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盼盼带你看天美:传统版画 创新演绎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maoel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人:郑盼盼
  天津美院版画系老师
  笔墨当随时代,任何艺术停止了创新,也就意味着消亡。年轻的一代又一代,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新奇观感。他们的创新源于个性、大胆的独创精神与多元表现语言的结合。今年毕业展上,各位同学的风格特点明显,气场很足,观众与其作品近距离神交,在不同的气场感染下,应接不暇。正所谓“不入魔,不成活。”
  传统版画创新要着眼于当代社会,在题材创新或技法创新的同时要注重保留传统的特色技艺,本末不可倒置,就像中国画离不了水墨,版画也是如此,离开了传统的技艺,也会名存实亡。
  多元的文化背景造就出多元的意识形态,多元的意识形态造就出多元的艺术样式,多元的艺术样式造就出多元的表现语言。目的就是为作品“不择手段”。
  今年天津美院版画系学生的毕业作品展中,创新作品不胜枚举。
  《控》顾秀华
  顾秀华同学的木口木刻作品,运用了摇点刀,在大面积的灰色布局中凸显了这类刀法的细腻特点。作者在做版的时候就费尽心思,木口木刻没有很大的板材,只能将其分成若干块,然后重新拼粘成自己所需要的大小。最显其功力的是整体的塑造,每个局部都与整幅画面完美整合,刀法语言虽然变化丰富但毫不张扬,他对画面的驾驭能力可见一斑,近观细腻丰富,远观势态波澜。正所谓近取其质,远取其势。
  《只字未见》王木木
  比起往年的毕业展,今年的作品样式比较多变,尤其是装置作品,在具有版画特色的基础上运用了很多表现方式。王木木同学的装置作品《只字未见》,运用了拱花技法,形成了一种浅浮雕式的非凡凹凸感。他的作品很有想象力,结合了转经筒的样式特点,将拱花技法运用其中,纸上文字凸凹,需要有人不停转动纸筒,手上的尘垢在无数次转动中使凸出的文字换上颜色,原来是父亲写给她的信,在感受父爱的同时,创作者与观众共同完成了这件颇有新意的作品。
  《密室游戏》安军乔
  还有些同学在作品中结合运用了数码技术以及其他材料的综合技法。比如安军乔的作品《密室游戏》就是版画(铜版)和刺绣完美结合。《密室游戏》系列,表现的是一个头戴巨大兔耳的女孩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自娱自乐,是一个小女孩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渴望之中又有对现实的一种恐慌。在画面表现方面,运用棉布取代纸张,再以小面积的刺绣打破固有的颜色,使画面更具有趣味性。
  《有的放“矢”》王凯
  王凯同学的这个作品,凸显了他的造型与构图功力。铜版飞尘技法的运用很精湛,画面层次丰富,妙不可言。作品中喃喃的戴着红领巾的胖墩是这一系列作品的典型个性符号,他在不同的场景和环境下的各种滑稽、诙谐的状态无不映射着那个纯真无邪的年代。他们什么都不懂,没有嫉妒,怨恨,没有牢骚,没有算计;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依然无所畏惧,顽强,勇敢,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这种心态和状态或许是我们所欠缺的……借此——追忆那些青春勇敢的日子,追忆那记忆里永远的童年……
  《欲系列》李兴涛
  这个作品创作中,李兴涛本想用松节油稀释背景,做出与刮擦截然不同的效果,但不理想。突然他想到药墨和油底放一块不稳定的特性,就尝试着用松节油清洗掉了一块油底,做上了药墨,没想到做出了比想象中还要好的肌理。技术的偶然性有时也产生于“破坏”,需要思维和意识观念的再次超越。
  《试比天高》赵鹏飞
  这个作品在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画面形式上,附加能代表当代文化气息的元素,以碰撞的形式,把古典和现代两种绘画语言结合。作者运用铅笔手绘去表现古典山水,用石版画中胶底直刻、水墨、喷点等特殊效果去展现当代绘画语言,把传统和当代两种文化的碰撞,转化成两种绘画语言的碰撞,而这种碰撞正是他想要思考的,也希望能引起观者的思考。
  责任编辑:朴添勤
其他文献
洛克的世界为我们挽住多少记忆,云烟中依然飘摇丝丝的印记。  ——伊齐拉·帕德(美国诗人)  约瑟夫·洛克,一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之初来到中国的西方探险家,行走在横断山脉深处,不断地寻找、发现和记录。洛克早已不在,洛克梦却一直在横断山脉的上空,引导一代一代探险者们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也将重拾洛克的梦想,去探索横断山脉独一无二的神秘,朝拜伟大的贡嘎神山!  横断山脉亦作Hengduan Mou
长着尾巴和腿的体育馆;顶着大烟囱,俨然“泰坦尼克号”巨轮的校园食堂;会变形的校园石雕;会吐大舌头的教学楼;会恋爱的垃圾桶??这是大四毕业生刘圣东眼中的母校——安徽大学。他用手机拍照取景,电脑绘图勾画。于是,每天生活、学习的校园彻底变了样。刘圣东以独特的方式纪念大学时光。  西门,师生们每天进进出出,大鲸鱼也来凑热闹,开心地在校园里游来游去。  博南E101教学楼,像不像正张大嘴巴说话的小怪兽?  
