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Ma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霜降就快到了,天气骤然转冷。车旦车老汉经过一番艰辛,终于住进了崭新的大瓦房,他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但心里还不落忍,总感觉这幸福多少有点虚幻。
  儿子车生呢,还真是个干事业的,他收拾完一切,又在一间房子的窗玻璃上开了一道带标牌的收费口,就等着大把进钱了。为了招徕顾客,车生还特意将泥草房改建成大瓦房的消息专门做了宣传广告牌,挂在马路旁的大树上大肆宣传。一切准备齐全,车生就坐在了收费窗口。可车生坐在收费口前苦等了三个月,也没见一个人影。
  车生感觉莫名其妙,自己修了一座漂漂亮亮的大瓦房,可那些“长枪短棒”却不知去哪了,他们怎么不来了呢,难道是父亲制造的一场骗局?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今年一开春,泥草房改造工程就开始了。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村民纷纷扒掉原有的泥草房,只需掏一半工程款,就可新建统一模式的砖瓦房。经过一番紧张运作,房舍很快修好了,一座座新房整齐划一,蔚为壮观。可村子西头还剩下一座泥草房,突兀地立在那里,在村落里显得非常扎眼。
  房子的主人就是车旦,家里就剩下一对空巢老人,都干不了重活,除了一点低保,再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儿女们都在早年一个个出了门,分家另过。如今,也都欢欢乐乐地住进了统一兴建的新房。
  为了这座泥草房,村长多次来找车老汉,也找过他的儿女,想让他们出钱翻盖一下,不然影响村容村貌,上边来检查也不好看。听说要自己出钱为老人翻盖新房,儿女们一个个头都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就这样,车老汉就成了薯花飘乡唯一一个破落户,全村上下就剩下这最后一座泥草房了。
  车老汉看着人家清一色的大瓦房,特别是几个儿女一家比一家气派,一家比一家洁净,再看看自己这破房子,无论怎么修怎么弄都是破烂不堪的,觉得有些抬不起头来。每每这时候,车老汉唯一能向人表达的,就是一声声叹息。
  车老汉记得二十多年前,孩子们还在求学,因为人口多的缘故,原有的两间土房已经住不下一家七口人了,迫切需要改建。于是,他就张罗建起了现在住着的四间土平房。虽然是土房,但一下子就建起四间来,在本屯里也是说得出来的,惹得屯邻非常羡慕。那时,车老汉人前背后总是津津乐道地说,这是给我养老儿盖的,盖上房就等我养老儿养老喽!说这话时,车老汉总把眼睛望向还未成年的老儿子,目光里充满了期待。可儿女先后出了家门,只留下自己和老伴儿孤独地生活,年逾六旬也没能完成养儿防老的宏伟计划。当年引以为豪的老屋也因为岁月的侵蚀东倒西歪,不成样子,成了让人看着就心惊肉跳的危倒房。面对着千疮百孔的住房,车老汉深感担忧,害怕万一哪天雨水大,泡塌了房子,老两口再有个什么不测。
  一转眼,又到了秋季,车老汉正在院子里望“房”兴叹呢,没想到这时却来了两个手拿“长枪短棒”的人,一进当院就咔嚓、咔嚓照了起来。
  车老汉一看,顿时急眼了,我这一个破房子,碍你们眼了?碍眼也就罢了,还照相埋汰人,真是欺负人欺负到家了。
  车老汉急眼,那两个人却不慌不忙,分别从兜里掏出一张红票票,塞给车老汉。车老汉生活困苦,盼着这票子如同盼星星盼月亮,只是照照相,又不搬走房子,车老汉将钱揣入腰包,就站在院子里远远地看着,同时从怀里掏出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了起来,一直到两个人照完离开了,车老汉才高兴地回屋向老伴儿报喜去了。
  令车老汉大感意外的是,那两个照相的走了之后,接下来的日子,总是有人挎着相机登门造访,摆出不同的陈设和造型,纷纷为老房子拍照。当然,让车老汉心满意足的是他总能得到一张或者两张红票票作为回报。
  有了来钱道,车老汉的腰包渐鼓,生活也越发滋润起来。
  车老汉的儿女听说父母的破房子竟然成了摇钱树,纷纷来看稀罕。当他们亲眼看到这个事实的时候,实力雄厚的老儿子车生当即做出一个决定,立马出资修一座新房,来进一步满足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需求,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车老汉见儿子主动给自己建房,不知老儿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是笑纳了。
  车生呢,一不做,二不休,快速扒掉了泥草房,风风火火地建起一座崭新的大瓦房,在村子众多的房子中鹤立鸡群,气魄相当雄伟。
  房子建好了,车生主动把父母安排住进了屋里,车老汉终于住进了大瓦房,心情舒畅了许多,不过他的心里总担心这是一场难得的美梦。
  也难怪车老汉担心,事情还真的出了岔头,房子建成了,那些挎着“长枪短棒”的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车生一打听才知道,这些拍照的都是外乡的民政助理,他们为了骗取国家泥草房改造补助款,需要近期拍的老房子照片,上報县民政局,然后才可以获得拨款。可是附近十里八乡都已完成泥草房改造,没有泥草房可拍,用旧照片又能看出来,他们就到处寻访,终于发现了这最后一座泥草房,便如获至宝地狂拍起来。可好景不长,当利欲熏心的民政助理再次坐车来拍照时,却在路边看到了车生的广告牌,得知泥草房被改建的消息,他们顿时扼腕顿足。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车生悔得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屁股被撞得针扎一样疼……
