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米雪山探秘印度军营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12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发表了关于双方控制区的停火声明。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印巴双方仍然在喜马拉雅山麓排兵布阵,以备不时之需,而对于驻扎在该地区的军人来说,一纸停火协定也远非和平的真正开始。
  
  喜马拉雅山,诱惑过后是困惑
  
  位于海拔5099米的La Rinconada是秘鲁的一个小村庄,据2003年5月份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永久性人类居住地。《国家地理》还非常肯定地指出,在任何高于La Rinconada海拔高度的地域都将“没有人类长期的定居点”,属于“文明望而却步”的禁区。——这个结论下得未免有些过于武断,在南亚的赛亚钦冰川地区,许多印度军营的地理位置都远远高过La Rinconada,士兵甚至在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进行军事活动。为了在与巴基斯坦的对峙中占据有利地位,印军士兵必须在德拉斯地区进行艰苦的服役,他们要在这里呆上整整两年,并且在赛亚钦进行每次为期3个月的轮换驻防。这样的生活已经年复一年,只有当印巴两国达成永久性和平的时候,军人们才可以真正结束自己的“冰川之旅”。
  坎特·桑塔克的心里早就隐藏着一个想法,那就是在自己生命的大部分时光里,能够亲眼目睹喜马拉雅山的风采。从他来到德拉斯山顶的第一天起,有人就告诉桑塔克说,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卡拉可兰姆山脉的“居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通往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的所有道路。这个消息所带来的喜悦一直在桑塔克的心头荡漾,直到当年的秋天他被轮换到廓尔喀兵营进行驻防,这种美丽的心情才在现实面前显得灰暗起来。桑塔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躲在碉堡里面观察对面的巴基斯坦阵地,他的全部记忆都是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炮弹,以及在深达6米的雪地上的巨大的爆炸声。尽管有时印军会用同样猛烈的炮火对巴基斯坦方面进行反击,但是这丝毫引不起桑塔克的兴趣,他对这一切的厌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印巴间的停火协议对桑塔克的日常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天刚蒙蒙亮,他就不得不钻出被窝,看看厨房的工作是否已经开始。在廓尔喀兵营,由于大雪引起的寒冷天气,早饭往往要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做好。除了吃饭之外,一天的大部分时光都用来铲除积雪、清理武器以及哨位值勤,如果碰巧赶上天气晴朗的话,晾晒衣服也将成为士兵们的一项不错的重要使命。在百无聊赖的时候,打扑克和看电影是廓尔喀营地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不过桑塔克和他的战友们都已厌倦了印度最为盛行的宝莱坞电影,类似《光猪六壮士》这样的带有嘲弄口吻的喜剧片才是他们的最爱。廓尔喀营地的印度军人们从不喜欢看以印巴卡吉尔冲突等军事行动为题材的影片,——对于他们来说,战争是摆在眼前的残酷的现实,而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
  有时人们会觉得,在如此高的海拔地区驻军,尤其是对这块满是岩石和冰块的贫瘠土地进行争夺,完全属于一种人力和金钱的可怕浪费。但是对于印巴两国来说,在这片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刀兵相向,并不是为了争夺地盘,而是为了国家尊严,双方还认为,控制了赛亚钦冰川的制高点就意味着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举个例子来说,在卡吉尔冲突中,印军所犯的一系列战术错误使巴基斯坦占领了5353高地的南侧,5353高地因其高出海平面5353米并在印巴控制线的顶点而得名,巴军在这里能够一目了然地对印军桑多营地进行有效观测。2001年,印巴双方在控制线区域再度进行激烈交火,虽然说高原地带的大风和恶劣天气使双方的炮击都颇具难度,但是由于占据5353高地的巴军可以清楚地观察印方的一举一动,巴军的炮火还是对桑多营地进行了严重的破坏。
  虽然说在镇守在5353高地的巴基斯坦军队使巴方占据了主动权,但是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印军利用从瑞典引进的155毫米博福斯榴弹炮,从己方控制的5100高地、5165高地和5240高地对巴方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强大的炮火将巴基斯坦军队从碉堡中驱赶出来,然后再将他们撕成碎片。恐怖的轰鸣声将40多名巴军士兵送入地狱,并且使5353高地的补给线受到阻滞。不过巴方从不放弃对5353高地的据有,他们相信印度十分想占领这里,并且极力阻挠对手的这一意图。事实上,印度军方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并且制订出了有关作战计划,但是遭到了前线指挥官的极力反对。“什么才算是真正的‘高地’?”一位当时服役的高级军官咆哮说,“山地作战就是无止境地征服一个又一个高度,到哪里才能结束?是5353高地,还是未来的某个鬼地方?”
