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场券丢失”梦境分析开始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0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梦是潜意识的产物,可以帮助人们觉察自我的心灵状态,理解现实世界在潜意识中的反映,促进心理的自我成长。本文运用荣格梦境工作的联想分析法、扩充分析法和积极想象,结合三个梦境,帮助高三女生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引导其觉察自我学习动力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梦境分析;学习动力;高三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2-0027-03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1]认为,梦是潜意识的产物,也与生活经历有关,是人们愿望的实现。而荣格认为,梦不仅有补偿和平衡意识的作用,更给予人们智慧的启发。它可以帮助人们觉察自我的心灵状态,理解现实世界在潜意识中的反映,促进心理的自我成长。
  临近高考,一个高三女生表达了她的困惑:学习成绩处在中上游的水平,父母对她给予了厚望,希望她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平时考试前,她常常会紧张,担心考不好,睡觉也不踏实,整晚做梦。经常做梦会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交流过程中,她多次提起自己的梦境,对梦充满好奇,希望老师帮助她理解梦境的“潜台词”。因此心理老师通过梦境分析来尝试帮助她提升学习动力。
  一、整体把握,了解梦者基本信息
  对梦境进行分析之前,咨询师应避免盲目自信直接解释,而是要在收集尽可能多的梦者信息后再进行分析,如学生的年龄、性别、做梦时间、近期生活经历等。每个信息都对分析梦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咨询师更有效地理解、分析梦境。这位高三女生成绩较好,而梦境又发生在高三第一次月考前,那么梦的分析就应当考虑学生的现实经历,我猜测她遇到的问题可能与学业、高考有关。
  (一)梦境陈述,共情梦中情绪
  先从第一次咨询谈起。高三第一次月考前,她来到了咨询室:“我梦到去一个喜欢的歌手的演唱会,结果入场时门票丢了,半天找不到,然后我就惊醒了。”她说,梦里的自己非常着急,很慌张。在讲述梦时,她脸上也浮现出焦急的神色,眉头紧皱。因此老师在抱持的基础上,给予她共情性的安抚:“嗯,在关键的时候丢失了重要的东西,确实让人焦急、恐慌,头脑一片空白。那种感觉不是很好。老师曾经也有类似的经历。”
  (二)联想分析,搭建梦与现實经历的联结
  1.“入场券”的意象分析
  梦中的意象是梦分析的重点[2]。梦中的“入场券”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尤其还是“喜欢的歌手演唱会”的入场券。在真实生活中,“入场券”不仅表示一张入场的凭证,还象征着参加某种活动或比赛的资格。那么梦中“入场券的丢失”隐喻的事实是,梦者担忧自己失去某种资格,去不了想去的地方。老师把这个意象的普遍象征意义告诉来访者,向她澄清与求证。
  2.“演唱会”的意象联想
  有了对“入场券”的理解,这位女生突然回忆起一个细节:这个演唱会是在福建省泉州市举办的,她觉得这不太现实。
  老师:“确实是这样,演唱会似乎更应该在一线发达城市举办,很少在泉州举办。那么泉州这个地方,你有什么特殊的印象吗?”
