素质、着力内涵发展的学校典型。他们解放思想、具有“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智慧,不等待,不观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如浙江绍兴建功中学通过“四优化一提高”来促进课堂质量提升,通过“制订三年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浙江宁波淮河小学以深受孩子喜欢的“阳光、动漫城”为载体,以阳光体育为核心,构筑丰富课外活动,和谐校园文化在内的阳光教育,给学生自主发展、个性特长发展以成长空间,丰盈学生的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这一年,还有很多地方加强多方联动,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念凝聚社会、家庭来形成减负的合力。“轻负高质”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如杭州市下城区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各中小学也主动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方式,努力转变家长的观念,争取家长的理解,配合学校做好“减负”工作。
  这一年,尽管也曾遭遇方方面面的阻力,尽管减负还较为“显性”“粗放”,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们仍然能在很多地方欣喜地看到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场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的精神风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应更多地给予儿童欢乐、幸福以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秉承这样的育人宗旨,具有为学生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减负就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也不是久治不愈的“绝症”,我们同样可以有所作为。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让莘莘学子拥有对学校生活的美好体验,我们同样可以期待。
  
  燕学敏:着眼未来,
  创造职业教育美好的明天
  
  我国职业教育近些年有了长足发展。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即“一形成、两满足”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
  《纲要》实施一年来,为实现“一形成、两满足”的战略目标,教育部先后制定出台了9项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研究制定了《关于制定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的原则意见》、修订了《职业教育法》、制定并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政策之多、变革之急、手段之新创职业教育历史发展之最。
  《纲要》实施一年来,政府、企业、学校通力合作、各负其责、上下齐心、形成合力,共同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政府统筹规划、企业协作指导、学校创新实践,职业教育发展更上新的台阶。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先后建立了6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组建4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行业职教集团400个。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培训设备、专业的职业教师队伍。为了大力改善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国家号召各地政府出台相关保障措施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建设。如福建省、江苏省、海南省都在教育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改善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上有好的政策引领,下有好的环境奠基,树国内一流职教示范,创国际一流职教品牌,不再是南柯一梦。
  构建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是关键。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核心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去“人需要工作”的就业模式不再适应当前科技的发展形势。一年来,职业教育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与培训模式,培养“工作需要的人”成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下,如今的职业教育一改“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的尴尬局面,正以崭新的面貌,昂首挺胸、阔步迈进美好的明天。
  
  燕学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王晓霞:多渠道升学更阳光招生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仅是《纲要》中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国家组织开展教育改革试点的重要领域;不仅是一项关乎千家万户福祉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为国家选拔各级各类人才的发展战略。因此,努力实施多渠道升学,更阳光招生,促进高考招生公平公正,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多渠道升学是指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机会,让他们通过高考、自考、成考等多种途径接受普通本科、高职教育或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等;或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即形成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元并存的招生录取格局。同时,开展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化试点,探索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逐步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为此,一年来,根据《纲要》精神,教育部启动了“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项目,继续推进“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湖北省还开展了高等学校对口接收中职毕业生招生考试改革试点。
  为促进高考招生公平公正,《纲要》颁布一年来,教育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分别采取了一系列“阳光招生”措施:
  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深入推进“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促进不同省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为进一步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文件,对中学生学科奥赛和科技类竞赛、体育特长高考加分项目进行政策调整。探索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素质教育有机衔接,并根据《纲要》试点先行原则。浙江省在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试点“三位一体综合性评价招生办法”,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高考有机结合,自主录取,开展普通本科和高职教育分类入学考试试点,以不同人才需求标准选拔不同素质人才;云南省从2011年起则实行“教授说了算”招生录取新模式。
  当然,无论是自主招生还是“教授说了算”,都努力遵照《纲要》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实现信息公开透明,保障考生权益,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公开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序和结果,公开自主招生办法、程序和结果;加强考试招生法规建设,规范学校招生录取程序,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
  总之,一年来,教育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实现多渠道升学,更阳光招生,促进高考招生公平公正方面不仅取得了大进展大突破,而且大力推进了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但是,要进一步落实《纲要》精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还必须整体设计,稳妥推进,进一步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刘在花:谱写创新人才培养新篇章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纲要》实施一年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成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领头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高等院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和计划为平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农科教合作培养人才计划”等。积极探索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各高校积极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理念和模式,整体设计培养方案。如:北京大学建立了基础学科项目组,清华大学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2010年,配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在140多所高校增设了25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业,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比例,积极筹备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满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目前,初步形成《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框架》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以着力加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启动实施新一轮“985工程”、“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学科设置管理模式和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公开选拔高等学校校长的工作方案》的研究制定等工作,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有力助推器。所有这些举措给高校人才培养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人才培养活力,打破了长期以来人才培养的壁垒和种种限制与束缚,为人才培养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学校与学科建设以及学校制度等方面展开,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了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为人才培养打下了基础,充分发挥了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对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加快了我国教育事业各级各类人才发现、培养和开发力度,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紧缺人才以及其他各级各类人才。
  
