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的轮回!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05233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红色的眼睛是17年蝉的明显标志,左页上两图,展示了刚经历蜕变的17年蝉,通体为嫩黄色;右页大图,为趴在树干上的成年蝉,已经通体变黑。

  完成交配后,雌蝉会将尖尖的产卵管插入树中,一次性产下上千颗卵;接着,成年蝉会在数周内走向生命的终结,而幼虫则会在孵出后离开树木,钻入泥土中,靠吮吸植物根部的汁液维生,捱过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然后在某一个夏天钻出地面,在树上脱壳蜕皮,长出翅膀,然后寻找配偶,交配、产卵,从而完成生命的轮回……
  这是所有蝉类的宿命,一生中要在黑暗中經过漫长的蛰伏和发育,最终才能迎来短短数十日热闹喧哗的绽放。但不同的蝉类在蛰伏时间上也有区别,有的需要蛰伏3~4年,有的只需要蛰伏数月,而最长的一种,则需要17年。

北美独有的周期蝉环境和天敌抉择论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世界上已确定的蝉类共有2000余种,这主要是根据蝉的外观、形态以及生活范围等地来划分的;与此同时,还有一种蝉类的划分方式,那就是出现时间。   所谓的出现时间,就是指蝉类在地下的蛰伏时间不同(从数月到数年不等),那么破土而出的时间也将有所区别。例如,分布在我国的蝉类,其成熟时间多为4年份,那么在2021年夏天,我们看到的蝉就是2017年产下的蝉卵孵化的成虫。以此类推,2022年出现的蝉,是孵化于2018年;2023年出现的蝉,是孵化于2019年……相当于每年都有。这种逻辑很好理解,它背后就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递补关系,甚至有点像我们人类社会中“轮班次”的意思。
  这就是大多数蝉类的出现规律。但在北美,却生活着一类截然不同的蝉种群体,因为其出现的规律具有“精准而严苛”的周期性,所以人类特意为其划分了一个大类:蝉科周期蝉属,简称“周期蝉”。
  周期蝉共有7种,其中有3种为“17年蝉”,4种为“13年蝉”,它们几乎只生活在北美的中、东部地区,其中17年蝉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中东部、加拿大的东南部,13年蝉则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东南部地区。之所以被称为“周期蝉”,是因为它们并不像前面所讲的大多类蝉一样,每个夏天都能见到——相反,它们的出现逻辑,其实遵循着一种严密的数学上的周期性,即13年或者17年为一个轮回。也就是说,如果周期蝉在某一年的夏天大规模地集中出现,那么接下来,这类蝉将销声匿迹,直到13年或者17年后才能再次见到它们的身影。
  这种北美特有的周期蝉现象,引起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兴趣,在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和研究后,虽然至今仍没有得出完善的理论,但仍从两个方面找到了原因。
  第一是气候环境论。这种观点认为,周期蝉的机制与第四纪冰河时期有关,该冰河时期起始于距今200万~300万年前,结束于1万~2万年前。在冰河期间,许多物种由于无法适应气候的变化而被淘汰,根据考察研究,北美周期蝉的祖先为了躲避寒冷,而长时间蛰伏在地下,以便尽可能地减少来到地面被冻死的几率。
  可以想象的是,关于蛰伏的时间选择,肯定也是经历了自然的筛选和淘汰——譬如,蛰伏时间太短的蝉群有可能被冻死,蛰伏的时间太长,也有可能在地下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被饿死。总之,周期蝉的发展确实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同时也是它们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由此,作为幸运的存活者,它们就将这种“生物计时”传承给后代,并保持至今。