  她回答道:“小时候我在泉州师范学院旁边读小学,长大后也想考泉州师范学院。”
  梦中演唱会举办地与她理想大学的所在地重合,那么这场演唱会,其实也就相当于她心中理想的校园。
  老师继续问她:“你感觉演唱会在泉州举办不太现实,这其实和你生活中对高考的感觉是有相似之处的。你对高考的感觉如何呢?”她叹了口气,说:“最近牙疼,而且复习状态不太好,说实话没什么信心,也不知道高考能不能考好。”
  3.梦的现实建议
  梦反映出了来访者对于学习成绩有自己的要求和目标,但同时存在着阻碍,可能表示学习方法不合适或学习能力上有不足。因此,老师提了一些建议:“如果感觉自己学习进步变得困难了,应及时订正练习和考卷,整理错题,多请教老师,查缺补漏。并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
  二、解释意象,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
  来咨询的学生通常对心理学知识不太了解,解释梦中意象时,咨询师应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如梦见大蛇,其意象可能代表着母亲或男性生殖器,如果直接这么说,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或表现出防御,尤其在可能表示性主题的梦境时。咨询师在对学生梦境中意象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梦反映的问题及同学生建立的咨访关系程度,选择恰当的、积极的语言进行解释,如将“困难”换成“挑战”,“性”换成“和异性相处”。
  (一)梦境陈述,觉察梦中情绪的转变
  第二次月考后,该生又来到了咨询室。这一次她看起来有些激动,很高兴地讲述着梦境:“我梦见自习课上,周深到了我们班,就是上次我想去看演唱会的那个歌手,然后他在我们班唱歌,我们班组织每个人都上讲台唱一小段歌,他就坐在下面听。轮到我的时候,我喊了他‘深深’,唱了他的《大鱼》,后来还找他签名,他把他的签名专辑送给我们。”
  与上一次的低落情绪相比,这次的她呈现出更多的期待和喜悦,表情生动,眼神自信。老师抓住契机,积极赋能:“你很勇敢,也很自信,不仅保护好入场券,还和偶像互动,积极展现自己的风采。”她用不断的点头和微笑作为回应。
  (二)扩充分析,找到梦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1.梦想在靠近
  这一次的梦境延续了上一次梦境的内容,又一次提到了她的偶像。在她的梦中,偶像已经成为一个意象,表示的是她的理想。梦里偶像来到了她的教室,感觉到梦想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从寻找“偶像”到“偶像”来了,从被动入场到主动表演,她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行为的主动性增强。
  2.“大鱼”预示收获
  梦中提到的歌曲《大鱼》,恰好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意象。歌曲《大鱼》是电影《大鱼海棠》的印象曲,旋律悠扬,歌词动人。其中,大鱼的形象,正来自《庄子》中的“逍遥游”中的鲲的形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鲲身形庞大,能在海中遨游,又可在天空飞翔,自由而充满生命力。朱建军教授认为,“鱼”这一意象还可代表“女性”,即可以认为是梦者自己的化身。又可谐音“遇”,象征着“机遇”[1]。这代表她即将面临的高考,两个意象的融合,正符合朝气蓬勃的少年追逐梦想的模样。   老师将意象中容易解释的、好理解的部分告诉她:“中国人常说年年有鱼,表示喜悦、丰收,对我们来说,鱼是一种吉祥的动物。所以我想,梦里这首《大鱼》,也是你幸运的符号,更何况还是你的偶像为你唱的一首歌,这多么让人惊喜呀!”她高兴地点点头,说:“这一次我感觉不像上一次做梦那么着急,而是觉得很惊喜,很开心,多希望能梦想成真啊!”
  老师:“这一次月考的成绩如何?”
  女生:“这一次月考总分虽然没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语文成绩年级排名第三,很惊喜。”
  老师:“看来不只是梦中,现实中也有让你惊喜的收获。我看到你为语文成绩达到优异而高兴,也为总分没有很大提升感到失落,不过考试排名有浮动很正常,因为其他同学也在努力地学习。这一次你的学习状态很好,语文成绩有很大提升,你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努力一点点累积,最后一定会变成收获。”
  她的眼神坚定了一些,握着拳头打气,回应道:“下次我要更认真,考个更好的成绩!”
  三、积极陪伴,引导梦者自我赋能
  (一)梦境陈述,梳理三次梦的主题联系
  高考前半个月,她第三次来到咨询室,谈起了她最近做的一个梦:“我梦见我回到了小学,可我又好像已经不是小学生了。我要主持一场文艺汇演,有一个男生要和我搭档,可是演出那天他没来,我一下子变得很慌,一直在背台词,生怕出错。后来正式演出,上台的那一刻我好像没那么紧张了,一边看台词本一边主持。我记得整个操场都很热闹,有气球还有花,同学们都很投入地看节目。”
  从慌张地寻找入场券,到近距离和偶像互动,到第三次的梦中自己主持活动,她的主动性越来越强,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对理想的实现更加有把握。老师欣慰地鼓励她:“我感受到你的成就感,看到了你付出的努力。在梦里,你是那么自信,那么专注,虽然担心台词,但是全然投入。”
  (二)积极想象,沉淀梦境蕴含的能量
  1.自我觉察,联想“文艺汇演”的现实意义
  这一次,老师没有多作解释,而是引导学生自我觉察对梦的感受。她似乎能领略到释梦的要领一般,立刻说:“我最近也像梦里背台词一样一直在背书,知识实在太多了,我觉得都背不完了!”