  宋时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指导等方面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了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不断出台,高校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1年5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确定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领域,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五项措施。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5月31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把高校毕业生放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高度,强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落实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全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调整完善了支持和促进就业税收政策。新政策已经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此外,国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例如,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三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提供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等。
  教育部从政策上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就业。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等等。不少地方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毕业生就业。例如,为鼓励今年北京地区22.9万名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创业,北京市即将出台“社保补贴”、“实习补贴”、“减税”、“批贷”等系列政策。
  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就业不仅关乎自身生计,更关乎社会民生。在党中央和政府的关怀下,高校毕业生应积极应对当前的就业困难,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杨希洁:发展特殊教育是政府的天然职责
  
  我国现有8300多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教育,满足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诉求,对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特殊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单列章节的形式对特殊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规定,其中特别提到一句话:“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这句话具有非凡的意义,原因有三:一是将形而上的“重视”切实转变成各级政府要承担的具体工作,重申发展特殊教育不是慈善事业,而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二是明确提醒各级政府,发展特殊教育不是“未来工作重点”,而是现在、此刻、即时并且要坚持做的事;三是提示政府自身以及社会大众,要考核政府是否尽责,要对政府官员评绩或者诟病,不妨看看它的特殊教育发展如何。
  这句话产生的效益是显见的:今年,在我国90%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都提到了特殊教育。尽管仍有那么点数字上的遗憾,但比之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这无疑有了“量”的飞跃。
  此外,为了更好实现《纲要》中提到的特殊教育工作重点任务,近一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除了投入大量资金用以新建和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外,还注重为广大普通学校提供各种人力和物力支持,帮助其更好地接纳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还需特别提出的是,教育部、残联等相关部委正在积极修订两部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法规政策,并拟在近期出台。这些法规政策必将更好地督促各地政府落实特殊教育的各项工作,使残疾人的受教育权益获得切实保障。
  回过头说,细品各地“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对特殊教育发展的描述也是有意思的事:有些地方政府勾勒出清晰的发展框景,有些地方政府提出明确的工作重点,但也有些地方政府只是复述了中央的精神——“重视、关心特殊教育”。再细琢磨,特殊教育工作规划比较清晰的地方政府似乎其实际的特殊教育工作发展也不错。再天马行空想象一下,如果未来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都能向经济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看齐,写得那样富有数字色彩,那样具体可操作,那样令人有方向感,特殊教育肯定会迎来全面的质的飞跃!
  