  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为什么是“13年”或者“17年”?这就引出了第二个观点:躲避天敌论。该观点的根本立足点在于,蝉作为自然食物链中的底端,是许多天敌口中的绝佳美味(尤其是鸟类),每逢蝉的大规模出土,都是这些天敌们大快朵颐的时间。更糟糕的是,天敌一旦拥有稳定的食物来源,就能够更大规模地繁衍,长此以往,直接威胁到蝉的生存。

  面對这样的情况,周期蝉巧妙地选择了“13年”和“17年”这两个周期。从数学角度来说,13和17这两个数字都属于质数,即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们本身,都无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也就是说,除非蝉每年都繁殖和出土一代,或者天敌们也正好拥有13年或者17年的繁殖周期,否则就不会大规模地撞上。在以蝉为食的主要生物中,蜥蜴、鸟类的繁殖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在理论上,需要每26年或34年才会遇到繁殖期重叠;而捱过多年“饥饿”后,这些天敌因为缺乏食物,种群数量都早已下降,面对大量出现的周期蝉,纵然敞开肚子吃,也无法对其数量造成太大影响。
  至于为何不选择更小、或者更大的质数,例如3、5、7、9、13、23、29、31……原因也很简单,除了气候环境论可以解释之外,还因为数字和年份越小,则越容易与天敌的繁殖期遇上,而反之越大,则可能逼近了蝉的理论寿命极限——毕竟,昆虫的寿命可都不长。得到这样的研究结果后,许多专家都纷纷惊呼:这种蝉居然懂数学!更令人惊叹的是,作为食物链的底端,周期蝉却可以通过群体行为,达到控制天敌数量的结果,并最终形成一种动态的物种间平衡——或许这也是大自然和生物界的神奇之处。

席卷美国!17年后,再度破土而出


  在北美地区,人们对蝉的恐惧由来已久。数百年前,第一批来到北美的欧洲殖民者就惊恐地发现,每隔一定年份,就会出现大量的蝉,数量之多令人毛骨悚然。1634年的暮春,马萨诸塞州留下了关于周期蝉最早的记录:在朝圣者的亲眼目睹下,数以百万只(可能更多)长着红色眼睛的昆虫从土地里钻出,它们密密麻麻地往树上爬,还可以借助翅膀飞行……清教徒移民们对这种昆虫一无所知,于是把它们比作《旧约》里的虫群,并将之称为“蝗虫”。
  此后,人们开始持续观察周期蝉。1715年,一位费城的牧师写下了关于“该昆虫”的记录;1737年,美国植物学之父约翰·巴特拉姆也开始详细描述“这一昆虫”;1749年,瑞典的植物学家佩厄·卡尔姆前往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在碰巧遇到了爆发的周期蝉后,他在1756年的瑞典学术期刊中写道“这些昆虫每17年出现一次”。

  由此可见,虽然人们从18世纪起就已经察觉到了周期蝉准确的爆发时间,但还是没有意识到,“这种昆虫”其实就是一种蝉。甚至直到1970年,又逢17年蝉出土,伟大的摇滚歌手鲍勃·迪伦还专门写了一首《蝗虫之日》,歌词是这样的:蝗虫唱着美妙的旋律,是的,蝗虫在歌唱,它们在为我歌唱。
  当然,随着科技和信息日益发达,“周期蝉”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在今年,17年周期蝉又出现了,并且规模极为庞大,它们是2004年蝉群产下的那一代,被正式命名为“BroodX(布鲁德十代蝉)”。从5月下旬起,在美国东部的马里兰、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等州,已经有长着红色眼睛的BroodX蝉开始破土而出。科学家表示,可能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今年的17年蝉出现得较早,至少与1902年相比,几乎提前了两周。
  但“BroodX”们可不会管这些。在黑暗的地下足足待了17年之后,终于能够爬上地面享受阳光和空气,成千上万只雄蝉爬上枝头,开始不顾一切地肆意躁鸣着,吸引雌蝉前来交配。随着蝉群的躁动,越来越多的蝉开始从地面涌出,密密麻麻地占领了所能及的每一寸空間:地面、草丛、围栏、树干、甚至路灯。放眼望去,到处都能看见蝉堆拥挤的画面,还有一部分则是在空中不停地飞舞着,令人头皮发麻。甚至有人表示,随便找个地方挖一铁锹,都能挖出几百只褪下的虫蛹!