  老师:“那你能感受到,梦里的这场文艺汇演,可能和生活中的什么有关吗?”
  女生:“我觉得应该是高考吧,毕竟马上就要高考了,我真的感觉很紧张。”
  梦者自己能够对梦中的情绪有明确地把握,一方面是因为前两次梦境工作打下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梦者对自身有更多的了解。
  生活中,来访者很努力认真地复习,承担了作为一个高三学生应肩负的责任。不可忽视的是,她感受到了压力和一定程度的焦虑,担心自己考不好,又感觉时间很紧迫。因此梦中,她悄悄地在潜意识中“退行”,回到了小学,那个没有学业压力、无忧无虑的环境。不过,她的潜意识仍然提醒她铭记自己的身份,没有真正变成小学生,而是以一个更成熟的形象出现在小学校园中,做更能体现能力的事。
  2.探寻“紧张准备”后的积极力量
  老师询问:“梦里你紧张地准备主持,就如同现实中正在为高考紧张准备一样。你能再说一次梦的结尾是什么吗?”
  她回忆道:“梦里我虽然有些緊张,但还是自信而顺利地完成了主持工作,还感觉很有成就感,很高兴。”
  老师:“这也会像你的高考一样,有紧张、有担心是非常正常的,要允许它们存在,因为我们很希望自己能把这件事做好,这其实是一种好的表现。而且,只要你用心准备了,投入到高考复习中,那么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她听后,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许多,说:“我要继续努力复习,也相信自己能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实力。”
  最后,高考如期而至,她发挥稳定,如愿考入理想的学校,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期待着将来能投身教育事业,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四、相信梦,不迷信梦
  梦境分析在个体心理辅导中可以成为一个切入点,但正如沙盘游戏治疗、房树人心理绘画分析、OH卡分析一样,梦境分析是一种方法,而非最终目的。咨询老师引导来访者了解梦境的含义后,应当对来访者的现实问题进行工作,帮助来访者了解其真正应当处理的问题是什么。可以对梦好奇、探索,但不可对梦迷信,过分沉浸在梦中,这样反而容易紧张和担忧。因此,每次梦境分析后,老师会跟学生澄清:“梦虽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我们不要迷信梦,它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兆,仅仅是自我潜意识的一个表达、一个参考。更不要纠结每一次的梦境,不需要对照周公解梦的释义,去揣测近期的运势。”正如朱建军教授[3]指出,《周公解梦》是一种天人感应的预兆,而精神分析假设梦是潜意识的心灵的一种活动方式。
  有时,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探讨梦境很久,依然无法得到答案,不必因此就放弃心理咨询,或认为释梦无效,而是应当接受和允许这样的不完美存在,耐心等待答案的浮现。对当下无法解释的梦境,在探讨后的一段时间,来访者会在生活中慢慢领悟其真相,收获心灵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 刘徽 译.上海: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6.
