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低调的老板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hi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卫谦和低调,他17岁离开学校,做过搬运工、清洁工,23岁创办顺丰,今年21岁的顺丰已有21万员工,年收入快递部分就有200多亿,顺丰航空件的数量占国内货物空运量的17%。
  他是马云最佩服的人。曾经在百度上搜索这位身家被估计超过10亿的人物,结果为零。公司成立21年,公开露面次数仍保持个位数。这就是王卫,身上充满传奇色彩的顺丰快递的掌舵人。10万元起家,今天年营业额几百亿,自有货机11架;与员工分享利润,一线员工有月薪上万;三月没创新会觉得危机四伏①;工作狂,每天工作14小时;实干,定期下基层;低调,员工都不认识他;胆大,先后9次抵押家产——这就是顺丰员工对自己老板的描述。
  “水货佬”垄断通港快件
  1971年,王卫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一名空军俄语翻译,母亲是江西一所大学的老师。7岁时,王卫和家人迁往香港。高中毕业后,他不再读书,到顺德做起了印染。②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影响,香港8万多家制造工厂移到内地,其中珠三角就占了5万多家,香港与珠三角之间的信件、货运业务量开始暴增。一开始,王卫受人之托,在广东和香港之间夹带点儿货。慢慢地,东西越来越多,用拉杆箱也装不下的时候,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③
  1993年3月26日,王卫拿着跟父亲借的10万元在顺德注册了顺丰速运,一个只有6个人的公司。同时,他在香港太子的砵兰街租了几十平方米的店面,专替企业运送信件到珠三角。王卫和员工们早出晚归用背包和拉杆箱运货,被称为“水货佬”。
  “别人70块一件货,顺丰收40块”,王卫“割价抢滩”的策略吸引了大批客户,甚至带旺了冷清的砵兰街。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顺丰很快将触角延伸到广东各地。当时,顺丰每建一个点,就注册一个新公司,分公司归当地加盟商所有,这使得顺丰在几年的时间内,便将珠三角一带的快递市场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但也因这样野蛮的增长方式,顺丰一度被业内称之为“老鼠会”。
  在这样的疯狂下,到了1997年,王卫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据悉,当时行驶在通港公路上的快件货运车有70属于顺丰的业务。香港回归时,海关甚至婉拒了国企中铁前来分一杯羹的请求。这时的王卫,不过26岁。
  强势收权 契机发展奠定江湖地位
  1999年,王卫已淡出公司日常运营管理。但在接到一通投诉电话后,他展开了顺丰历史上的最大改变。
  原来,加盟模式推广后,出于利益驱使,一些顺丰的加盟商擅自在货运中夹带私货,有的加盟商更是自己开始延揽业务当上了“土霸王”。王卫开始强势收权。
  王卫曾说:“顺丰提出差异化经营后,承包网点收回直营便遇到了很多麻烦。当时一个承包网点就是一个小王国,根治这些问题,压力非常大。”当时,曾一度传言有可能让王卫付出生命的代价,时至今日,王卫走到哪里,总有几位随行的保镖跟从。④
  2002年,王卫收权成功,顺丰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并在深圳设立总部,将自身定位于国内高端快递。一年后,非典爆发,人们都不敢出门,顺丰迎来转折性发展契机。疫情期间,航空公司的生意非常萧条。
  2003年初,借航空运价大跌之际,顺丰顺势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包机5架的协议,第一个将民营快递业带上天空,为顺丰的“快”奠定江湖地位。
  此时,顺丰的经营思路也开始奠定。王卫坚持只做快递,而且只做小件,不做重货,与四大国际快递重叠的高端不做,五六元钱的同城低端也不做,剩下的客户被锁定为唯一目标,1kg内收不超过20元的邮费。由于坚持只做小型快递,顺丰甚至拒绝了摩托罗拉这样的肥订单。⑤
  2009年底,民航总局发布了一条不起眼的公告,宣布顺丰航空正式获准运营。顺丰申请建立航空公司并一次性购买两架属于自己的飞机——这也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飞机。
  2011年,这家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50亿元,拥有15万名员工,年平均增长率50%/利润率30%。
  20年的发展,直营模式、高端定位以及航空运输,成了顺丰成功的三驾马车。
  管理秘诀
