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养肝,人们多会想到的是多吃护肝食物。其实,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小动作”,如果你能坚持去做,对肝脏也是益处多多。
头常梳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当梳头达到行气活血的效果之后,肝脏也能更好地得到血液的儒养。气郁体质的朋友,每天早起能以手指指腹从前发际梳到后发际一百遍,可祛风明目。
齿常叩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而肝肾又同源,二者相互滋生,所以常叩齿既能补肾经,又可以间接养肝血。动作要领:早起后,心平气和,放松全身,闭目,口唇微闭,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相互叩击,一般以36次为佳。
津常咽
津液可滋润儒养肝阴,调节阴阳。完整的一次“叩齿吞津保健”需要在牙齿叩击后,辅以“赤龙搅天池”。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36次,唾液渐渐增加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
耳常掸
耳朵分布了身体所有大大小小器官的缩影。按摩耳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手法:1.牵拉全耳。右手绕过头顶,以大拇指、十指夹耳尖向上牵拉左耳36次,左手同理。2.双手扫耳。用双手手掌把耳朵即耳郭向前推扫,紧接着回来时把耳郭向后推扫。3.捏弹耳垂。以双手十指、拇指指腹捏揉双耳垂,先轻轻捏揉半分钟,然后将其揪住向下拉,再放手。
睛常转
具体方法:快速对搓两手小鱼际十次,轻闭双眼,将发热的小鱼际置于眼球上,从眼内眦向眼外眦熨9次,重复两遍。揉按眼睛至太阳穴,两手大拇指置于耳垂后,十指置于太阳穴,无名指置于瞳孔,十指、无名指自内而外揉10次,以酸胀为限度。
腹常运
运腹气包括按揉腹部和推腹部两种形式。按揉腹部是将手掌停在腹部,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式加以轻揉按摩。推腹时,可用手掌掌根对腹部及周围进行由上而下的推送。常运腹气可使气通,气通则百通,肝气条达,还能治疗便秘。
肢常伸
经常伸展四肢,舒展筋骨,肝气也会条达舒畅。可作以下运动。比如,单杠、正压腿、侧压腿,直腿弯腰手摸地,腿绷直后翘等。每天进行伸筋锻炼,会让人感觉浑身轻松。
肛常提
提肛运动可使肛门启閉正常并降腑气,有助于治疗便秘。具体方法如下:吸气时,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肛门,呼气时放松。每次肛门放松、紧缩30次,早晚各一次。坐、卧、站立时均可。
头常梳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当梳头达到行气活血的效果之后,肝脏也能更好地得到血液的儒养。气郁体质的朋友,每天早起能以手指指腹从前发际梳到后发际一百遍,可祛风明目。
齿常叩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而肝肾又同源,二者相互滋生,所以常叩齿既能补肾经,又可以间接养肝血。动作要领:早起后,心平气和,放松全身,闭目,口唇微闭,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相互叩击,一般以36次为佳。
津常咽
津液可滋润儒养肝阴,调节阴阳。完整的一次“叩齿吞津保健”需要在牙齿叩击后,辅以“赤龙搅天池”。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36次,唾液渐渐增加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
耳常掸
耳朵分布了身体所有大大小小器官的缩影。按摩耳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手法:1.牵拉全耳。右手绕过头顶,以大拇指、十指夹耳尖向上牵拉左耳36次,左手同理。2.双手扫耳。用双手手掌把耳朵即耳郭向前推扫,紧接着回来时把耳郭向后推扫。3.捏弹耳垂。以双手十指、拇指指腹捏揉双耳垂,先轻轻捏揉半分钟,然后将其揪住向下拉,再放手。
睛常转
具体方法:快速对搓两手小鱼际十次,轻闭双眼,将发热的小鱼际置于眼球上,从眼内眦向眼外眦熨9次,重复两遍。揉按眼睛至太阳穴,两手大拇指置于耳垂后,十指置于太阳穴,无名指置于瞳孔,十指、无名指自内而外揉10次,以酸胀为限度。
腹常运
运腹气包括按揉腹部和推腹部两种形式。按揉腹部是将手掌停在腹部,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式加以轻揉按摩。推腹时,可用手掌掌根对腹部及周围进行由上而下的推送。常运腹气可使气通,气通则百通,肝气条达,还能治疗便秘。
肢常伸
经常伸展四肢,舒展筋骨,肝气也会条达舒畅。可作以下运动。比如,单杠、正压腿、侧压腿,直腿弯腰手摸地,腿绷直后翘等。每天进行伸筋锻炼,会让人感觉浑身轻松。
肛常提
提肛运动可使肛门启閉正常并降腑气,有助于治疗便秘。具体方法如下:吸气时,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肛门,呼气时放松。每次肛门放松、紧缩30次,早晚各一次。坐、卧、站立时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