  李新翠:增添教师队伍建设宏伟蓝图的
  浓墨重彩
  
  弹指一挥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一年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纲要》中保障措施的首要任务。回眸这一年,纲领得以践行,誓言得到履行。《纲要》实施一年来,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家”的宏伟蓝图增添了笔笔浓墨重彩。
  以强化养成教育和教师考核为重点,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纲要》明确规定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等和教师相关的评定中具有一票否定制。2010年,共有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22位提名奖教师诞生,他们的先进事迹是对“师德是教师队伍的立命之本”的最好诠释。
  以“国培计划”为引领,着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国培计划”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纲要》启动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的重磅出击。其规模之大,层次之高,投入之多,效果之好,影响之深彰显了党和政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心和信心。2010年,全国共有中小学教师115万人享受了国家投入5.5亿元的盛宴,其中农村教师110万人,占参训教师总数的95.6%,80%的学员为之高歌,为之喝彩。“国培计划”上演的这部“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大戏格外耐人寻味。新年伊始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为未来教师培训的格局和道路指明了方向。
  以“特岗计划”为示范,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自2006年“特岗计划”诞生以来,共有23.7万名有志青年踏上22个省区、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的这一特殊岗位,87%的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选择留任当地,顶起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5.3%的天空。这一批批有志青年,为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带了出路和希望,为那一双双渴求的大眼睛带来了光明,为教师队伍短板增添了力量。无疑,这一妙方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效果那是响当当。
  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并终身从教。今年是免费师范生政策丰收的季节。四年来,约4.6万名学生成为光荣的“免费学子”,截至2011年6月8日,全国10597名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中已有10492人(签约率为99%)带着终身从教的信仰,伴着人民的期盼和呼吁,走向基层走向祖国需要的地方。“我们准备好了!”是首届免费师范生对祖国和人民的响亮汇报。沿着部属师范大学的康庄大道,新疆、江苏等地也在探索师范生免费教育。如何进一步扩大免费师范生试点范围,如何使走向岗位的免费师范生脚踏实地为基础教育贡献力量需要思量思量。
  以绩效工资和周转宿舍为抓手,全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绩效工资和周转宿舍使教师地位待遇提高的梦想照进现实。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共有1051万名在职义务教育教师和382万名退休人员。中央财政已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开展中西部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2011年增加到15亿元。在中央的号召下,天津、新疆等地不断探索中青年教师住房问题出路。如何发挥“干多少,拿多少”导向的绩效工资对教师积极性的激励作用,还需细致研究。
  推进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切实加强教师管理。“国标、省考、县聘、校用”为特征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得到切实推进。部分试点地区正研究制定试点方案,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备受瞩目的五年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试行,打开教师队伍的出口,无疑将为教师队伍增添动力和活力。
  一年间,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宏伟蓝图的绘就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待到“中长期”时,我们期待这一宏伟蓝图的华丽登场。
  
  周培植:让德育回归生命的本真
  
  德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用企业家牛根生先生的话来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无德无才是危险品。” 陶行知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他们的话代表了近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价值取向——德才兼备,品德为先。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与变化。在我国社会转型中,这种价值取向受到冲击,随之而来的是道德教育“假、大、空”现象,或者说“沙化”现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一片社会责问声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面对现实,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从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的独特视角,审视当下德育危机,思考社会需求与孩子变化,以及自身行为的意义,逐步让德育回归生命的本真。
  
  一、作为生命存在的学生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江湖郎中碰到一个驼背的人,声称自己可以治好他的残疾。他找来两块门板夹住病人,用力一压,背果然变直了,但人也死了。寓言中的郎中因为没有看见症结所在,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方法,结果不但没有治好病,还断送了病人的生命。德育也一样,不问原因,不究症结,轻者没有效果,重者损害学生的人格和灵魂健康。了解学生应成为德育工作的基点。学生是一种生命存在,这是了解一切学生的出发点。也只有从这里出发,德育才不会背离初衷。
  1.生命是整体的存在
  生命有多方面的需要,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等等。教育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主旨,就应当把个体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就应当把教育生活当作是个体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关注生命个体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过程,除了关注他们认知的发展,还要关注他们的能力、情感、兴趣、需要等,使个体得到整体性的发展。
  2.生命是有差异的存在
  由于遗传、环境、所受教育以及自身努力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个体的生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育要将精神成长的主动权还给个体,充分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每个个体在宽松的环境中发展,并尽可能给每个个体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生命潜力。
  3.生命的发展是自主的
  生命个体最基本的关系与活动有两大类:一是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和实践性活动;二是与自我的关系和反思、重建性活动。从生命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后者的自主性、主动性更强,对生命个体的发展更为重要。教育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自主性发展的情境和途径。
  