  事实上,顺丰发展到今天的独有秘诀之一就是它的计件工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顺丰一线员工的高收入,高收入支撑着顺丰以快为核心的高服务质量。其收派员的基本工资并不高,但收入全部根据工作业绩提成,每个月的收入都是可以预期的,并非常稳定。
  在顺丰,每个快递员都是自己的老板,因为他们的报酬全系于勤奋以及客户的认同,而月薪上万的收派员在顺丰早已不是特例。⑥
  原宅急送总裁陈平说:“顺丰的收派员和企业是分配关系,不是劳务上下级关系。这就是王卫聪明的地方,当年收权,他没有全收。当时是加盟老板不听话,他把老板收了,老板底下的员工我就容忍你,只要你听我话就行了,歪打正着了。”
  一名在顺丰工作5年的司机告诉笔者,今年他刚通过晋升机制成为一名真正的管理人员,顺丰对员工除了保证收入,还给员工的家属各项补贴和福利。据说目前在顺丰有一半以上的高管都是从基层收派员做起来的。
  此外,收派员的巴枪也意义重大。这玩意儿看起来有点酷,黑色的,像个PDA,用红色按键打开之后,屏幕上会有17项菜单。⑦快件一旦开始递送,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需用巴枪扫描快件上的条形码,以便系统和消费者随时跟踪。且它还有运费结算,查询收派件范围和拍照功能。
  外资快递公司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实现了巴枪管理。顺丰2003年左右开始引进巴枪,开始是从韩国进口,每台7000多元,重达2公斤。后来,顺丰自己的IT研发部门不断升级产品,如今已是第四代,价值3000多元。
  最有钱的工作狂
  在顺丰优选的前总裁刘淼看来,王卫是他见过的最有钱的工作狂,这多半源于王卫创业初期保留下来的职业习惯。20年来,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再正常不过,还定期到一线收发快递。有高管说王卫是那种很有危机感的人,三个月没有创新和变革,就会让他有危机四伏的感觉。
  大多数跟随王卫的高管们都评价王卫是一个很“规矩”的人。在顺丰速运集团的副总裁杨峰看来,王卫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他想做事,他办企业的根本目的不是挣钱。”也因此,王卫多次拒绝了联邦快递、UPS等海外巨头的收购。⑧
  在徐勇看来,顺丰最难能可贵的是始终坚持专业化的发展环境,不被其他利益所诱惑,在前些年多数快递企业都纷纷转型力求赚快钱时,只有王卫在埋头研究如何能够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地提高效率,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这种专业化显然是顺丰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就一直保持的核心竞争力,正因为对信息化、标准化的大量投入,顺丰很快便甩掉了其他快递公司。
  这些年,王卫十分低调,接受媒体采访的次数屈指可数,网上也极难找其照片。就连顺丰的企业内刊《沟通》也从未出现过这位掌门人的面孔。
  王卫还是个十分坚持自我的人。在前两年金融危机最难的时候,顺丰没有裁掉一名员工,不论在公司内部讲话里,还是在公开的会议场合,王卫经常强调“收派员才是顺丰最可爱的人”。⑨
  此外,顺丰成本高昂,王卫却对PE、VC的机构投资视而不见。行业里有这样一个传闻,“有VC想给王卫融资,但王卫始终不肯出来见面,这个VC就对外开出50万中介费价码,50万只为和王卫吃个饭”。不过低调的顺丰去年突然一改常态,融来80亿元的海量投资,这样的大手笔或许预示着王卫将要下一盘很大的棋。
  编辑 倚天
  《商道》杂志QQ⑦群号:287761376
其他文献
“你是没有办法靠一己之力改变这个社会的,但是你可以去学懂它的规则,然后去玩死他们。”  美国《商业周刊》2006年在《不可思议的中国青少年消费群体》一文中分析80后的消费特征:中国青少年群体的背后是一个年销售额为360亿美元的市场。宠爱孩子的中国父母每年在孩子身上的花费高达287.5亿美元,还有75亿美元则直接出自孩子自己的口袋。追逐时尚型的青少年集中在大城市中,他们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更信赖科技
期刊
想“美”吗?从“头”做起呀!让您生发、壮发、乌发、健脑、健身、健康!想“发”吗?从“头”做起呀!开店呗!  万里征战 雄关漫道真如铁  不懈追求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他的脸上永远挂着自信、从容的微笑,他凭着超人的智慧,凭着军人的果敢和冒险精神,凭着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执着,凭着对健脑生发器的充分了解和认知及对新发现系列产品疗效的高度信任和认可,更凭着运筹帷幄,决胜市场的谋略,带领着他的强大团队,就这
期刊