  [2]李梦思.心理咨询中的梦境工作——跨理论视角[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朱建军.释梦[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三明教育学院,三明,3650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其他文献
荒芜先生去世近二十年了,带着他平生的遗憾、郁闷和悲哀。而他的音容,棱角分明地留在他的几卷遗作里。旧有所谓“怒书”,不多见但不可无;我说荒芜的诗就是“怒诗”,不但大违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也超出了这一诗教标榜“兴观群怨”对怨艾所允许的限度。  在这方面还是西人说得好:“愤怒出诗人”,或译“义愤出诗人”,总之这样的诗人写的是“怒诗”吧。荒芜的怒诗,如果不是更早,那大概在一九六六开始的十年浩劫中,遭到
在词、曲的旧选本中,常见不标举词调、曲调而题做“前调”的,不标举作者姓名而署做“前人”的,这一“前”字意指调名和作者与该选本中前一首的相同。从选本中引述此等词、曲时,自须恢复原名而不能径作“前调”或“前人”。《读书》一九八三年十期115页上有这么一段话:“辛弃疾以文为词,如《前调》‘杯,汝來前’一首,就是一个例子。”此处引辛词应称《沁园春》而不应漫云“前调”,外加一个书名号就更叫人摸不着头脑了。
摘要: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法指导。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指导学生“思”的方法,渲染学生“议”的气氛,培养学生“练”的能力,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读;思;议;练    一位专家说过,一个喜欢阅读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优等生。而我还想补充,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就是一个潜在的高素质的人。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法指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要操之过急,要
简单主义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主张。因为大多数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和历史的悲哀。人们更愿意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过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斯迪芬在她所在的社区的一次停电中,发现许多事情的真相。在那次意外的停电中,斯迪芬和她的家人,对科技强加的黑暗中的秘密十分感兴趣:不仅有神奇的萤火虫,还有城市的静寂、久违的家庭温馨和邻里关怀。  其实,在离他们不远的
今年以来《读书》载Kertész所摄读书而忘车马喧闹之照片,去年我在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上即见过一帧;定购,迄今未到,不意在贵刊得之,然则《读书》真读书人之杂志也。读书而临明窗,倚净几,自是佳事,但不难。Kertész独于街头巷底,树根,岸旁,并非幽静闲适之地,找到了(或布置了)可以说是忘我忌物的精神生活享受者,这是他的匠心慧眼。然则Ker-tész之所作,并不是张张上品,潘贺同志所摄,颇有胜他的。中
〔摘要〕心理活动课注重体验与分享,而活动笔记本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及时捕捉课堂活动中瞬间的印象,记录自己即时体验到的感悟,并提高分享质量。但是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却遇到种种困难,比如学生的内部动机不足,记录的内容流于表面,常常无话可说、无内容可描述。本文从规范笔记本使用情况、培训学生表达习惯、课堂活动设计等方面入手,对心理活动课上活动笔记的应用进行探索。通过笔记本中的活动记录,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人格特点
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拓荒者,在南方为欧阳、田、洪三老,在北方则为熊佛老。他们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功绩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他们都是剧作家和戏剧运动的领导者。欧阳老功在草创,并尽瘁于戏剧教育;田老披荆斩棘,树立南国“在野”旗帜,终于将戏剧引进革命洪流;洪老先则为奠定中国舞台艺术“摩顶放踵”,后则为抗战戏剧“茹苦含辛”。熊佛老从美国留学归来后首先担任北京艺专戏剧系主任,以后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抗战
摘要:当今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其人格发展状况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和谐人格内涵界定的创新为切入点,尝试着解读了当今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资料,从中发现了其人格不和谐的现象并分析了原因,最后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和谐人格    一、 和谐人格的内涵
《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下编第二章第二节叙述武英殿修书处沿革中有二处讹误,今辨正如下:  一,“铜字库(乾隆九年设)”。按:雍正六年,以铜活字排印《古今图书集成》毕,在武英殿辟铜字库庋藏。乾隆题武英殿聚珍板诗注云“康熙年间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刻铜字为活版,排用藏工,贮之武英殿”,《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千一百七十三载武英殿于雍正六年增设库掌(作坊的负责人)一人,即
在韵文学发展史上,李商隐的诗歌被誉作为诗国中的瑶草琪花,艺苑中的奇葩。作为唐诗繁荣发展期最后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他融铸和集成前人的艺术经验,创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独特艺术风格。其诗歌艺术之卓绝,境界之深邃,诗风之婉丽,有艺术的魅力和情感的涵蕴,给人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美感力量。然而,就诗人为何能创立了如此典雅华丽的诗美,其诗歌作品风格的艺术渊源和归属何在?李商隐研究中的这个不解之谜,一直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