  二、立足生命原点的德育
  
  过马路不能闯红灯,连幼儿园的孩子也知道,但在中国,却经常发生行人人行道上闯红灯被撞的事故。这跟“贴标签”、“走过场”、“搞运动”、“快餐化”的德育不无关系。如中小学的校训,诚朴、求实、勤奋等出现频率很高,而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不给别人添麻烦等内容却很少提到。再如对孩子的要求,幼儿园时期要求孩子追求真、善、美,大学时期却要求他们养成自觉叠被子等习惯。前者因为远大而脱离生活所以收效甚微,后者因为细微所以触手可及,并且因为触手可及而成效显著。德育必须回归生命,必须释放孩子的天性。只有立足生命原点的德育,才是真正好的德育。
  1.培养完整的人
  从德育的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来说,学生的道德发展不仅为了人的社会性发展,为了社会需要,更直接地是为了个体的生命成长,因此,道德教育不仅要把个体的、自然的人变成社会的、文化的人,而且要把人培养成基于他自身条件的、精神发育良好的有个性的独特生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德育要发挥享用功能和个体化功能。
  2.完满精神世界
  从基础道德和精神品格来说,德育要追求人的精神品格的整体建构,而非各种零碎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聚合。因此,德育不仅要从基础品德入手,植入和固化基础品德,还要抓住基础道德培养需要遵循的核心价值观,为完满人的精神世界奠基。
  3.支持潜能实现
  从行为改善和潜能开发来说,德育不同于一般知识的传授,它更强调主体对外部影响的反思与体悟。因此,中小学德育在通过外部影响来改善学生道德行为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为学生道德学习潜能的实现提供支持性条件和引导,要让德育成为道德学习潜能生长和强大的土壤。
  
