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耻感教育内涵探析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n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耻感教育的内涵需进行研究。本文在明晰典籍中“耻”本身释义之后,对孔子和后代儒家学者耻之内容分别进行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耻;耻感教育;儒家思想
  引言:儒家耻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融入到传统教育中,形成为儒家耻感教育。“知耻而后勇”,认真发掘、继承和弘扬儒家耻感教育的内容,对于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一、“耻”字释义
  耻,古作恥,《说文解字》曰:“辱也。从耳,心声。”《六书总要》曰:“耻,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在《古代汉语》中,它有三种用法:一是作名词用,指人的羞愧之心,是人们内心所体验到的一种屈辱、羞恶的情感;二是作动词用,含有因受到侮辱而感到羞愧可耻、或使别人受到侮辱而使其感觉羞耻等意思;三是作形容词用,形容个人或某些人有羞耻之心的意思。在汉语中,和耻表达相同涵义的词还有惭、愧、辱、羞、悔、作、愤、徘等词,它们均含有通过人的内心感受引起行为变化的意义。[1]
  二、儒家“耻”之内涵
  (一)从孔子的君子与小人之分看“耻”之内涵
  孔子在《论语》一书中提出了君子和小人两种人格类型,我们试图从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中阐释“耻”之内涵。
  “仁”,在孔子看来,君子首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便是“仁”,其重要内涵之一便是爱人。与之相对,小人虽然也有可能会爱人,但是小人爱的只是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并且是在优先保护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有时候甚至会不惜会牺牲他人的利益来保全自己的利益。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以损人利己为耻。
  “义”,对“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首先应当以“义”当先,以义统利。对于见利忘义之徒,孔子是非常厌恶的。但与此同时,孔子对利也不是一概排斥的,而是认为合义之利,不仅可取,而且当取,否则就是耻辱。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见利忘义、不取合义之利皆为耻。
  “礼”,在孔子看来,“恭近于礼,远耻辱也。”[2]但是,十足的恭顺,卑躬屈膝是可耻的。不仅如此,对人心怀怨恨,表面却非常友好,表里不一,内外相悖,也是可耻的。君子总是以礼待人,而与此相反,小人却总是“无礼”或者虚情假意的按“礼”的方式待人处事。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 无礼或表里不一皆为耻。
  “智”,综观《论语》言论,孔子主张君子要德与智并重,不过,孔子主要是从德性方面阐述君子修养的,这之中隐含君子必须德胜才的思想。与之相对,无才无德、才胜德便是小人。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无才无德、有才无德皆为耻。
  “信”,孔子明确把“信”视作君子的重要品质之一。與此相反,小人的毫无信用可言、说反悔就反悔。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言而无信为耻。
  “忠、恕”,在孔子看来,“忠”是君子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而小人为了谋私利,一般不依“忠”的法则行事。关于“恕”,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从中可看出,孔子认为君子做事时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与此相反,小人不仅难以做到设身为他人着想,还只图自己快活,置他人于不顾,相应地,小人采取的是己所不欲,强施于人的待人方式。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不忠、强人所难皆为耻。
  “勇”,孔子主张:“见义不为,无勇也。”[4]这说明,君子必须做到刚毅正派但也不能软弱无能。但在孔子心中,“义”又是重于 “勇”的。与君子相对,小人自然是无勇的。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不忠、强人所难为耻。
  “中庸”,就是说君子待人接物要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5]由此可见,与君子相对,小人待人接物上是肆无忌惮的。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肆无忌惮为耻。
  “文质彬彬”,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与君子相对,小人往往是言语粗俗、行为放肆的,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俗不可耐为耻。
  “和而不同”,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7]与君子相对,小人没有自己的独立个性,为了讨好,往往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别人。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曲意逢迎为耻。
  “谦虚”,虽然未被孔子正面明确的提出为君子宜备的心理素质,不过,从孔子对“骄”的反对和对谦虚的身体力行来看,孔子实际上已经将“谦虚”看作君子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与之相反,小人往往不知天高地厚、目中无人,“骄而不泰”。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骄而不泰为耻。
  “自强”,虽然也未被孔子正面明确的提出为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之一,但从《论语》记录的孔子言论来看,孔子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践行“自强”的。而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也自然是自强不息的。与此相反,小人一旦得势便洋洋得意;遭遇挫折便心灰意冷,怨天尤人。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自暴自弃为耻。
  总结上述,我们认为,孔子的“耻”观包含十二个方面:损人利己,见利忘义、不取合义之利,无礼或表里不一,无才无德、有才无德,言而无信,不忠、强人所难,肆无忌惮,俗不可耐,曲意逢迎、骄而不泰,自暴自弃。显而易见,这些“耻”之内涵大多是与个人道德修养、人伦道德有关的。
  (二)后代儒家学者“耻”之内涵
  孟子对孔子的耻的思想进行了衍化,他特别强调耻感对于个人的意义,认为 “耻”是人类先天具有的,并把它称为“羞恶之心”。孟子说到:“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侧隐之心,仁之端也。”[8],把“羞恶之心”视作人的根本,并且认为一个人最大的耻辱就是没有羞耻心。从中可见, 孟子将耻与仁义二者联系在一起,把“耻”的思想融合到了儒家“仁”的学说里。   孔孟之后的儒家学者把“耻”与立人联系在一起。南宋朱熹进一步肯定了孟子人不可以无耻的观点。周敦颐进一步说到:“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9]
  至后来,儒家学者不仅将“耻”与个人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还将“耻”上升到国家层面,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顾炎武论“耻”,将之放在道德的首要地位。“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理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10]
  总结上述,孔孟之后的儒家学者愈发重视“耻”对个人修养的意义,并且更多的将之与时代社会、国家民族关联起来,使“耻”之内涵具有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
  结束语:儒家耻感教育内涵丰富,在当代仍具有重要价值,既有助于弘扬儒家励志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观,百折不挠、善养浩然正气的气节观,又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高尚节操,抵御各种诱惑,经受社会考验,对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荣辱观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凡.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J].学习与探索,1997(01):136-142.
