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园文化建设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hiyo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文化直接关系着一个学校对学生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方针政策,关系着一个学校到底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必然要深入到校园文化之中。
  关键词:校园;文化;人才;建设
  文化是学校之根,文化是学校之魂。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才是最具活力、最有魅力的校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联系学校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努力追求并培育一种蓬勃进取、意蕴深厚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从一般意义上说,特指学校这个场所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广义地说是指学校生活方式的总合,它融合了办学理念、行政理念、教学思想、师生关系、社团活动与学校非组织群体等等,几乎全方位地反映了校园生活并渗透于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校园文化对于学校的全面工作及全体成员都起着强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校园文化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社会的观念、原则和价值规范等都包含在内,通过校园活动、课堂灌输、启迪熏陶、潜移默化,使之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学识能力和行为规范,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在文明与进步的进程中,也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绚丽多彩、雅俗并存,也不可避免地隐含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学校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育人的阵地,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
  2.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大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弱,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途。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应创造一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借助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长期细腻的熏陶,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
  3.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都有赖于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有利于育人环境的建设,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美丽高雅的校园环境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文化及各种消极腐朽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抵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章制度也是校园文化的范畴,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因此,久而久之,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就会从他律的强制约束转变为自律的自觉追求,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实践,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支撑,是凝聚人心、推动学院发展的精神力量。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看重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同学相互之间树立了高度的统一大局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力合作的实际行为,显示出学生关心学院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在活动中,他们珍惜难得的团体缘分,和谐共处、彼此宽容、彼此信任、互敬互重、真诚相待、同舟共济,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想法
  校园舆论环境是校园精神环境的根基,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总是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在貌似轰轰烈烈的表面下渐渐显露出已经偏离其真正的意义。那么如何打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呢?
  1.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树立全员共建意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科学规划、全面统筹和系统安排,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明确人人都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人人都是校园文化的享受者,努力形成浓郁健康的校园文化,不断提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生活质量。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五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全面协调、统筹进行,不能只建设物质文化而不配套制度文化建设,也不能只注重组织文化而忽视行为文化,更不能轻视精神文化建设。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通过观看电影电视、演讲会、辩论会、主题班会、参观烈士陵园等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不断培养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我们的民族情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爱国、爱人民、爱集体,尊师、尊父母、尊先烈,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未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外科技创作和学术交流活动,主动选择科研攻关课题,有目的地开展课题研究和探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下到工厂、田间,向工人师傅和农民朋友请教,并和他们合作一些服务项目,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也是我们毕业就业的需要。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分利用课外空余时间,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造美能力,倡导积极、健康的校园风貌,有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同时也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这样既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又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造美的能力。
  5.以实践为目的,积极建立各种社团和协会。学校自发组织和建立起来的各种社团如文学社、爱心社等,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沟通,学会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配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统筹协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设优秀和谐的校园文化,配合课程改革,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辉.浅谈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管理,2009,(9).
  [2]姚文超.浅谈校园文化建设[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作者简介:李丹(1980-),女,河南焦作人,攀枝花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工作管理。
其他文献
滨水城市规划建设的根本问题就是城市水利建设。城市水利在国家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阐述启动城市水利发展规划,推进牡丹江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战略步骤与
"不育"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渐卦》,其中出现"妇孕不育"的字样,并提出"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男子不育作为病名在中医古籍中未见记载,其相关论述散见于"无子"、"精少"、"精冷"
当今美国是世界头号数学强国,但在19世纪它的数学还远远落后于欧洲国家。通过留学国外以及自身教育科研机制的改革,美国代数学不断成长壮大。群论作为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各国对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公共事业的高度重视,研究在危险环境中利用多感官、高智能的危险作业机器人系统代替人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机器人对于可疑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成人高等教育表现出了教育质量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征,而这种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则对评价标准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因此,优化质量评价,提高教育质量对当前
目的总结血脂检验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选用生化
传统民间游戏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但是随着游戏活动形式的丰富,传统民间游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当中,但是我们不可忽视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身心
主要研究了苦瓜籽皂苷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苦瓜籽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波功率为240W,超声波提取时间为40 min,乙醇浓度为85%,液料比为15,此条件下苦
江苏水利综合经营的发展与展望翟浩辉(江苏省水利厅)1江苏水利综合经营的起始和发展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的下游,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全省国土面积10.26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06%,人口6967万,现有耕地6744万
中小水电企业推行股份制的思考魏再勋(湖南省水利水电厅)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中、小水电企业推行股份制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