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活动内容设计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liang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因此,合作学习中活动内容的设计必须充分利用数学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小组合作活动内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
  【关键词】合作,内容设计,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而合作探究数学就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如何根据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学习素材,它需要每一个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大胆创新.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挖掘数学学习素材.
  一、合作学习应关注学生的经验积累,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堂
  初中学生的邏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他们热衷于身边的人和事,关注新鲜事物,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比如,学习“一次函数及图像”时,教师结合生活实际给出这样的题目:一个家庭出去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父亲买一张全票,其他人可享受半票优惠.乙旅行社说,家庭旅行售集体票,按原票价的23的价格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票价是一样的.请分别计算两家旅行社的旅行费用(建立表达式),并讨论两家旅行社哪家更优惠,请用坐标图表示.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所以,教师只有深入挖掘才能透彻理解教材,真正做到让学生从掌握知识到学有所用.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应是教材的建设者.
  二、合作学习探究问题更应该贴近教材,紧扣生活
  合作探究学习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自行获取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例如,在学习“相似”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当你目睹国旗冉冉升起时,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亚军、季军的国旗与冠军的中国国旗上升的高度是否相同?”此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升国旗的视频,学生在为祖国的荣耀感到自豪的同时,运用数学的方法对国旗的升起过程进行了再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国旗抽象成为一个矩形,让学生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操作,从而经过分析、归纳和讨论得出了图形相似的一般规律.
  三、合作学习中设计探究式问题,采用探究式教学
  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以下是笔者听课时记录的课堂情景导入.
  一辆汽车从小明的面前经过,小明的爸爸拍摄了一组照片,请按照汽车被摄入镜头的先后顺序给下面的照片编号,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是一道课本练习题)
  师:谁能将这些照片排一下顺序?
  生:2,1,5,4,3(车迎面而来).
  师:谁还有不同的排序?刚才这位同学考虑的是车迎面开来的排序情况,大家能不能再换个方向考虑一下?
  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不同的排序,我认为是3,4,5,1,2(车向后退)
  师:太棒了!你确实是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从不同方向看”,谢谢你给大家带来的这份惊喜!
  四、合作学习应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知识,重视学课融合
  利用学生掌握的各学科知识,丰富数学课堂学习素材.例如,利用学生已掌握的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等物理知识,作为学生学习正比例函数的素材,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例如,在教学“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计算机上形象、直观地将正方体的各种展开演示出来.”学生都跃跃欲试,究竟展开图有多少种呢?”学生听后便开始讨论.有的学生无法辨认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同情形,由此,教师利用计算机多角度展示正方体展开图,学生们逐步理解正方体不同类型的展开方式,要求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展开图中的思想找到其画法.学生情绪异常高涨,经过分组交流很快解决了问题.
  五、合作学习教学设计要重视变式教学
  当一道数学题解完之后,如果将命题中的特殊条件一般化,从而推得更为普遍的结论,这就是数学命题的推广.善于进行推广所获得的就不只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组题、一类题的解法.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这种推广对活跃思路、开阔视野、培养解题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改换条件或结论等,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只要我们真正转变观念,摆正教师与学生、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开动脑筋、大胆探索,中学的数学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谢雅礼.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探究成效\[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12):18-20.
  [2]包小东.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中提高数学思维品质的探究[J].高中数理化,2019(4):65.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疑”是思维的火花,在落实立德育人,发展核心素养的当下,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如何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使其产生疑惑?如何一环一环地引导其解决疑惑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升学习能力?笔者从精心设疑、引导解疑、鼓励质疑、适当留疑这四方面展开探究、思考.  【关键词】数学课堂,设疑解疑,引导反思  数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自身的育人任务是什么?在我们的教
不论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课改理念,无不需要学生自主、自动、自由的参与,这其中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学习能力。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在初中的众多的课程中,是比较困难的一门学科.所以教师要通过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来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且使得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断的夯实.本文通过介绍问题导学法的概念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问题导学法可以很好地推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并且激发学生对数学这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系统学习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过程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工程现场组织管理能力的培训,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课程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前准备;  教学机智;合作探究;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8—0038—0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
【关键词】 家长;孩子;心灵成长;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8—0037—01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没有很好的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就会孤军奋战,学校教育呼唤先进的家庭教育,需要有效的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达到理想境界,孩子才能更加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因为在小学阶段所要学习的学科中,数学是难度比较大的一门学科,以往独立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可能很难有一个高效的学习过程,所以构建一个互助式的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首先要构建一个合适的问题情境,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
【摘要】数学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在中学生的基础教育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知识教育有着基础性的奠基.中学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使对中学生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进,也对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问题导学教学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极大程度地弥补中学教学模式中的纰漏.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进行教材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
【摘要】现代教育教学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更多的是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重视对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并且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形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它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得到了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理解和支持.初中数学的教育更要利用这个教育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