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6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peng1986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清开灵 急性呼吸道感染 退热
  
  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是临床常见急症,笔者自2003年2月~2005年12月在临床使用清开灵治疗该病60例,并与双黄连注射液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经统计学处理,认为清开灵注射液退热效果满意,较之双黄连注射液有显著意义,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选择2003年2月~2005年12月来我所的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病人120例,诊断及中医辨证分期标准符合1987年卫生部药政局制订发布的《风温肺热诊断标准》及《风温肺热病中医辨证分期标准》。其中①风温肺热病包括西医的急性肺炎、支气管周围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多种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②排除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肺化脓症及中医辨证属气阴两伤,余热未尽,气竭阳脱者,均不列入本观察范围。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病人,治疗组60例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16~92岁,平均61.2岁,50岁以上为28例,占46.7%;对照组60例中,年龄18~94岁,平均63.8岁,其中50岁以上32例,占53.3%。治疗组中上呼吸道感染50例,肺炎1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例;对照组中上呼吸道感染49例, 肺炎15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例。两组病例体温均≥38.5℃,伴有咳嗽气促、口干、咽痛、胃纳差、肺部啰音、白细胞升高等症状,两组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治疗前均未使用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入院后治疗组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按40~6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疗程为6天,观察体温下降情况。在对照组中,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按40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疗程同治疗组。
  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是体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X线检查胸片。
  疗效判断:①治愈:3天内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消失,血象、胸片1周内恢复正常;②显效: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症状减轻。血象、胸片1周内有1项异常;③无效:3天内体温仍在38℃以上,症状无减轻或加重,血常规、胸片异常。
  
  结 果
  治疗组60例中,治愈26例,治愈率43.3%,总有效率91.7%;对照组20例中,治愈20例, 治愈率33.3%,总有效率76.7%.两组进行显著性检验(U检验),结果U=2.03,P<0.05,认为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讨 论
  对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现代机理的看法:既往的基础研究证实,清开灵注射液对家兔由三联疫苗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也有解热作用,其机理可能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某种途径抑制视前区-前丘脑下部(POAH)神经原环磷腺酸苷(cAMP)的生成或释放,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升高受到抑制,从而达到解热效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及其与中医病症的关系: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通常分为上、下呼吸道两部分。上呼吸道由鼻、鼻窦、咽喉构成,除能传导气体外,尚有吞咽、湿化、加温、净化空气、嗅觉和发音的功能,也是机体抵抗病毒、细菌等入侵的重要屏障。细菌或病毒感染局限于鼻腔或咽喉时,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以急性高热为最突出,初起常有鼻塞、恶寒,继则以头痛、咽干或痛、口渴为主要伴随症状。本病约占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半数以上,70%~80%由病毒感染引起,细菌引起者仅占一小部分。但临床所见,以病毒、细菌混合感染为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起,在症状方面,常发热重而恶寒轻,午后热甚,头痛口渴者居多,或有咳嗽,在舌脉方面,以黄苔和劲数脉为最多。以上特点,符合《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肺热病和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第三条“温病”的双重诊断标准,故其病证当属肺热病和温病的范畴。
  清开灵注射液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高效、特效药物之一,清开灵注射液脱胎于《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配方由牛黄、水牛角(代替犀角)、珍珠(代替真珠)、黄芩、栀子等组成,系“芳香化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的制剂。方中牛黄“通心主之神”,水牛角主治百毒,珍珠母通神明,配合水牛角补心救火;栀子“泻心与三焦之火”,黄芩“泻胆肺之火“,起到苦寒直折温病邪火作用。由于制剂中增加了适用“脉实”于卫、气分的金银花,以及板蓝根之类的清热解毒、菌毒并治药物,提高了原方对外感高热的疗效。
  据我们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如下优点:①退热迅速。静滴清开灵后,24小时内体温呈逐渐下降趋势,舒适感强。清开灵静脉滴注后,咽部症状(咽喉干或痛,咽部充血等)改善最为明显,头痛、口渴、咳嗽、心烦以及个别患者出现的斑疹很快解除。舌质转淡,舌苔由黄变白,脉象由数变缓。患者随之精神状态改善,胃纳增加,饮食有味。以上事实说明,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通过药物针对病因,直达病所而起效,改善症状的作用也很好。③适用面广。从临床上观察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凡是高热起病,属实证者,年龄16~90岁,使用清开灵效果疗效均佳。提示清开灵投药不受年龄限制。④疗效显著。本项治疗组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76.7%,说明清开灵注射液疗效确切显著。依据以上四点,我们认为,清开灵注射液是一种很好的中药制剂,它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所起的作用主流方面是特效治疗,可以称得上是治疗此病的高效、特效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药政局制订发布的《风温肺热诊断标准》及《风温肺热病中医辨证分期标准》.第1版.1987,52~5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应用指南.1995,1~4