汤敏教授所说的网络教育2.0的真有这么神奇吗,我们派出校园记者潜入北大,见证与体味在国内践行此形式的第一课。  不久前读到汤敏教授一篇文章,称“教育领域正在掀起一场由网络教育2.0为标志的新的革命。有人称之为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上的又一次革命。尽管这场革命还是初见倪端,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 对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 对未来国家竞争力的影响都不能低估。”我对这个教育模式有可能带来的影响充满了好奇
一切都为解决当代问题    从Holborn地铁站走到校长办公室所在的楼用不了10分钟。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市中心,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袖珍老校园”显得格外热闹和拥挤。我们要访问伦敦政经主管教学的副校长Janet教授,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从事俄罗斯历史的学术研究。  当我们问到1895年创立的年轻大学——伦敦政经学院与历史悠久的英国传统高校代表牛津、剑桥有什么不同时,Janet校长回答:“建校时
课前独唱会  我晃晃悠悠走在上课的路上,脑子里就开始想彩爷今晚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大餐。由于来得比较早,我本以为教室里应该没有人,可没想到刚上楼梯就听到一个男高音,扯着嗓子在唱安德鲁波切利的《浪漫曲》。是谁这么有兴致呢,我好奇地从窗户里望去,竟然是彩爷!他一边调试着电脑,一边唱着歌,虽然曲调不是很标准,但洋溢着欢乐和生机。彩爷是出了名的大嗓门,有人曾经说,在高碑店,就能听见他在定福庄讲什么。他讲课从来
“大学四年,你最遗憾的是什么?”  “最遗憾的是没有减肥成功……”  “临到毕业了也没能通过六级……”  “没谈恋爱啊,必须是这个……”  “唉,留给学习的时间太少了……”    前几天,看到中山大学的毕业生们拍摄的一部属于他们的毕业季电影里,讲述了有关大学四年的种种遗憾,看着镜头前那些即将远离校园的学长,或自嘲,或落泪,或后悔,或知足,我突然感慨良多。  记得以前有个学长和我闲聊,他说临近毕业总
15比13,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雷声在11比13落后两剑的情形下连得4分,最终以两剑的优势击败埃及选手,获得中国第一块男子花剑奥运金牌。之后,他和他的教练王海滨在各种场合多次说:“感谢北大。”  剑之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无论是训练、比赛,还是我个人的状态都进入了一个调整期。2008奥运会上我发挥得不好,在八进四的比赛中输给了那届的奥运会冠军,自己只得了个人第八名。奥运会后我开始反思
学霸的霸气  文/校园记者 朱蔓衡(北京大学)  我总以为到了现在,学霸的词性应该变得中性化,学霸的词意应不再受限,人们应该对享有该称号的人多些包容,而不要简简单单地给这些人贴标签,说他们到底是书呆子。其实学霸们的一些格调还是一般人学不到的呢。  我概念里的学霸,是将知识精神与生命经验相勾连的人。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她当然足够勤勉,但我认为她配得上这个词与成绩、成就无涉(那是考霸和面帝)。跟她说你
又是毕业时分,本刊连续三年推出毕业达人系列,  这次,我们推出的2012届毕业达人有一个共同特质:创新。  因为创新,他们的大学无限风光,  有人说过:任何一个民族要在世界范围内竞争,都需要有一大批人去琢磨新东西,否则它就是停滞的。  大学生是最有能力去琢磨新东西的群体之一。  创新刻意求不来,却在百转千回、精虑里水到渠成。中南大学的刘路破解西塔潘猜想;西南财经大学的孙琳创办西南地区首家由学生成立
高中物理中有无数关于小木块的习题,它被放在一个斜面上然后克服摩擦力缓缓下降,然后关于下滑距离、摩擦系数、下滑速度等可以编出无数习题。等到把这些习题都弄明白了,这个小木块也开始变得复杂,它背上驼了一个更小的木块。大学校园里是个小社会,遇到的是某个小木块,但进入职场后,小木块就进化了,我们又会遇到新的木块,然后一个个弄明白。  比如说,最初的我很天真。  刚入职没多久的一次会议,大BOSS笑眯眯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