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教育、自信心的建立对于小学生今后英语学习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是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而保障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成功的主要措施,就是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手段。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全面认识小学英语课堂评价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说、唱、玩、演、看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认识、习得、运用英语,树立积极的英语学习观,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特性,教师就不能不囿惑于知识技能和评价标尺。《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评价,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达到师生间的互动和融洽,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掌握英语知识点和知识技能,并用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手段,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满脸稚气的小学生,他们主要通过说、唱、玩、演、看的活动习得第二语言。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1.掌握课堂教学评价艺术
小学生正处于接受语言训练的最佳年龄阶段,他们不仅学得快,模仿能力强,而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这种求知欲很稚嫩,随着知识水平与心理需求差距的加大,一旦知识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要求,这一矛盾就会引起学生英语学习情绪的变化。
在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变化,不断调整评价方式和内容,以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如教师可以通过活用教材,刺激学生参与课堂各项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设计符合学生心理活动、知识水平、表现能力的教学活动,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智力差异,不仅要关注接受能力好、表现欲强、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还要鼓励基础差的学生,保护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控制课堂教学评价的范围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确定评价范围。如对于以听力为主的课程,教师可以把评价重点放在评价听力活动上;对于以说为主的课,教师应把评价重点放在学生说的活动上。而对于听力活动课出现读的练习、写的练习,教师无须一一评价,因为不仅课堂时间不允许,这样做还会使学生更加迷惑,不知道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3.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尺度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一定要简练、明确、到位,注重评价的实效性,才能使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控制评价频率,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教师要防止产生评价的形式主义。
4.及时总结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的目的正如《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馈的信息量大、客观性强。因此,教师应及时反馈与总结课堂评价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升华,然后再用它来指导今后的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综合运用多种课堂评价形式
形成性评价多种多样,它包括课堂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档案、问卷调查等,可划分为教师评价、学生个体评价、小组群体评价。教师可以综合使用它们,也可以根据不同教学目的选择相应的评价形式。如对于以口语训练为主的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单个说句、二人对话、表演游戏等,着重采用个体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对于以听力训练为主的课程,教师可以采用个体评价与同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以读写为主的训练课程,教师可以采用教师、个体和小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大禾小学)
一、全面认识小学英语课堂评价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说、唱、玩、演、看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认识、习得、运用英语,树立积极的英语学习观,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特性,教师就不能不囿惑于知识技能和评价标尺。《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评价,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达到师生间的互动和融洽,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掌握英语知识点和知识技能,并用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手段,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满脸稚气的小学生,他们主要通过说、唱、玩、演、看的活动习得第二语言。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1.掌握课堂教学评价艺术
小学生正处于接受语言训练的最佳年龄阶段,他们不仅学得快,模仿能力强,而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这种求知欲很稚嫩,随着知识水平与心理需求差距的加大,一旦知识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要求,这一矛盾就会引起学生英语学习情绪的变化。
在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变化,不断调整评价方式和内容,以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如教师可以通过活用教材,刺激学生参与课堂各项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设计符合学生心理活动、知识水平、表现能力的教学活动,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智力差异,不仅要关注接受能力好、表现欲强、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还要鼓励基础差的学生,保护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控制课堂教学评价的范围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确定评价范围。如对于以听力为主的课程,教师可以把评价重点放在评价听力活动上;对于以说为主的课,教师应把评价重点放在学生说的活动上。而对于听力活动课出现读的练习、写的练习,教师无须一一评价,因为不仅课堂时间不允许,这样做还会使学生更加迷惑,不知道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3.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尺度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一定要简练、明确、到位,注重评价的实效性,才能使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控制评价频率,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教师要防止产生评价的形式主义。
4.及时总结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的目的正如《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馈的信息量大、客观性强。因此,教师应及时反馈与总结课堂评价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升华,然后再用它来指导今后的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综合运用多种课堂评价形式
形成性评价多种多样,它包括课堂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档案、问卷调查等,可划分为教师评价、学生个体评价、小组群体评价。教师可以综合使用它们,也可以根据不同教学目的选择相应的评价形式。如对于以口语训练为主的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单个说句、二人对话、表演游戏等,着重采用个体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对于以听力训练为主的课程,教师可以采用个体评价与同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以读写为主的训练课程,教师可以采用教师、个体和小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大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