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已两年多,由于新课程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对新课程的现代教育理念及方法的研究也处于摸索之中,下面就结合本人两年多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的认识
随着高中新课程实施,如何在实践中理解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始终是老师们思考的中心话题。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稳步推进新课程,必须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证。长期以来,教师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教师主导作用的过于弱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者,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但是,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就会启发学生的同时,带来事半功倍的好效果。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二、穿新鞋;走老路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我们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考试的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和塑造。出现这种情况,这固然与我们教师的理念沒有及时的转变有关以外,还与有关部门、学校、社会对教师评价机制、标准、方式仍然是以考试分数、高考实绩为标准有关。这样,新课程的实施不可避免的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
三、学生活动的形式化、泛滥化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但更强调活动教学只是对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辅助。应该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有的教师容易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教学方法都很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便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不适应当前教育的模式,而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适合时代要求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方式,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而高中政治这门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下和时代性的要求下,它更加侧重于能力的延伸和培养,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基本理论的前提下,用不断发展的眼光去观察这世界,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决在个人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因此,当前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不再局限于仅仅教会学生知识和理论,而更加应该侧重于教会学生一中崭新而又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学会解决问题。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与别的学科比特殊性很大,它枯燥,它的内容既显得容易但是实质上却是抽象的,因此,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的探索显得有为的迫切。
四、小组讨论法彰显合作交流与共享的理念
这种方法是将学生三至八位分成一个小组,一同讨论课程中的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彼此分享各人的意见与独到的见解,然后作出对该问题的研讨结论,再和其它的同学分享。小组研讨可以提供每位成员较多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于那些害羞与不敢在众多人面前讲话的学生而言,小组研讨会让他们较有自信和发言的胆量。比如可以将基本观点结合时事设置成有争议性的问题,让他们去进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情绪和兴趣,也可以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让他们充分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正确的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去解决他们认为深奥的问题,从中并获取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则是他们继续学习下去的强大动力。
五、角色扮演与戏剧法把知识回归生活
角色扮演并不需要课前作任何繁琐的准备;而戏剧则需要充份的预备。这两种生动的教学方法皆着重于给学生们发表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有效地解决政治教学当中容易产生的枯燥沉闷的气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其他能力。但是教师要注意整个表演的过程是否清楚地传达了课程的目标,各角色是否安排得当,有否明确地提出重要的思考问题等。比如各个学生的性格特长就必须要有一定的了解,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插不同的角色,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教学效果。
随着高中新课程实施,如何在实践中理解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始终是老师们思考的中心话题。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稳步推进新课程,必须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证。长期以来,教师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教师主导作用的过于弱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者,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但是,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就会启发学生的同时,带来事半功倍的好效果。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二、穿新鞋;走老路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我们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考试的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和塑造。出现这种情况,这固然与我们教师的理念沒有及时的转变有关以外,还与有关部门、学校、社会对教师评价机制、标准、方式仍然是以考试分数、高考实绩为标准有关。这样,新课程的实施不可避免的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
三、学生活动的形式化、泛滥化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但更强调活动教学只是对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辅助。应该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有的教师容易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教学方法都很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便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不适应当前教育的模式,而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适合时代要求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方式,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而高中政治这门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下和时代性的要求下,它更加侧重于能力的延伸和培养,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基本理论的前提下,用不断发展的眼光去观察这世界,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决在个人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因此,当前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不再局限于仅仅教会学生知识和理论,而更加应该侧重于教会学生一中崭新而又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学会解决问题。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与别的学科比特殊性很大,它枯燥,它的内容既显得容易但是实质上却是抽象的,因此,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的探索显得有为的迫切。
四、小组讨论法彰显合作交流与共享的理念
这种方法是将学生三至八位分成一个小组,一同讨论课程中的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彼此分享各人的意见与独到的见解,然后作出对该问题的研讨结论,再和其它的同学分享。小组研讨可以提供每位成员较多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于那些害羞与不敢在众多人面前讲话的学生而言,小组研讨会让他们较有自信和发言的胆量。比如可以将基本观点结合时事设置成有争议性的问题,让他们去进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情绪和兴趣,也可以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让他们充分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正确的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去解决他们认为深奥的问题,从中并获取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则是他们继续学习下去的强大动力。
五、角色扮演与戏剧法把知识回归生活
角色扮演并不需要课前作任何繁琐的准备;而戏剧则需要充份的预备。这两种生动的教学方法皆着重于给学生们发表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有效地解决政治教学当中容易产生的枯燥沉闷的气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其他能力。但是教师要注意整个表演的过程是否清楚地传达了课程的目标,各角色是否安排得当,有否明确地提出重要的思考问题等。比如各个学生的性格特长就必须要有一定的了解,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插不同的角色,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