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翻译传播通道中的文化折扣研究

来源 :上海翻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视听翻译已成为文化传播与文化贸易最便捷的方式之一,但我国国产视听产品在海外传播时频频遭遇文化折扣,这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化对外传播、国家形象树立,甚至民族文化自信造成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从视听翻译的四个传播通道,即言语声道、非言语声道、言语视觉通道、非言语视觉通道细致分析每一通道可能造成文化折扣的因素,指出视听翻译除了受到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制约之外,还要受到时间制约、空间制约、声音制约、画面(如画面上人物口型开合、动作表情、物体顺序等)制约、配音演员、剧中人物肢体语言,以及叙述方式等的制约.因此,要减少或规避文化折扣,就要尽量克服这些制约因素,以促进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和对外贸易.
其他文献
多模态特征显著的中国原创图画书“走出去”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一条重要纽带.本文以中国原创图画书《团圆》《红鞋子》和《第一次出门》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个案,从图文兼顾和读者悦读两个维度,尝试对中国原创图画书英译的原则和策略进行探析.图文兼顾要求译者具有良好的读图能力,遵循观图入微、据图择词,图文结合、语境优先,巧妙构思、精于布局的原则.读者悦读则要求译者心系读者、再现童趣,旨在让读者体验童真、感受快乐.多模态视域为图画书在文图互构的转译场域中实现文化传播与童趣再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翻译理路.
本文以教师信念为视角探讨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的关系.研究采用解释型混合策略,以从事翻译教学的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质性深描,并基于扎根理论解析数据.研究发现:(1)教师对翻译技术的信念在学习观念层次与教学观念层次上不一致,这导致教师信念与行动出现偏差;(2)针对机器翻译技术,教师教学观念层次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过程中发挥突出作用,并与教师技术水平和教学经验不相关.文章建议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作为学生翻译能力提升的优先考虑要素.本研究探索技术环境介入前提下,课堂微缩环境中教师技术信念表征,视角具化,
民国伊始,丁文江运用习得的西方科学擘画我国近代地质事业,后又发起改造民族科学遗产的运动.其将《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从被湮没的历史中发掘出来,并于上世纪20年代将之译介成英文,成为国内英译科技典籍的第一人.本文基于丁文江的译介文字和史料爬梳其译介动机,进而探究翻译底本和翻译策略之择以及丁氏译介活动对以李约瑟为代表的西方人士开展中国科技史研究产生的“双重”影响,以期推进科技典籍英译史书写.
翻译的读者接受研究意义重大.对国内出版的5部研究专著分析后发现,相关研究一般采取翻译的重写、译介学和翻译社会学的框架,使用文化/思想史的质性分析和/或文学社会学的实证分析方法,重点考察社会精英读者群体对文学翻译的阅读和反应,几乎并未考虑普通读者作为文学翻译底层接受的主体的事实.本文提出从应用翻译学视角考察读者接受问题,区分读者和接受效果的层次,结合阅读史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思考如何追踪读者的阅读痕迹,展开对文学翻译阅读相关问题的探索,这将为一系列知识领域带来不一样的景观.
神经网络翻译技术的问世使得机器翻译的质量大幅度提升,以至于有人惊呼机器翻译将代替人工翻译.本文选取五大在线机器翻译系统(OMT),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考察它们在英汉互译上的整体表现以及在不同转换方向(英汉、汉英)上的不同表现.结果 表明:它们在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上的整体质量均达到了及格及以上水平,基本能实现交际目的 ,但离良好及以上水平尚有差距;个体OMT在英汉翻译上的表现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个体OMT在汉英翻译上的表现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五大OMT在汉英翻译上的整体表现显著优于英汉翻译.本研究可为读者选择高
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因其开放的视角、杂合的特性及包容的精神引发了学界关注.通过思辨“第三空间”的概念和特征,本文探寻其植入外交话语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第三空间”视阈下,我国外交话语呈现出如下新特点:文化自信增强、话语张力外显、传播方式多元.为了精准再现我国外交话语新风格,文章从经典叙事学理论出发,利用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对文本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思考外交翻译的新路径,希望对识解外交话语中的“第三空间”有所助益.
唐都长安在营建之初就表现出其对礼仪性与规范性的要求.针对长安城礼仪空间的研究侧重于礼制建筑,关于城门礼仪功能的讨论则较宽泛,不够集中.以唐长安外郭城南面正门明德门为个案进行研究得出:明德门所处的地理位置阻碍其交通功能的发展,其防御功能在一众郭城城门中并不突出.宇文恺的都市规划为唐人继承,体现为皇城南三十六坊—明德门—南郊祭祀空间的礼仪中轴线.因位于礼仪中轴线之上,明德门在禜门礼与大傩礼中承担的礼仪功能愈发重要.通过随仪式流程而扩张的礼仪空间连接,明德门与其他礼制建筑共同完成了长安城的礼仪规划.
对偶句作为一种文本格栅,深深植根于汉语的思维习惯和文学传统之中,它使用广泛,跨越了多种文体,却很难在英文的文本格栅中找到对等.本文结合笔者在复旦大学翻译系的本科教学实践,探讨了在翻译古诗、诸子散文以及实用文体中的对偶句时打破原文本格栅的束缚,做到“得其意而忘其形”,进行合理的“译写”.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上下文进行不同的转化,或化整为散,或化虚为实,或删繁就简,或调整喻体,或加强对比,或融合提炼,或串接两联,或省略一联,或全盘抛弃.总之,除了极少数可以亦步亦趋的案例之外,“变”才是“不变”的原则
人们对翻译理论发展史的一般认识,认为翻译理论史就是对翻译理论的史料搜集、整理和历时性叙述,对重要翻译理论家的观点进行述评.黄忠廉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团队不满足于这样的研究模式,而力图在“历时性地追寻、描绘和探索中国译论的起源、演进、变革、延续等”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史论兼顾,以构建中国译论话语体系为目标,重写中国翻译理论.这样的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就不仅是对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的叙述,而赋予了“翻译理论发展史”多重学术价值和意义.
期刊
中国武术外译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走出去的话语桥梁.基于目前中国武术术语外译不规范、武术文化内涵外译不通透、武术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不健全、武术海外译介发行欠规划、武术国际话语地位受限以及国外对武术文化误读等问题,本文提出“构建中国武术外译话语体系”是解决这些外译话语相关问题的主线和根本路径.参考中国翻译话语体系和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基于中国武术外译实践,创新中国武术“概念、范畴、表达”的三新外译话语实践体系,从“术语生成、体系构建、理论阐释”三个维度探索“融通中外”的武术外译话语体系构建实践路径和理论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