  3 朱贵卿,主编.呼吸内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44~248
  4 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86~194
  5 清.吴瑭(鞠通)著,温病条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1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高血压病人治疗状况。方法:对2005年10~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2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并发症和用药分析。结果: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43.4%。较我国2000~2001年高血压研究[1]控制率(34.8%)高,几种降压药血压控制无显著差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及缺血性心脏病比率较高。结论:我院门诊仍有56.7%高血压未得到控制,对合并症的合理用药需要重视
期刊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15例急诊子宫下段剖宫产。胎儿足月,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年龄平均27.60±2.28岁,体重平均70.53±9.28kg,身高平均158.87±3.81cm。  麻醉方法:所有孕妇均不用术前药物。入手术室开放右上肢静脉,常规鼻导管吸氧。10min内输入平衡液200m1,同时行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孕妇右侧卧位,用针内
期刊
关键词 胰岛素强化治疗(IIT)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DM)发病的中心环节, 前者是其发病的必要条件,后者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我们对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39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血糖控制后胰岛B细胞功能及血糖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39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下列条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49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效等治疗效果欠佳的CHF患者,给予口服卡维地洛5~40mg(20±57mg/日),治疗4~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律、血压、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以及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明显下降(P<0.05,P<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
期刊
脊髓型颈椎病,又称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以颈部单侧或双侧上肢疼痛、手指麻木无力,严重者可致瘫痪、大小便失禁等。近年来在临床上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主要是椎体后缘增生和钩椎关节变尖,或突入椎管和椎间孔,刺激压迫脊髓,以及椎板和肥厚的黄韧带,使三角形的颈椎管变窄,压迫脊髓神经。中医辨证是“脾肾两亏型”、“腑浊内阻型”、“肾虚痰滞型”、“脾胃虚弱型”等,其临床表现为颈项僵硬,转侧不利,上
期刊
我科自1993年以来,采用自拟化瘤煎口服配合激饲液静滴治疗肝肿瘤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33例均为住院病人,男24例,女9例;年龄35~70岁;原发性肿瘤30例,继发性肿瘤3例;并发黄疸8例,并发腹水6例;33例病人均经B超、CT和AFP化验确诊。  治疗方法:内服化瘤煎,药物组成:沉香、乌药、木香、槟榔各10g,川楝子6g,三棱、莪术、水蛭、穿山甲各10g,蜈蚣1~6
期刊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为探讨中西医结合诊治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方法,免去患者手术的精神负担,我科自1991~2005年对5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进行诊治,收到了满意疗效。    资料与方法  本组500例,男300例,女200例,年龄14~80岁,肾内结石150例,输尿管结石300例,膀胱结石50例,合并肾盂积水300例(B超下肾集合部分离最大直径3.0cm,最小直径1.0cm),气滞
期刊
2001~2006年6月,笔者运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并与单纯西药止痛和腰椎牵引治疗280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按《实用骨科学诊断标准》,580例患者分别采取随机抽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男180例,女120例,年龄15~70岁,平均38.5岁,病程1~9月,平均3个月。  突出情况:L4、5,L5S1右160例,左1肋例,中央型40例,突出情况G
期刊
摘 要 目的:项针结合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与单用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方法:将45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对照组299例,对其疗效及疗程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取得的疗效分别为98.5%和80.6%,而且在疗程上缩短了3倍(均p<0.05)。结论:项针组对颈椎病的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颈椎病 项针 牵引 推拿    本组459例,从1998~2005年的8年时间内积累,前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例患者均予清热解毒汤、清宫丸、甲氨蝶呤,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其治疗方法改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明显。结论:清热解毒汤、清宫丸(院内制剂)、甲氨蝶呤对成人斯蒂尔病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 清热解毒汤    笔者于2002年5月~2005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OSD 1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