  [2][3][4][5][6][7]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国书店,1986.
  [8]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周敦頤.通书[M].载《周廉溪集》光绪六年公善堂校刊本.
  [10]顾炎武.日知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八年版.
  [11]叶飞.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9,(6).89-93.
  [12]文军.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J].社会科学,2012,(1).81-86.
  [13]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3).76-83.
  [14]简成熙.教育评价时代的危机与Biesta的教育美丽冒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61-75.
  [15]卢盈华.羞耻现象学——基于马克斯·舍勒与儒家的阐明[J].思想与文化,2017,(2).50-69.
  [16]简成熙.彼得斯对教育内在性目的之论证及其相关评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9,(1).3-17.
  [17]高德胜.羞耻教育:可为与不可为[J].教育研究,2018,(3).35-45.
  [18]倪梁康.关于”羞恶之心”的伦理现象学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3).113-119.
  作者简介:
  王娟(1996年4月—),女,汉族,山东青岛,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教育史。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国有企业中,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鼓励和竞争,思想工作的发展略显不足。面对这样的形势,国有企业应该从员工的角度对员工在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发展后显示出突出的优勢。  关键词:国企;建设;思政  引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指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也是国有企业
期刊
摘要:秦筝我国是流传历史最为悠久的筝乐,由于其古朴典雅的风格特点,深受当代作曲家的青睐,其素材被广泛应用于作品中,如《秦桑曲》、《长城调》、《秋夜思》、《云裳诉》等。本文以秦筝在21世纪的发展为线索,研究其技巧,曲调,曲式特点,并以《云裳诉》为例,探索其艺术特色,并以乐曲为例,深入分析秦筝在21世纪在创作、技法、曲调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为筝乐爱好者提供参考。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深入了解秦筝艺术在现代
期刊
摘要: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三次大危机,然而无论是自由主义、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还是主张放任的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和最后凯恩斯主义的部分回归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基本矛盾还在资本主义难逃危机的命运。  关键词:资本主义危机;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  梳理20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主流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嬗变过程,发现不断地调整与变革为当代资本主义输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但这仍是资本
期刊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以资本“走出去”作为基础,然后再带动我国的货币、文化、服务、技术、设备、标准等“走出去”。在我国将来要采取的一系列战略中一带一路战略将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除了可以使我国的经济、国际影响力等得到提高还可以是别的国家,在我们国家的帮助下取得更好的发展。“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共有65个,将近44亿人口,“一带一路”建设将对以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有较重大的意义。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黑名单”制度得到不断的发展,且日益呈现出泛化的趋势。然而,我国对行政黑名单制度的运用正处于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国的“黑名单”制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我国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对“黑名单”直接规定,使得行政活动于上位法无据,行政机关实施“黑名单”制度缺乏法律依据和程序性规范,我国征信体系不完善又进一步加剧了“信息割据”。通过分析行政黑名单制度
期刊
摘要:在法雍木乃伊肖像画上。展示出的罗马和希腊艺术风格,其实是对于埃及历史的反映和真实写照。埃及的绘画真正独特的地方不仅仅是对于线条和色彩的把握,还有对于神秘的生死转换的永恒精神的表现。对于当时的埃及人来说,他们认为死亡并非是消失,而是人作为另一种形式,去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而在当时的埃及,有这样一个原则:人的灵魂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只要把死去的人的身体保存完整,那死去的人就会继续有一个新的来生。在
期刊
摘要:秦末汉初之际,刘邦经过近五年的楚汉战争,战胜了项羽统一中原,建立大汉王朝。而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下称霸北方草原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此后,匈奴时常出兵侵犯和征伐汉王朝。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34年的近七十年的时间里,虽然汉朝与匈奴互立和约,采取和亲政策,但匈奴依然持续对汉朝进行侵犯。匈奴的侵扰不仅使汉朝北部边郡民不聊生,而且西汉的都城长安也时常面临被匈奴攻击的威胁。 
期刊
摘要:基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促进医院整体信息数据一体化平台的融合发展,就需要提升思想认识,促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提升档案建设人员的素质水平,并对有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优化和健全,促进医院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医院信息;融合探析  医院信息一体化平台,就是指以电子病历系统以及医院信息化系统为基础和中心的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还包括很多其他系统,比如,财务成本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
期刊
摘要:在当代文坛,余华是相当特别的一个存在,他的创作风格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也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余华;《活着》;第七天  余华在当代文坛上是一个相当特别的存在,他因一部《活着》享誉世界,被称为“中国的海明威”,九十年代获得了堪比诺贝尔文学奖的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种种荣誉让余华成为了当代文坛之上的佼佼者。  一、青年——生不如死  余华的作品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活着》,1994年张艺谋执导的
期刊
摘要:中国的先进分子在经过反复分析与比较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基础。在改革开放丰富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一步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史逻辑  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的历史逻辑,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