其他文献
文一新在教育局走马上任,人们一时议论纷纷。  有人说,文局长人其貌不扬,不善应酬,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胜出,肯定有硬关系;还有人讲,文一新不吸烟,也不喝酒,连县领导劝酒也不给面子,到教育局当一把手也就官运到头了。  一个月快过去了,有人發现,文局长很少待在机关,各个学校倒常见其身影,大家期盼的“三把火”并没有烧。于是,私下又说开了:文一新也太平庸无能,来局里这么长时间,别说来个十年宏图规划,就连个下一
期刊
秦康是秦腔王——秦大富的儿子,20世纪90年代初出生在黄河上游的河湾村。湾子的形状近看看不出,远看才能看出来,十几户人家就像是被夹在黄河胳膊弯里的几只甲鱼蛋。  别看村庄小,却是正宗的秦腔发源地,男女老少都会唱几嗓子。不过,这得把秦康除外。从小到大,秦康一句也没唱过,为此,没少挨父亲秦大富的数落。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可是,秦腔王的儿子却从不喜欢秦腔,甚至反感。既是村长又是
期刊
读大四那年,谈欣上学期还在拼学分,其中最难的一门课程是设计。这门课程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今后工作的实际应用,必须学好。但据师哥师姐说,这门课程有点变态,课程设置变态,老师变态,学生也会跟着变态。真有这么夸张吗?谁知道。  谈欣没多想,她没后门,明白毕业后要靠自己去拼。即便是地狱,她也必须去闯一闯。  谈欣的专业是给排水,涉及环保和土木工程两个领域,女孩学工科本来就不容易,跨专业就更不容易了
期刊
星期一刚上班,局长就拿着一罐普洱茶放在局办公室小马的桌上,笑盈盈地说:“小马,你要少抽烟,多喝茶。”  小马受宠若惊:“局长,茶我有,我有茶!”  “这可是好茶,你喝点试试。喝完了,我再给你拿。”局长说完,高兴地走出了办公室。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这堂堂的局长今天怎么给小马这个小小的科员送礼了呢?小马的脑袋飞快地转了起来。莫非是上级来查,局长要把以前收的东西消化掉?不,不可能。一小罐茶叶能值多少钱
期刊
二十年前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县政府给一位副县长做秘书。副县长姓王,大家都叫他王县长,虽然不是正职,但在日常称呼时副字往往都会被省略,就连王县长的父亲也称他为王县长。  那时的王县长四十刚出头,正值年富力强、干事业的好时候,因此我这个做秘书的整天风里来雨里去,跟着他没少吃苦头。  王县长早年丧母,结婚后依然和父亲住在一起。每晚送王县长回家,他都有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先去父亲的房间待一会儿,和父亲聊
期刊
完美无缺  老梁家里有一个黄瓷盖碗,是件传家宝。最近等钱用,想出售。  消息传出后,有古董商找上门来,拿在手里端详了半天说:“嗯,货是好货,可惜碗盖有个缺口。”  老梁说:“给个痛快话儿,你能出多少钱?”  古董商说,若是碗盖没有缺口,这个碗能值十万元,现在有缺损就不完美了,他出个高价,七万元。  老梁听后直摇头,这么一个小缺口儿就少了三万块,太让人难以接受了,老梁没舍得出手。  后来,又有几个古
期刊
听说收山多年的猎手老丁又要出山了,但这次不是去打猎。  老丁今年七十多岁,曾是方圆百里有名的猎手。但不知为什么,二十多年前的一天,他突然把那支跟了他多年的土枪一劈两段,金盆洗手了。  老丁枪法准,十枪九见物,只要在他的射程之内,无论什么猎物都很难逃脱。提起老丁,猎手们都竖大拇指。  那年春天的一个中午,吃过饭的老丁正坐在炕上打盹。突然听见八岁的孫子在外面喊:“爷爷、爷爷,天上有只鹰。”听说有猎物,
期刊
刘维三十出头,在外企打工,到了这个年纪,家里人对他的婚事便格外上心,过年回家,亲戚朋友问得最多的也是他的婚事。父母更是恨不得他能马上领个姑娘来家。面对大家的催促,他却不着急,还调侃道:“来年,我干脆租个女友,让大家都过个好年!”  转年春节,刘维还真带回一个女孩。身段高挑,皮肤白净,尤其那两只清澈的眸子闪闪发亮,像会说话。乡里乡亲见了,都夸这女孩漂亮。父母和亲戚更没有想到他会找到这么如花似玉的女朋
期刊
刚过9点,夏村就像蒸了半天的笼屉,突然被打开,热气四散。七月的阳光干净又毒辣,箭般射下,发出破空的噗噗声。绿叶上升腾起闪烁的雾气。  春花望着绿叶上的雾气,感觉耳边隐隐响起一支曲子,曲调不很清晰,她断不准是当年庆民牵着她的手走进县城一家商场时,电器柜台传来清溪般音乐的曲调,还是大儿子结婚那天轰鸣的音响曲调,又像二儿子哼出的曲子。她又想,这曲子,很像孙子的第一声啼哭呢。  春花個子不高,圆脸盘,双颊
期刊
早上起来,老人看见乌漆漆的桌面上摆着两个窝窝头和一碗小米粥,小米粥正热腾腾地冒着气。老人一时间竟然想不起是什么时候做的粥。他朝里屋的床上张望了一下,看见小花还在沉沉地睡着,脸上就露出了很深的笑意。肚子却在这时咕噜噜地响了起来。老人拿起一个窝窝头,取出一只碗倒了小半碗粥,就着吃了。  小花是老人的孙女。老人两年前从卫生院门口捡回来时,小花的身上就穿着一件青碎花短袖衫。旁边放着两瓶牛奶和一张纸条,纸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