  目前,17年蝉大军已经席卷了美国中、东部超过18个州,数量总计超过300亿只!在占领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空间后,有些蝉甚至开始“越过警戒线”,入侵了国会山和白宫。最近,一位CNN记者在国会现场进行直播时,就有一只蝉直接飞到了他的身上,这位记者吓得哇哇大叫,立马将其一把抓住丢在地上。而供职于白宫的值班记者和摄影师们,则每天都要经过“尸横遍野”的上班路——全是蝉的尸体,并纷纷拍下照片发在社交媒体上。
  值得一提的是,蝉除了鸣叫、留下蝉蜕和尸体等烦人之处,还有一点也会让人觉得“恶心”。当烈日炎炎,晴空万里,你走在树下却突然感觉头顶被淋了一股股清凉,再看地下还有一滩水渍——这不是有人泼水,而是蝉在“毫无公德、满天小便”,而你恰巧成了这个幸运儿。
  鉴于越来越多的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美国的社交媒体上现在已经吵翻了天。有网友愤怒地列出了蝉的各大罪状,并引发了人们的一致谴责。例如居住在马里兰州的亚历山德·罗德斯就表示,早在2004年时,当时9岁的她就被周期蝉爆发吓得不轻,而如今她还是一如既往地讨厌这些带翅膀的大虫子:“它们很丑,很吓人,总之它们……看上去就很恶心。”
  但在震耳欲聋的蝉鸣声中,还是有一部分学者和昆虫爱好者挺身而出,耐心地向人们解释着蝉的种种好处:蝉不叮人,不咬人,更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实质性的伤害;其次,蝉的出现说明当地自然很健康,可以正常运转;另外,遍地蝉壳虽然恐怖又恶心,但能给土壤增加大量的营养;与此同时,蝉还可以喂饱许多生物,最终会带来有益的生态影响。
  大多美国人也确实意识到,虽然他们都像罗德斯一样,被铺天盖地的蝉惊吓到,但自然界的各种食肉生物,却在大快朵颐地享受着17年一度的“蝉宴”:“都快高兴疯了!根本吃不完!”就连人们带爱犬出行,都要给它戴上面罩和护具——为的就是防止贪吃,走不动路。与此同时,也确实有人开始尝试开发关于蝉的菜谱,例如蝉三明治、蝉饼干、蝉巧克力、蝉味增汤、烤蝉串……
  这或许是人与自然的又一次和解。无论你对蝉持什么样的态度,都请想象一下,它们在地底生活了17年才重见天日,然后欢腾数十天后便会死去,你还会厌恶它们吗?
其他文献
2009年4月7日,在北京密云打工的苏军保,接到任丘家中妻子打过来的电话:有人要买他们家最后一头奶牛。这个消息让苏军保很是惊喜——如果卖掉手里的这头奶牛,一家子算是得到解脱了。    放弃打工养奶牛    任丘是河北省的奶牛养殖大县,有很多规模化的养牛场,也有不少散养的奶农。苏军保当年在北京做泥瓦工,看到当地很多亲戚养奶牛发了家,很动心。亲戚对他说:“一头奶牛年产奶量正常在五六千公斤,按照每公斤3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间隙之美。城市的楼座与楼座、楼群与楼群间,必须要有适当的间隙,错落开,才美观别致。家庭装饰,有审美情趣的人绝不会让它臃肿繁杂,占尽空间,而会使它简约典雅,别有洞天。   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人与人之间只有保持一定距离才能产生美感。即便是挚友,可以亲密,可以信赖,可以托付,可以无私相助,但作为獨立的个体,应当有各自独立的心灵空间和行为方式,远远地相互欣赏,更好。就是夫妻,也应是相
【摘要】英语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课程,而英语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发展。但是,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导入的中国文化内容较少,导致学生在使用英语对我国文化进行描述时,经常出现一些表述或是语法上的错误。因此,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做好导入中国文化的相关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英语描述我国文化。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国文化  【作者简介】唐继中,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 
