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1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途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43-02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主要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烦燥不安等,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1 一般护理
  1.1 建立静脉通路 确保病人能够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确保有效的静脉抢救通道。
  1.2 休息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喝水、大小便、洗漱、个人卫生等均需在床上进行,皆需旁人护理;保持病室安静,床铺要温暖舒适,可安排住抢救室或单人房间;谢绝探视;集中治疗时间;专人陪护;使病人能安静、舒适、踏实的休息。
  1.3 给氧 医嘱遵持续给氧3-7天,流量保持在3-5L/分钟,3天后若病情无反复可根据医嘱给予间断吸氧,以防氧气中毒。吸入的氧气要给予湿化,湿化瓶内装蒸馏水,一天一更换。鼻导管每天更换1-2次,并更换鼻孔插入。
  1.4 饮食 患者前三天进低盐、低热量、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少食多餐。以后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加量,以7-8成饱为度,不可过饱 。忌食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食物,忌食产气食物,过热、生冷、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
  1.5 排便 安排合适的排便时间及允许排便的体位,消除或减少便秘的促成因素。向病人及家属强调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根据病情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食量,适当进一些粗粮及富含纤维的食物。不习惯于床上排便的病人,应向其讲明病情及需要在床上排便的理由并用屏风遮挡。急性期病人可加强腹部按摩,恢复期病人可适当进行锻炼,预防便秘。告诉病人排便时不要太用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通便剂。特殊情况在监护下排便,确保病人的安全。
  1.6 恐惧 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设法减少清除促进引起恐惧的因素,尽快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微笑着温和地对病人讲关心、鼓励性语言,跟病人握手等。允许病人希望见到的親友探视或陪伴。 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1.7 诱因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说明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如过劳、激动、暴饮暴食、便秘、寒冷刺激等。并告知诱发因素对心肌梗塞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2 专科护理
  2.1 疼痛的护理 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允许病人说话、呻吟。及时缓解病人疼痛。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消除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有焦虑的病人或家属接触。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杜冷丁肌注缓解疼痛。
  2.2 活动指导 急性期嘱病人卧床休息,但应向病人说明康复程序:第1-3d:绝对卧床休息,进食、大小便、翻身及个人卫生等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第3-6d:卧床休息,鼓励病人在醒时每小时深呼吸及伸屈两足几次,也可做些轻缓的四肢主动与被动活动,以减少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无合并症者,可坐在床上或床旁椅上,起坐时间从每次20-30min 逐渐增加,开始起坐时动作要缓慢,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有合并症者根据病情延长卧床时间。第1周后:可下地床边活动,走动时间逐渐增加,以不疲劳为宜。第1-2周:逐渐增加活动,可在室外走廊散步,上厕所等。第3-4周:可出院。第2-3个月:可恢复正常生活。心肌梗死恢复期,不要过量限制活动及延长病人卧床休息时间。按心绞痛发作的规律,在必要的体力活动前给予硝酸甘油药预防发作。若病人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脉搏过快或在活动停止3min后仍未恢复,血压有异常改变,胸痛,眩晕或精神恍惚等反应,则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动计划,在两次活动之间给予休息时间,指导并鼓励病人自行设计活动计划表:最大活动量应逐渐增加,以不引起不适症状为原则,避免过度疲劳。避免重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
  2.3 巡视及病情观察 经常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神志、面色、出汗、紫绀、咯痰、心悸、心律、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等情况。观察病人末梢循环情况,如皮肤温度、湿度、色泽。随时报告病情变化。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持续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及血压监测,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等药物治疗。严格掌握输液滴速,液体入量。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3 心理护理 给予良好心理疏导,解除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让病人正确认识心肌梗塞。给病人科学解释疾病情况。告之病人即不要失去安全感,整日担心,不敢活动,心情忧郁,又不要产生无所谓的心理。使病人知晓保持乐观、愉快、平稳的心情对疾病转归的正面影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健康教育
  4.1 环境适宜 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度22-24摄氏度,湿度50%-60%。
  4.2 饮食选择 选择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糖类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3 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
  4.4 心理卫生 保持良好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5 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 指导病人正确的用药方法。
  5 出院指导
  5.1 出院后应继续按医嘱服药。坚持药物治疗按时服药,切忌擅自停止服药。
  5.2.避免过度劳累,不进行重体力活动。根据身体状况调整自己的活动量。
  5.3 注意饮食,应摄入易消化、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盐、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饱。
  5.4 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禁用力排便,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便秘时可食用蜂蜜、香蕉等食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5.5 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感冒。
  5.6 忌吸烟及饮烈性酒,肥胖者应控制体重。
  5.7 洗澡时应让家属知道,且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进行,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时间不宜过长,门不要上锁,以防发生意外。
  5.8 调整生活方式,克服急躁、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不过喜过悲。5.9 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检查,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
  5.10 应定期自测脉搏,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服用硝酸酯制剂疗效较差时,应及时就医。
  5.11 定期到门诊心内科复查。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嵌入式32位RISC结构的微控制器ARM芯片的体系结构、特点及原理。并简述了ARM在医学仪器中的应用。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architecture, feat
目的:通过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个采集过程的护理干预,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机采血小板采集前、中、后对献血者护理干预的有效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整体护理的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医疗卫生事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步得到增强,在医院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稍有些许不慎,就会引发护患纠纷
1.地面、墙壁、门窗: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1 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2 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
【摘 要】目的:探讨前列腺摘除术的护理,方法:选我院2001年12月—2011年12月前列腺摘除术患者50例,包括术前术后各管道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病人术后恢复良好。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42-02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0例,年龄62—80岁,临床表现进行性排尿困难3—10年,表
期刊
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在乳腺外科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64例乳腺外科疾病患者,使用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
急诊战略管理是有关医院全局发展的重要战略管理之一,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医院急诊发展的SWOT分析,明确了医院急诊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急诊发展机遇和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3年里7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住院期間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干预,72例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介入栓塞;护理干预。  【中途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
期刊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规范化输血中输血不合格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386例,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按照常规输血流程对对照组进行输
【中圖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43-01  1 概述 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  2 临床症状观察 心肌梗塞病人约70%有先兆症状,表现为: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