  
  奢侈的几件事:刮胡子、喝茶、火柴和家信
  
  驻守在这里的印军士兵们比谁都渴望和平,但是他们却从未奢望过和平,他们每天所必须关注的,只是将一桶桶的煤油以及冰冷的柴油机放在离营地约100米的远处。虽然这些沉甸甸的东西每搬运1米都要耗费人的很大力气,但是所有的人都清楚,如果将这些易燃品随意放置,那就意味着一枚巴军炮弹就可能引起通天大火,将整个廓尔喀营地置于死地。在头一天晚上,亚德维尔做好了第二天早晨洗衣服和刮胡子的准备,但是当他从暖和的被窝中爬出来的时候,他发现事情做起来要比想象的难得多。他提起昨夜放在浴室里的桶,发现自己好不容易存下的宝贵的水已经变成了坚固的冰块。由冰变成水要花上至少一个多小时,这就意味着亚德维尔还要放纵自己的胡子一段时间。更让他感到不情愿的是,他发现许多同伴都在冒着严寒清除室外的积雪。
  就在亚德维尔酣然入睡的那个夜晚,7级大风扫荡着印巴控制线,气温降到了零下30多℃,能见度则降为零。在整个夜晚,值班的苏德尔·迪赛都不得不紧盯着控制线附近空白宽阔的区域。在正常情况下,巴基斯坦军队不会在这种气象条件下,在5000米高、6米深的雪地上神经质地展开军事行动,因为哪怕是一丁点的纵队冲锋和炮火都有可能造成雪崩。——但是军队是不怕冒险的群体,1999年的时候,巴基斯坦正是在一个类似的夜晚发起了进攻,而印军也在赛亚钦冰川的其他地方采取了同样的行动。迪赛甚至都没有指望能够在守夜的时候喝杯茶来放松自己,因为很有可能在他回到厨房之前,茶就已经变成冰了。
  事实上,对于驻守在赛亚钦冰川的印军来说,高山反应、严寒和大雪往往是比巴基斯坦军队更为可怕的敌人,只有3%的士兵是在战斗中伤亡的,在其余97%的伤亡官兵中,有的死于雪崩,有的掉进了悬崖,有的则殁于高山病症。2003年的一场雪崩将印军的一个哨所完全吞没,所有驻防的官兵也随之葬入雪下,然而在同一时期,没有一名士兵在巴方的炮火下丧生。廓尔喀营地的机场位于新建的碉堡后方,毗邻去年雪崩后仅存的哨所的一角,在通常情况下,几乎没有人愿意走近机场,因为那里留有太多的死亡的味道。为了增强印军士兵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廓尔喀营地的大多数人都曾在卡吉尔的一个军事训练场受训。这些山地作战部队需要像登山运动员一样充分了解高原冰川,他们需要清楚地知道,当天气变坏或者雪块滑落时,应当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自己的生命,——尽管当灾难来临时,培训中所学的东西并不一定能真正发挥作用。
  许许多多和迪赛一样的士兵,肩负着扼守冰川的重任,也许除了对面的巴基斯坦部队外,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士兵能够和他们相比。迪赛来自印度北部,他的父亲原来是工厂的工人,在十年前工厂倒闭之后,举家搬到乡下当佃农,以种植花生为生。“我们在这里只有10月份才看不到雪,我的梦想是在不下雪的地方拥有一小块属于我们家自己的土地,”迪赛说话的时候总是盯着碉堡顶部的钢筋水泥,“那样的话我的父母就不用像现在这样艰辛,我的妹妹也就能置办一套像样的嫁妆了。”迪赛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家庭的思念,然而在廓尔喀营地他几乎很少和自己的家人联系,雪崩经常将前沿阵地和桑多大本营之间的电话通讯彻底切断。
  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直升机会给营地送来信件和新鲜的食品,这些可都是大家最盼望的礼物。新鲜食品能够使大家从堆积如山的罐装食品中解脱出来,而这种高原补给的代价也相当不菲,山地直升机的最大载重是100公斤,近1个小时的飞行耗资高达79000卢比。士官长迪帕克就曾郑重其事地向新战士们介绍说:“小心点,这可能是您们用过的最昂贵的火柴!”当积雪太厚或者离巴基斯坦阵地太近的时候,直升机无法降落,而这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生活用品的问题在这当中并不显得突出,驻守在这里的K.S.罗杰戈普兰上校曾经黯然神伤地说道:“我的部队里有一位战士的父亲去世了,我应该怎样把所发生的一切告诉他?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我不能批准并且也无法做到让他离开廓尔喀,我所能做的仅仅是,当我把噩耗告诉他的时候,能够获得他的充分理解。”
  
  条件在改善,但幸福仍遥远
  