  三、合众聚能促成四项转变
  
  任何孩子都不可能脱离家庭、社会而存在。来自社会、家庭、教育系统方方方面的问题,时时刻刻都在冲击着孩子的心理,影响着学校教育,使得当前的德育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要提高德育实效,必须综合治理。只有当全社会的资源共同朝向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服务于孩子的终身幸福时,才能确保德育工作取得真正的实效。基于此,杭州市下城区从四项转变入手,通过一己之力,聚众人之力,让德育渗透在孩子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在耳濡目染中释放出能量。
  1.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走向“造就精神丰盈的人”
  这是我们对德育指向的重新定位。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德育的基础部分,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常抓不懈。但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行为规范养成基础之上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归属,学校德育应以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和生命境界为终极指向。
  为此,教育局专门颁发《关于建设美好精神家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积极营造和谐沟通、宽容理解、积极向上、其乐融融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从中获得富足的精神生活、厚重的文化底蕴,努力造就精神丰盈的人。我们在“三个更”上花了大力气。
  一是让学校德育更科学。加大德育课题的研究力度,由教育局德育研究室牵头申报了《建设学生美好精神家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小学新班集体建设的研究》等课题,组织全区学校申报子课题,开展德育校本研究。
  二是让教师职业更幸福。“阳光教师”系列活动是为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而开展的。活动中,教育局和学校两个层面都对教师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给予了充分关注,采取改善工作和学习环境、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组织专题讲座、开展观摩交流活动等举措,不断提升教师的身心健康、职业道德、自我发展水平,竭力激发教师职业热情和事业成就感。
  三是让学生成长更快乐。在开展“阳光教师”系列活动的同时,又启动了“快乐少年”系列活动。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唤醒学生的美好心灵为重点,分“寻找成功,体验快乐”“欣赏成功,分享快乐”“追求成功,创造快乐”三个篇章展开。这一活动让更多孩子感受到成功带给他们的欢乐和希望,享受生命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
  2.从单纯的道德教育走向更丰富的文化教育
  这是我们对德育内涵的进一步丰富。我们认为,面对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德育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德教育,而应该将德育放在文化的大系统中来实施,赋予德育新的文化内涵,以文化的魅力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由此,我们将德育理解为一种更丰富的文化教育,将德育体系建构理解为一种文化建构。
  一是挖掘学校文化特色。一方面,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后备干部论坛、校长沙龙、校(园)长书记读书会、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文晖论坛)等途径,更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另一方面,由局德育研究室牵头组织有关力量,深入到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包括总体思路、重要载体、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内容进行调研,及时发掘亮点,总结提炼,推动“一校一品”格局的形成。
  二是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坚持以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价值观,调适引导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先后成立八大“金太阳”艺术特色分团、五个科技特色学校、五个校外体育传统学校,每年开展一次主题读书活动,组织和指导广大中小学生参加各种文艺、科技、体育、读书比赛和交流、展示活动,使他们的课余生活充满文化气息。
  三是打造家校合作文化。在对全区中小学家长会现状调研和分析基础上,出台并实施《关于推进家长会改革与创新的实施意见》;开展家长会创新课例光盘、教案评比,形成物化成果《家长会创新50例》;深化“智慧家教871工程”,以“智慧家教直通车”的形式深入到8个街道和71个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积极探索“学校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区为依托”的家庭教育指导新模式;开发出特殊教育、幼儿教育、新杭州儿童教育等不同版本的家庭教育普及教材,不断增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科学性。
  3.从书本知识的传授走向真实生活的体验
  这是对德育过程的重新认识。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大力改进学科德育的同时,更强调让学校德育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认识、领悟、情感和生命体验形成个体的态度、个性和信仰。重点抓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这是学校德育走出书本、走出课堂的前提。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轻负高质”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行政管理力度。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学生课业负担、体卫艺工作、学生体质等专项督导,并在专职督学“随访督导”的基础上,设立“轻负高质”督学责任区,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在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中实施“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降星级制度,凡发现中小学有违规办学行为,将在办学水平等级认定中降低星级,加大整改力度。
  第二,拓展学校德育课程。专门成立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组,并以课题招标形式,聘请高校院所的教育专家进行专门指导。目前,下城区已有80%的学校开发了自己的德育校本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扎染、京剧、书法、水墨画、羽毛球、口琴、铜管乐、法制和荣辱观教育等内容。
  第三,开辟校外活动阵地。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主阵地,开辟众多校外活动阵地。目前,有少年农校、陶艺、丝绸文化、茶文化等区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12个。引进“青少年空间”试点项目,成立了青少年劳技科技中心,实施“馆校共建”第二课堂实践计划,不断拓展青少年的学习空间。
  4.从学校常规工作走向统摄学校工作的灵魂
  这是我们对德育的管理变革。现实中总是强调“德育首位”,配备专职分管领导,设立专门的中层部门来落实德育工作,也总是倡导“全员德育”,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德育,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逻辑悖论,即往往将德育当作学校众多重要工作中的一项工作来操作,而校长——学校的“一把手”往往被孤立于所谓的全员德育队伍之外。我们认为,这是德育的悲哀,也是学校管理的悲哀。
  为改变这种现状,杭州市下城区以“德育一把手工程”为抓手,促使学校“一把手”成为“全员德育”的领头羊,“大视野、多角度、深层次”地思考和整体规划德育工作,进而让德育从学校的常规工作提升为统领学校工作的“灵魂”。
  “德育一把手工程”实施过程中,教育局定期组织校长学习德育理念,交流德育经验,外出参观考察,撰写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与规划,从而提升“一把手”对德育的认识,凸显德育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期间,汇集“一把手”们对德育的思考和行动,编印了《四十一位校园长谈德育》一书。搭建学校德育工作的展示平台,组织“展特色、树品牌”每月一校德育展示活动,由学校“一把手”向前来参加活动的领导、专家、同行介绍学校德育工作思路,着力促进学校德育品牌和高品质学校文化的形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就好比树木的生长一样,唯有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就德育而言,了解孩子是基点,就像树根;回归生命是支点,就像树干;合众聚能是接点,就像枝叶。这三者共同指向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只有“三点合一”,才能使德育回归生命的本真,承担起以德育人的职责,造就茁壮成长的社会脊梁。
  
