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近年来中职德育教学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入手,探讨班主任任教德育课程的可行性来分析,提出班主任任教德育课的模式及实施办法,并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力求把德育实效落到中职教育的实处。
【关键词】德育教学;改革;探讨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moral teaching staff in recent years the emergence of some new phenomena,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s teach the class teacher to analyze the proposed model of the class teacher to teach moral lessons and ways of implementation, and some of the problems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strive to mor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ell in the reality.
【Key words】Moral teaching; reform; Investigate
近年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教育系统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日益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了人们生活内容、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教育事业充分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这么一个庞大的青年群体,能不能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学生德育工作是摆在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及学校的首要任务,“要成才,先成人”也是职业教育的共识。
面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职业学校近年来招生人数不断创历史新高,原有德育教师明显不足,德育课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面临挑战,一方面原有师资不足,有时候不得不外聘教师担任德育课授课任务,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课程任务繁重,无暇顾及本班学生学习和思想状况,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改变以往德育课的任课形式成为中职德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利用班主任承担本班德育课授课任务,能取得相对比较好的效果。
一、可行性分析
1、中职班主任基本上都是教师。
教师具有基本授课能力,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德育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有很多管理知识与管理经验,能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担任德育教育有于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随时把握班级动态和学生思想状况,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而且这种改革,可以解决一些老师理论或实习任务重,无暇顾及班级工作的困境。我们知道,德育课本身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生活、哲学与人生等,这些内容都与班级管理管理工作密不可分,这样做能把德育课程改革和学生思想教育二者充分结合起来。从一般职业学校实际情况来看,有些真正专业对口的德育教师均在兼职岗位,本身工作量大,不能完成全校性的德育课程,而外聘德育课教师也存在许多不足。如果利用统一时间由班主任讲授德育课程,可充分发挥教学监督和比较作用,在全校课程安排上也是可行的。德育课与班会并举,班主任一周有多一次机会与本班学生交流的机会,这在现在许多师资不足的学校中更有意义,更加能突出和发挥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2、德育课的授课形式亟需改革。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正朝着一体化、项目化和任务驱动化目标进行,专业课程授教师已经熟悉掌握了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接受德育课程授课,更能利用专业课程改革手段来促进德育课程授课方法,按着德育课要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精神,以《德育》课本为依据,可广泛采用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比较式、探索式、模拟式多种教学形式,最终达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3、德育课的授课内容已经变化。
新版的德育课内容已经改革,对于所有教师(包括专职德育教师)来说都是新内容。由于新版德育课本通俗易懂,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内容,对老师来说更能把握要旨进行授课。德育课授课内容要以国家颁布的大纲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生活、哲学与人生等内容的教育。除此外,在课堂中还要增加心理教育、时事教育、职业实践教育、爱国爱校爱家教育、预防毒品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新内容的学习,班主任更能容易结合班级现状进行教学,充分掌握德育教学内容,实施德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班主任任教德育课程是可行的。
二、实践性操作
实施班主任任教德育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际操作:
1、课程任务编排。
由于班主任大多数都是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课程教师,平时都有自己的专业授课任务,为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德育教学,教务部门编排授课时可以采用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上课时间、统一监督教学实效等同步进行教学,便于教学管理和编排教学内容。
2、授课内容培训。
新版德育课程对所有教师都是新内容,授课之前一定要对所有授课教师进行专门培训,讲解授课方法、授课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这样班主任才能达到上岗授课的基本条件。
3、进行对比性教学。
对于一些班主任确实不能任教本班德育课程的教师,可安排专业德育教师进行授课,这样便于对于德育课程授课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可举行德育授课教师统一备课、集体教研等活动,更好促进德育课程教学实效。另外原专职德育课教师还可以同一时间走进课堂进行听课,与授课教师交流教学经验等。 4、采用多样性德育形式。
德育课程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德育课本教学内容,同时可在统一时间内进行全校性的与课本相关的其它方式德育教育,比如职业生涯规划演讲、心理讲座、法制讲座、素质拓展训练、团队协作训练、辩论赛、主题演讲、专题报告会、社会调查等内容,力争把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的成长教育。
5、完善成绩评价。
职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淘汰教育,而是一种生存和普及教育,更是一种成功教育。德育教学应打破长久以来以笔试成绩“一锤定音”的做法,将单纯注重理论认知水平的考核转为注重知、情.意、行统一的综合素质考核。可采用多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以学生为本,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在德育课堂上找回自信,使他们在收获知识与经验的同时更收获成长的快乐。
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班主任教授德育课程也会出现几个问题,值得再进行探讨:
1、德育课程变成班会课。
从一些实践和事实来看,有些教师在教授德育课程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讲授成了班会课,说教的多,讲解的多,互动的少,启发的少,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对立。要求教师一定要围绕德育课程的内容进行讲解,利用各种授课方法,力争取得好的效果。
2、德育主题不能把握。
有些教师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或者理工科出身,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科性质的课程讲授,授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容易死板教条,就书谈书,讲课不能吸引学生。这方面需要在授课之前加以培训和引导,最好购买德育课程配套课件和教参用书,就能解决一些问题。
3、教师感觉压力大。
一些教师在讲授德育课程以后,感觉总不像自己的专业课程,感觉备课任务大,讲解困难,一些观点和内容自己没有完全理解,授课过程有些困难。授课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一些教師自身素质还需提高,要给别人一杯水,那你就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德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新版的德育课程重要转变就是由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要求教师要不断利用教材去创新,改变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模式,变成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而不是传递者,通过德育课程的教学,引起学生思想共鸣和行为的转变,最充分地落实德育教学实效,达到德育教学与学生教育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丁宏军,浅析职业学校德育课创新教育三部曲 [J] 中等职业教育 2009
2、黄礼娥,论德育课在职业教育中的状况和教育途径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姜敏,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J] 广西教育 2009
【关键词】德育教学;改革;探讨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moral teaching staff in recent years the emergence of some new phenomena,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s teach the class teacher to analyze the proposed model of the class teacher to teach moral lessons and ways of implementation, and some of the problems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strive to mor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ell in the reality.