作为在互联网里从业近二十年的创业者,我认为传统企业转型必须要理解互联网经济的四大特征,若以传统经济思维进入到互联网里去竞争,那无异于鲨鱼爬到陆地上去跟豹子搏斗,肯定是要输的。  第一,用户至上。传统经济的企业强调“客户(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二维经济关系,即商家只为付费的人提供服务。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中,只要用你的产品或服务,那就是上帝。因此,互联网经济崇尚的信条,是“用户是上帝。”在互联网上,
期刊
在笔者看来,房地产价格节节上升,已经脱离了广大老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重大转变之时购房显然是不明智的。  房贷没那么简单了  王渊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经过10个月的等待,他向银行申请的房贷在5月中旬落到了开发商的账面上。在36岁的光景上,王渊在闯荡多年的北京,终于有了人生第一套房子,也在这里有了一个家。  或许是出于巧合,就在银行通知他放款的前一天,传出了央行敦促各银行确保
期刊
笔者在这些年,无论何时与下属的聚会中,均把老板的好放在第一位,让员工感激老板,而非我一个打工仔。关于权力,作为总经理一定要用,但是总经理的权力应该应用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用于出销售业绩,一个是用于打造一个虎狼之师。  笔者20岁出头就进入珠宝行业,如今,已是第十个年头了。十年弹指一挥间,笔者从一个少不更事的新人、业务员,成长为一名总经理。当总经理这些年所见所闻和所经历之事,感慨良多。近来有些许闲余,
期刊
80后大富豪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014年4月份发布的《2014福布斯华人富豪榜》上也有两张年轻面孔:生于1981年的杨惠妍以及生于1990年的纪凯婷。杨惠妍在2007年碧桂园上市之际,以25岁的年龄开创内地最年轻的女富豪纪录。2014年龙光地产的非执行董事纪凯婷以90后的年龄惊现富豪榜之列。杨惠妍和纪凯婷皆为“富二代”,并非白手起家,甚至很少参与公司管理,更像一名名义持股人。  除此之外,越来越
期刊
评论家们喜欢站在BAT的角度想问题,其实是在浪费脑细胞。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有价值的是站在一个创业者的角度去思考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什么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永远在线”,“上网”概念最终会被忘掉。举个例子,PC互联网时代,我们有一个常做的事情——下载,很多人会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开着电脑、挂着迅雷下电影。这时候你会发现,你拥有“在线”和“非在线”两种使用场景,你需要“
期刊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愿意来北上广深打拼,即使过的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在家踏实过日子难道不好吗?  上海的经历  我2008年某三流西安民办大专毕业,怀揣了2000塊钱,买了一张火车票,来到上海。这里没有任何亲戚,朋友,甚至因为翘课,当时的学校暂扣了我的毕业证。我到上海唯一的理由,是喜欢互联网。在这里,我合租在有9个人合租的一套房。小单间月租金650块钱。房间里只放得下一张床和一个
期刊
美国和日本谈判人员昨日努力弥合双方在农业和汽车关税上的分歧,但双方都警告称,他们将很难赶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今日抵达东京之前达成协议。  两国都热衷于在奥巴马到访期间达成一份有关农业和汽车市场准入的协议,奥巴马此行将是自1996年比尔·克林顿访日以来,美国总统首次对日本展开国事访问。  据一些官员透露,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弗罗曼和日本的甘利明在过去两周的累计谈判时间已达到大约40小时,其中一半时
期刊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家中被搜出上亿元现金,有外媒说,这些钱用百元钞票可以垒到100米高,另有学者在外媒刊文说,官员藏匿大量现金对中国遏制通胀功不可没。  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15日刊登法新社的报道说,据中国财新网报道,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的家中被发现藏有超过人民币一亿元的现金,警方动用了16台点钞机来清点这些现钞,其中四台因不堪负荷在清点过程中被烧坏。法新社的报道说,魏鹏远的职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