  罗刚淮:德育在反思中进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是摆在广大学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范湖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反思传统德育,大胆创新,德育效果明显。
  
  一、顶层设计:形成德育合力
  
  学校的德育形式和路径很多,如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它们共同作用于学生,塑造学生品格。然而事实并不这么简单,有的时候诸多德育并没有形成预想中的合力。比如,校长在国旗下讲话中谈人生理想的重要性,而班主任却利用班会课谈上一周的常规积分为什么扣很多,这德育力量就被分散了;再如,德育主任在学生集会时大讲纪律的重要性,而班主任对学生的不当言行熟视无睹,这样德育主任的工作效果自然不会好。
  探究其原因,除了德育工作者之间的不协调,根本问题在于德育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系统规划。一个很先进的理念、思路,一个很具有操作性的德育方法路径,如果不进行系统规划,那么往往就会导致单一的德育思路和行动,带来单一的片面的作用力。要知道,教育是系统的、浑然的整体,单一的片面的作用力只会带来单向的或者肤浅的影响;唯有全面系统的教育,共同作用于受教育者,教育的力量才能宏大而持久,影响才能深远。
  范湖小学确定“礼和德厚”为德育特色,确立“外‘礼’内‘德’”的教育思路,以礼仪教育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活动、礼仪教育读本普及学习、校园广播、礼仪常规检查督促、班级礼仪常规检查公示等,形成一个系统的、立体的德育网络。礼仪教育内容广泛,学校结合传统节日,根据学校计划安排,将礼仪教育分解成知礼仪(说话礼仪、举止礼仪、待人接物、就餐礼仪、行路礼仪、电话礼仪、购物礼仪、集队集会礼仪、上台礼仪、问候礼仪等)、喜欢礼仪、践行礼仪、礼仪评价等,分解到每一个星期中,确立一个主题,然后有机整合各种资源和途径,落实和推进。比如,学校某星期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学校领导做国旗下主题演讲,校内展板展出父母关心子女的教育图片文字,与父母通信说说心里话,班队会以“感恩父母”作为主题班队会,邀请学生家长参加中队会,布置实践性作业“给父母洗脚”,采访母亲写“母亲怀孕的回忆”日记,等等。连续一星期系统丰富的教育活动,给学生以非常深刻的印象,教育效果很好。
  德育单项的、局部的改革为德育整体改革推进积淀下丰富的经验,到一定阶段则需要从整体的、全面的角度去设计,然后逐步推进。我们在《教育规划纲要》指导下,设计出新的的德育范式,使得德育改革由小步子、小效果跨入大步子、大效果的发展阶段。
  