早上6点半,闹钟响了。她起床洗漱,开火煎蛋,煮牛奶。7点,丈夫起床,把孩子也叫起来,洗漱,吃早餐。7点半,他们一起出门。到了小区门,她往西,丈夫往东,转眼便被上班的人流淹没。晚上,她下班,接回孩子,去菜市场买菜,到家后安排孩子写作业,自己在厨房里煎炒煮炸。丈夫回来,躺在沙发上看报纸或者上网看新闻。饭端上桌,三口人围在一起吃饭。她说:“下水道又堵了,吃完饭你去看一下。”丈夫“哦”一声,继续吃饭。吃完
上官云珠,这是一个曾经在中国电影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她塑造的許多角色,已经成为铭刻在一代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经典。但谁又知道,在这些令人炫目的光环背后,却是一段段说不尽的辛酸沧桑往事。  低调平和的韦然,正式的身份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编辑,负责上海地区的业务,却又经常被熟悉的电影界长辈介绍,参加电影圈的诸多纪念活动。回忆起美丽的母亲,那些经常让韦然红了眼圈的往事,已滤去了最初的巨痛,转而成为一种淡然
曾经为130余位患者实施“安乐死”、绰号“死亡医生”的美国医师杰克·凯沃尔基安,在服刑8年后,最近获得假释。已经79岁高龄的凯沃尔基安表示,他不会再违法为病人实施“安乐死”,但仍将继续致力于为之奋斗多年的事业——促使“安乐死”合法化。可以预见,在有生之年,凯沃尔基安仍将是美国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    对死亡怀有浓厚兴趣    凯沃尔基安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是亚美尼亚移民后裔。  上世纪50年代
40年。一个人寿命的一多半。1700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生命,已经步入夕阳。  走在上海街头,丁惠民并不引人注目。他在小馆子里吃锅贴、喝老鸭粉丝汤,剩下的一定要打包,偶尔引来青年人侧目。他们不知道:整整30年前,1978年12月,这位老者带着数十位云南知青,从西双版纳一路北上进京请愿,打出“我们要回家”的标语,并最终撕开了知识青年返城的一个豁口。    靠近    丁惠民和所有知青一样,是带着“建
2008年刚刚过去的一周,股市上演了最惨痛的“跳水”,头两天里,上证指数从5200点坠落到4559点,近900只个股眨眼跌停。散户们还沉浸在新年行情的喜悦里,猝不及防地被跌停砸中。屏幕上无边无际的绿色数字仿佛提醒着人们:风险二字不是漂亮的说辞,而是高悬在头顶的利剑。  海富通基金公司总裁田仁灿被业界称为靠思路取胜的人。他早年留学巴黎,在荷兰通用银行巴黎分行开始职业生涯,后进入欧洲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妈妈带女儿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她女儿患了绝症。她没有把病情告诉女儿,独自承受着这份巨大的痛苦。  女儿才10岁,生命的花朵刚刚绽放就要凋谢。在夜深人静的晚上,妈妈总是以泪洗面。  一天,女儿缠着妈妈去放纸船。纸船在清亮的溪水上缓缓地漂着,溪水慢慢地打湿了纸船,纸船渐渐地往下沉,最后被溪水淹没。  妈妈看着沉没的小纸船,想起女儿的病情,泪水又不由地掉了下来。“妈妈,你又掉眼泪了,是不是见纸船沉了
初到越南,就有当地朋友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三大苗条”是越南风俗的特点之一,概括起来就是:“姑娘苗条、国土苗条、房子苗条”。    姑娘苗条    越南姑娘身材苗条可是公认的。走在越南的大街小巷上,随处可以看到年轻女孩苗条的身影。相反,体态臃肿、过度肥胖的女孩却很少见。不少游历过亚洲各地的朋友评价说,在东南亚女孩中,越南姑娘的身材应该是数一数二。这大概与越南人清淡的饮食习惯有关吧。  越南有句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