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校本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指教育教学的效益,即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音乐学科的教学实效性是指通过音乐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会唱歌、听赏、演奏等技能,进而发展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课堂教学是音乐学科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因此,要获得较高的教学实效性,就必须提升每一节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音乐课堂教学是音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教师与学生是音乐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而学生是“学”的主体,两者形成“主体间性”,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我”与“他”的关系而是“我”与“你”的对话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教学相长”是师生关系融洽的一种结果,也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音乐课程自身的发展。在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需要音乐教师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尊重教师。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把师生的关系从“‘伤害与受伤的关系’转到‘关爱与被关爱的关系’”,形成一种对话与交流、理解与促进的发展性师生关系。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的是要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实现和谐发展,而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强调学生主体化和个性化,只有主体化、个性化才能使知识、能力、人格三者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课堂上只有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导演”的教师,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其主要任务就是努力使得每个学生达到最佳状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在下列情况时容易达到此项目标,它们分别是:有兴趣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等。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关注差异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行动指南,通过有效的行为养成,充分重视感情交流,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创造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归属感的获得,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制订和课堂纪律自治。同时优化课堂,避免形式主义,激发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有它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包括教师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教学环节。由于音乐教师教授的班级比较多,针对不同班级学生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音乐教师应具备灵活调整教学环节的良好素质,如在不同的几个班执教同一课时,教师可对每个班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做不同的调整。对乐感较好、表现力较强的班加强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对于好动、学习兴趣浓的班级增加了画旋律线的游戏环节;对于乐感稍弱、接受较慢的班级则采取了“拍子组词”、“红星评比”等的游戏激励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
  4.创设课堂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课堂引入形式,还可以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接触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如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又如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教师可以根据音乐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再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
  音乐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应当以聆听为主,结合其它音乐实践活动,如歌唱、演奏、律动、讨论、创作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魅力。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活动即实际参与体验。”所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是提高音乐课堂实效的关键。
  5.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音乐课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合理、积极的评价是学生成为主体的保证,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优秀,都希望自己时时受到表扬,对于那些所谓的“学困生”尤其更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得“优”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恰当的课堂评价对于学生是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通过教师对学生展示出来的强项、优势的肯定、激发和引导,带动和唤醒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牟县职业高中)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从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优化情境以及采用直观手段等方面阐述了英语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创设外语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而课堂外语教学是学生获取外语知识的重要渠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思考的学习形式来深入理解,感悟文本的内容,而且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形式来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差异性,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更是提高学生阅读学习和理解感悟技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阅读是人们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作为一种输入型
期刊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一般说来,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发挥,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产生积极影响;而否定的消极的情感体验则会使人消沉,妨碍工作和学习,影响身心健康。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果能认识到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并积极地进行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
期刊
Abstract: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is one of the greatest novelist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His excitably visionary sensibility, nourished in high school years by Catholic mysticism, fashioned him into
期刊
摘要: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在就业问题中职业指导研究又是重中之重。如何开展和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所不同,针对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应该有经得起社会实践和社会竞争考验的指导措施。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职业指导课的作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现状和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从情感教学的内涵、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渗透情感教学的策略等方面探讨如何发挥情感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关键词:中职英语;情感教学;策略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英语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中职英语教学要加强“以情优教”教学理念,系统激活英语学习
期刊
摘要:面批作业顾名思义就是要与学生面对面地批阅作业。师生面对面——寻找作业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讲解问题的对策,这是一种双向反思,双向促进,直面问题的教学方式,我利用课堂时间、自习时间和课余时间对学生实行这种批改作业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字:面批;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及时反馈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后续环节,是评价课堂实效的标准之一,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反馈信息的有效途径。为了给中小学
期刊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quality depends on the learner a variety of positive factor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part of the eighth-grade students in English
期刊
摘要:创新是时代的灵魂,是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需要,同样在教学中创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创新。因此,语言基础知识教学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研究教材,探究高考试题等教学策略,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读教材;高考题;词典;创新  创新是时代的灵魂,是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需要,同样在教学中创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创新
期刊
Abstract: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self development. Learning to learn is the basic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age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Innovativ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