  二、以生为本:以同理心实践心育
  
  德育须入心,唯有心灵受到震动,才可能真正引发内心的道德忏悔,从而产生深层次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最终内化为道德观念,外显为道德行为。反思传统的学校德育,教师习惯于从成人角度去思考学生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习惯于从权威者角度采用说教、灌输等方式对学生实施影响。这种居高临下的教育,必然导致学生道德认知的被动,德育的效果自不会好。即便暂时因为管束、哄骗、威胁、恫吓等形式达到所谓的顺从、认可、接受,但在现代民主自由的人性化教育思想观照下,教育的过程是非人道的,培养出的人是异化的,有违于人的健康和谐发展和个性自主发展的目标追求,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学校德育必须以同理心作为教育的基本起点,以儿童的立场来看待儿童问题,以心灵撞击心灵,唤起心灵,感染心灵,最终实现受教育者自身的觉醒与成长。这就要求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讲坛上走下来,改变观念,放低身段,以服务者的身份提供温馨周到的教育服务,以真诚的关心提供贴心的关怀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以自由之身满怀好奇地看待世界,以无知者无畏的勇气提出自己的创想和见解,实现真正的自由呼吸,快乐成长。
  反思我们的传统德育,有些学校喜欢举办大型的德育活动,认为德育活动规模越大越是重视德育,德育活动举办越频繁越是重视德育。有些学校举行大型活动很多,且不说“六一”、元旦的联欢、开学典礼、评优颁奖的会议等这些常规性的活动,单是文明礼仪月、科技创新月、体育健身月等活动,或者英语节、话剧节、读书节、感恩节等活动,均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实际上,德育是心与心的交流,德育更需要规模小内容精形式新的活动,因为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参与,面对面心换心。太大型的活动,教育者怎能用一颗心换得千百颗心的共鸣呢?大型活动虽也有好处,在氛围上、气势上有一种感染力,形式上给人留下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应该少而精。若非必要,学校德育活动更适宜小规模进行,能在年级举行的就不要在全校铺开,能在班级举行的就不要在年级开展。而且,德育活动不宜太频繁,一个星期能有一次非常规性的专题交流就可以了。活动太多,一会儿看展览,一会儿举行主题班队会,一会儿开展募捐活动,学生心性浮躁,德育效果怎么会好?无效、低效的德育活动充斥于校园,学生必不能安心,浮躁心态下的学习生活必不会安定。这是得不偿失的。
  下面再结合养成教育说说。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最基础的教育内容之一,许多学校养成教育常常停留于说教、观念灌输上,至多再加上一些评价考核,动辄扣分。从德育的环节看,这实际上是抓了德育的两头,即说教和考核,而缺少了中间的督促。对于未成年学生而言,他们自控能力弱,自主性欠缺,自觉自律意识缺乏,这就更需要中间的督促和提醒。我们认为,“道理说教”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严厉的考核评价是告诉学生不能怎么做,但在这两端之间,其实有着广阔的教育空间。比如,学生扔纸屑就有着很复杂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对策。有的学生是出于无意,一经提醒就能改正;有的是出于习惯,提醒后能改正,但下次还可能再犯;有的则是恶习,被别人提醒了不以为然,我行我素,即便这次被看到了在提醒下去捡了,下次趁人不注意,还是会扔到地上。针对不同的情况,如果不从同理心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心理,理解他们的行为,简单地用扣分来惩罚,教育效果就不好。前两类学生其实不用扣分,督促、提醒就可以了,时间一长,他就知道该怎样做了,从而形成一种习惯。将扣分专门针对第三种人,这样,扣分就具有了威力。
  