【Key words】Moral teaching; reform; Investigate
近年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教育系统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日益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了人们生活内容、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教育事业充分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这么一个庞大的青年群体,能不能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学生德育工作是摆在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及学校的首要任务,“要成才,先成人”也是职业教育的共识。
面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职业学校近年来招生人数不断创历史新高,原有德育教师明显不足,德育课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面临挑战,一方面原有师资不足,有时候不得不外聘教师担任德育课授课任务,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课程任务繁重,无暇顾及本班学生学习和思想状况,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改变以往德育课的任课形式成为中职德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利用班主任承担本班德育课授课任务,能取得相对比较好的效果。
一、可行性分析
1、中职班主任基本上都是教师。
教师具有基本授课能力,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德育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有很多管理知识与管理经验,能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担任德育教育有于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随时把握班级动态和学生思想状况,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而且这种改革,可以解决一些老师理论或实习任务重,无暇顾及班级工作的困境。我们知道,德育课本身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生活、哲学与人生等,这些内容都与班级管理管理工作密不可分,这样做能把德育课程改革和学生思想教育二者充分结合起来。从一般职业学校实际情况来看,有些真正专业对口的德育教师均在兼职岗位,本身工作量大,不能完成全校性的德育课程,而外聘德育课教师也存在许多不足。如果利用统一时间由班主任讲授德育课程,可充分发挥教学监督和比较作用,在全校课程安排上也是可行的。德育课与班会并举,班主任一周有多一次机会与本班学生交流的机会,这在现在许多师资不足的学校中更有意义,更加能突出和发挥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2、德育课的授课形式亟需改革。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正朝着一体化、项目化和任务驱动化目标进行,专业课程授教师已经熟悉掌握了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接受德育课程授课,更能利用专业课程改革手段来促进德育课程授课方法,按着德育课要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精神,以《德育》课本为依据,可广泛采用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比较式、探索式、模拟式多种教学形式,最终达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3、德育课的授课内容已经变化。
新版的德育课内容已经改革,对于所有教师(包括专职德育教师)来说都是新内容。由于新版德育课本通俗易懂,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内容,对老师来说更能把握要旨进行授课。德育课授课内容要以国家颁布的大纲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生活、哲学与人生等内容的教育。除此外,在课堂中还要增加心理教育、时事教育、职业实践教育、爱国爱校爱家教育、预防毒品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新内容的学习,班主任更能容易结合班级现状进行教学,充分掌握德育教学内容,实施德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班主任任教德育课程是可行的。
二、实践性操作
实施班主任任教德育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际操作:
1、课程任务编排。
由于班主任大多数都是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课程教师,平时都有自己的专业授课任务,为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德育教学,教务部门编排授课时可以采用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上课时间、统一监督教学实效等同步进行教学,便于教学管理和编排教学内容。
2、授课内容培训。
新版德育课程对所有教师都是新内容,授课之前一定要对所有授课教师进行专门培训,讲解授课方法、授课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这样班主任才能达到上岗授课的基本条件。
3、进行对比性教学。
对于一些班主任确实不能任教本班德育课程的教师,可安排专业德育教师进行授课,这样便于对于德育课程授课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可举行德育授课教师统一备课、集体教研等活动,更好促进德育课程教学实效。另外原专职德育课教师还可以同一时间走进课堂进行听课,与授课教师交流教学经验等。 4、采用多样性德育形式。
德育课程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德育课本教学内容,同时可在统一时间内进行全校性的与课本相关的其它方式德育教育,比如职业生涯规划演讲、心理讲座、法制讲座、素质拓展训练、团队协作训练、辩论赛、主题演讲、专题报告会、社会调查等内容,力争把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的成长教育。
5、完善成绩评价。
职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淘汰教育,而是一种生存和普及教育,更是一种成功教育。德育教学应打破长久以来以笔试成绩“一锤定音”的做法,将单纯注重理论认知水平的考核转为注重知、情.意、行统一的综合素质考核。可采用多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以学生为本,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在德育课堂上找回自信,使他们在收获知识与经验的同时更收获成长的快乐。
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班主任教授德育课程也会出现几个问题,值得再进行探讨:
1、德育课程变成班会课。
从一些实践和事实来看,有些教师在教授德育课程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讲授成了班会课,说教的多,讲解的多,互动的少,启发的少,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对立。要求教师一定要围绕德育课程的内容进行讲解,利用各种授课方法,力争取得好的效果。
2、德育主题不能把握。
有些教师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或者理工科出身,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科性质的课程讲授,授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容易死板教条,就书谈书,讲课不能吸引学生。这方面需要在授课之前加以培训和引导,最好购买德育课程配套课件和教参用书,就能解决一些问题。
3、教师感觉压力大。
一些教师在讲授德育课程以后,感觉总不像自己的专业课程,感觉备课任务大,讲解困难,一些观点和内容自己没有完全理解,授课过程有些困难。授课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一些教師自身素质还需提高,要给别人一杯水,那你就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德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新版的德育课程重要转变就是由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要求教师要不断利用教材去创新,改变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模式,变成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而不是传递者,通过德育课程的教学,引起学生思想共鸣和行为的转变,最充分地落实德育教学实效,达到德育教学与学生教育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丁宏军,浅析职业学校德育课创新教育三部曲 [J] 中等职业教育 2009
2、黄礼娥,论德育课在职业教育中的状况和教育途径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姜敏,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J] 广西教育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