  为了尽量不让在平原等待的士兵家人听到坏消息,印度国防部做了很多努力。士兵们每天都要进行一次被戏称为“从脚趾到手指”的检阅,这是为了全面检查冻伤情况,更重要的是,检查还有利于及时发现高原脑水肿和高原肺水肿,这些可都是极其容易致命的高原病症。不过除了例行的身体检查之外,有时运气也要上占很大的成分,一位在廓尔喀已服役三个月的年轻军官突然患上了高原肺水肿,本来医生都已经不抱希望了,但是天气的好转拯救了他,大本营的飞机将他转移到后方的医院。有时奇迹的发生就是这样简单。——“人们通常很难描述生命垂危时的症状,”一位放弃在Bangalore医院的舒适工作来到这里的医生不无感慨地说道,“这里的士兵们有时更倾向于选择沉默。”在这片充满了肃杀之气的土地上,没有人愿意被大家认为是在装病,更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而引起恶劣天气下的伤病员转移,这可能导致为了拯救一条生命而失去几十条生命。
  士兵们不是在控制线两侧生存的唯一生物,这里有很多狗,它们扮演了优秀的搬运工的角色。每天晚上8点30分,一只名叫“拉尼”的狗会从廓尔喀营地出发,前往几百米远的另一个山顶的营地,它的腹部挂着一个装有糖果、信件、肉类和一些新鲜蔬菜的布袋。——走过这条“邮政通道”可能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差使了,即使是很小的错误也有可能引发一场雪崩,然而“拉尼”似乎是为这件差使而生的。没有人对“拉尼”进行过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培训,但是它的直觉能够告诉它从哪里走最安全,即使是在太阳升起积雪最不稳定的时候,它的旅途也能按计划完成。康德尔上尉对此回忆说,“对于驻守在这里的战士们来说,‘拉尼’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助手和朋友,当雪崩和大风雪切断通讯线路时,仍然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它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所有的人从它的身上看到了勇气和希望。”
  为了在大雪封山的几个月里保证军队有充足的储备维持生计,从每年的4月到9月,数千名士兵和搬运工将给养从桑多大本营运上前沿阵地。搬运物资是一项异常艰苦的工作,但也是一份高薪的行当,所有的报酬都是由攀登的高度和程度决定的。平均每个搬运工在一个月里就能挣上13000多卢比,如果他愿意冬天也在这个前沿阵地待着的话,他挣的将更多。来德拉斯工作的搬运工的确切人数还不清楚,但是事实已经证明,来的人足以支持附近小镇的餐馆以及小型商店,为了争得一个为军队服务的劳动人员名额,有时还要靠贿赂当地的官员。不过搬运工们对此已习以为常,他们认为即便是这样,所获得的报酬也要高过印度其他所有地方。——据印度官员估计,部署在赛亚钦冰川的军队平均每天要花费大约3000万卢比(66万美元),仅仅是用在每名士兵衣服上的开支就达1123美元。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险峻的战场,赛亚钦冰川的印巴对峙已经持续了20年的时间。从1984年4月13日印度向该地区空降部队开始,双方就开始了一场残酷的较量。世界上没有任何战场可与这里的战场相“媲美”:荒凉,海拔高,与世隔绝。在这里服役的军人体验着地球上最后几处未被勘察的地形气候,一方面驻守的士兵在破坏环境(直升飞机的破轮胎、一箱箱的生活废弃物成了冻结的垃圾),另一方面严酷的环境也在毁灭着士兵。在这片“文明望而却步”的区域,士兵们要在高海拔环境下度过最多90余天的时光,远远超出所有的登山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士兵和对面的巴基斯坦士兵的生活条件在逐步改善,设备更多更好,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士兵们居住的小屋全部是用强化人造纤维制成,取代了以前的砖石结构,小屋里生着煤油炉,还配备有CD播放器。然而对于驻守在这片嶙峋冰架上的士兵们来说,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并不是这些东西,他们希望印巴两国政府能早日达成协议,把各自的军队撤下赛亚钦冰川,让这一地区恢复原有的宁静。在漫长的服役等待中,始终盘桓在他们心头的问题便是:幸福究竟有多远?