  三、反思创新:让德育富有实效
  
  学校管理“勿以善小而不为”。看惯了学生穿戴随意,遇到一个穿戴不当的学生也会不以为怪;习惯了校园杂乱,看到学生多丢一片纸屑也就会视而不见。老师如果对学生的陋习一味容忍,那么学生的陋习就会成为学校的陋习。这种陋习会传染,一旦有一个学生不被批评提醒,就会有三五个跟着这样做,三五个不被批评提醒就会影响一大片,最终成为学校风气。我们认为,学校管理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学会反思常规,经常以崭新的目光去审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去看待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以切实的表扬鼓励或是批评提醒。
  反思常规,一方面,要看到正常行为中的异常现象,需要及时纠偏。这种情况好理解。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常规本身是否已经过时或者出现新的情况。比如,佩戴红领巾对少先队员来说是基本要求,但炎热的夏季,学生都穿清凉装上学,如果再要求学生佩戴红领巾,就显得不合时宜,甚至非人性化了。常规也需要与时俱进,如果不顾师生实际,一纸制度管几年,那么很可能会走向反教育的立场。报纸上说,某学校因为几个女生留长发,早晨梳头迟到,就要求全校学生一律短发,强制执行,结果遇到一个既倔强又脆弱的女孩,因为剪了短发跳楼,这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反思。
  反思常规,更需要创新。一些痼疾有时不是教育者不想解决,而是难以解决。这就需要创新思维去着力改变。比如,一年级的小朋友不太爱护草坪,老师除了在班级教育引导外,还可以安排一两个小朋友专门去看护,发现有人踩踏草坪立即去提醒。时间长了,大家就习惯了,就不去踩踏草坪了。又如,学生课间活动,常常推拉闹矛盾,为什么不可以有更好的内容提供给学生呢?有的学校就专门进行了小学生课间活动文化的建设,开发了体育健身类、游戏类、动画视频类等上百种形式的活动,每到课间,学生上完洗手间,就可以进行课间益智游戏,学生的课间行为得到了有效引导。再如,有的学生不习惯靠右走楼梯,可以在楼梯踏步中间画上线,再配上上下楼梯规范行走的视频在班会上播放,必要时再安排一两个学生干部在楼梯拐弯处温馨提醒,坚持一两个星期,学生习惯了就能自觉遵循。德育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创新思维。
  
  责任编辑/李春娥苗培刘烨
其他文献
[摘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一些中小学名校以校风优良闻名于世。这些名校校风建设主张管理从严、注重习惯养成、注重身教、重视精神教育、注重环境熏陶、倡导自治自律和丰富课余生活,这些经验和做法对当下中小学的校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校风建设;习惯养成;精神教育;身教  [作者简介]项红专,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教师教育管理处处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自从西方近代三段制学
胡锦涛总书记讲: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总书记还讲: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这就告诉我们,在新形势下,要成为优秀校长、老师,就要刻苦学习,加强修养,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1.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校长、老师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  “三个面向”本身就有“面
编者按今年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他,“为一大事来”,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将生活教育理论付诸实践;他,“爱满天下”,最大的愿望是“知识化成甘霖,使大地处处受到润泽;知识化成太阳,使所有民众都得到照耀”。他的教育思想和情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不少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他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在他教育情怀的感召下,仍在探索“什么是
2009年,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开始进行融合闲暇教育、情趣教学与游戏文化的教育实践,初步构建了“情趣教育”的理念,并把它作为学校发展的文化基座。
随着“唱读讲传”活动从重庆走向全国,记者来到重庆,采访了重庆市渝中区教育系统以“唱读讲传”活动为载体,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德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等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面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也指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功能的主渠道。一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编者按:8月28日,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在报告中,温总理深刻阐述了农村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目标与任务,为未来农村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期我们约请有关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农村教育工作者,畅谈学习体会,共谋农村教育发展。    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
当前的学校德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凸显出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尽管我们德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依然存在着随意性、零散性、灌输性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    曾几何时,我们在感叹80、90后的开放、灵活和自信的时候,也为他们的随性、不负责任和物质化倾向而深深地忧虑。以至于当以奥运会志愿者为代表的“鸟巢一代”,被国内外媒体称誉为“中华民族全面崛起的群体担当”的时候,很多人并未能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重大意义。这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曾有过的一代新人。一项对“鸟巢一代”关键
2010年4月,我们来到贵州省凯里市从江县雍里乡,留下了七天支教的足迹。七天,在人的生命里或许不算什么,但这七天对我们弥足珍贵。这一次支教,像生命中的一次急速转弯,让我看见了一道不一样的风景。    启程    2010年4月9日,我背上装备齐全的宝蓝色登山包,怀着一点点激动、一点点担心,登上西去的火车。火车跑了一天,我知道我们已经接近了目的地。  下了火车,我们坐上从凯里到从江的客车。车在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