其他文献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是一种杂食动物。中国人更信奉民以食为天,从天上吃到地下,从江河吃到平原,4条腿的除了板凳活的死的通吃!!自古有神农拼死尝百草,今人万般皆下品,唯有吃喝高。就是蝗虫,也要给我们让路,直到夺命的SARS瘟疫出现。    SARS史前    SARS阴影未远,欧美国家的疯牛症、亚洲国家的禽流感又接踵而至,病毒学家呼吁,如果人类再不思索尊重大自然,这些病毒和细菌的困扰将永不止息。人类
期刊
我最喜欢的两部电影是《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非常好。  前者:让一个智商数只有75的青年只身穿过美国现代史,去表现诚实、老实、朴实、踏实、结实,最后有了爱情的果实。阿甘由汤姆·汉克斯(Tom Hanks)扮演,汤姆由此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后者:让一个智商数高达175(类似)的青年只身穿过美国现代史,去表现更多的东西。主演是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他还演过《神秘河》里面的男
期刊
1904年10月27日,纽约市的第一趟地铁列车缓缓驶出市政厅车站,地球上的城市地下铁道从此诞生了。当时参加纽约地铁建设的工人有3万多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爱尔兰人或意大利移民以及非洲裔的美国人,他们所用的工具是镐、斧,运输工具是骡子和驴,当然,炸药发挥了更大的爆破作用。时序过了整整100年,今天,纽约的地铁已经成为世界上线路最长、车站最多的地铁,而且,它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交通工具了,而是建设在地下
期刊
“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活着的人,性就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性能卖钱,这人人都知道。公开卖的比较好认,比如三级片。不公开的则各有各的外衣。比如最近美国即将上映的两部新片《真实的坎昆》(The Real Cancun)和《追求》(The Quest),对外都打着‘纪实电影’(Reality Show)的幌子,可骨子里卖的都是性。两部电影都在坎昆拍摄,这是一座墨西哥海滨小城,卖酒不看年龄,于是每年春假时都有
期刊
爱尔兰新教与天主教的斗争是一场数百年来的争斗。这场争斗也造就了今日爱尔兰与北爱尔兰的分裂以及自 1960 年之后数以千计的人员死伤。在北爱尔兰,信仰天主教的族群为少数派,信仰新教的族群为多数派,占人口90%以上。英国尊重北爱尔兰人民的自治权,主张由北爱尔兰人民以公民投票方式解决北爱前途问题。但以天主教为首的反对派拒绝参加公民投票。然而,在经历北爱共和军20年来的武装斗争过程中,英国政府从未片面召开
期刊
让我们将眼光投向俄罗斯。  自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命运就和俄罗斯的命运有了某种神秘的联系。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中国都和俄罗斯有着极大的相似。中国和这个国家的不同,是从中国开始邓小平式的改革和苏联开始戈尔巴乔夫式的改革之后出现的。邓小平式的改革是从经济改革开始的所谓渐进式的改革。从1978年开始,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摸着石头过河”,跨过了一个又一个禁区,经济
期刊
伟人如衡,可立圭臬、标时代。而伟人其名,不在其前,在乎其后。是岁恰逢小平百年诞辰,伟人馨香犹在, 举国追思伟绩。我们兹选回忆三篇来纪念小平,其风范犹历历在目。  曾忆起小平有两大宏愿:一为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去走一走看一看;一为亲眼看看中国人民的小康。而如今香江两岸大陆同胞如过江之鲫,全国上下全面小康已众志成城。伟人已去,然后来者肯堂肯构,绍其志,续其行,小平的擘划已点染了祖国的万里河山,小平的身躯
期刊
还有几天就是小平同志的百年诞辰,我的心情实在难以平静。作为一个亲历了小平同志“南巡”全过程的人,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南巡讲话是老人家留给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份弥足珍贵的“政治遗嘱”。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非常严峻,局面异常复杂。国际风云变幻莫测:苏联解体,东欧国家易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迷;国内由于治理整顿措施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为主的形式出现,致使经济下滑,而在
期刊
1974年第六届联合国特别会议即将召开,这是广大亚非拉国家为改变自身经济不平等地位,要求与发达国家建立经济平等关系的一次重大尝试。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许多同志从电报中得知小平同志将亲自率团出席这次大会时,心情异常激动,感到国内政治将出现重大转机。    毛泽东钦定了邓小平    但是在小平同志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大会问题上,“四人帮”却使尽各种卑劣手段加以阻挠。1974年3月,第六届特别大会召开在即,
期刊
关于生存者游戏,编者没经历很难写。上回书说到酷酷的杀人游戏,也要耗脑汁,但我确实有玩过,何况那只是室内环境的作品。但生存者游戏讲求个人隐私、巨额大奖、残酷淘汰、野外求生、谋略诡计、极限挑战、异性情感、原始风光,总而言之,是在一个更辽阔的世界里,有一个更宏大的设计!  故而本期嘉宾座谈,邀请贵州卫视的《星期四大挑战》节目组,请他们讲述这盛名款款的“真人秀”档。关于生存者游戏的内、外、往、今、苦、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