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滋味也要说得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n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使其具备理解、使用、管理、评价技术的能力。目前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偏重培养学生使用技术的动手能力,而忽视了评价、交流技术的能力。本案例中,笔者在经历了一次不成功的学生课堂展示后,对《设计的评价》教学进行思考、改变,展示了语言表达对于学生理解技术、形成技术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通用技术 设计的评价 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42-01
  案例背景:
  《设计的评价》虽然在教材中只是单薄的一节内容,却是全面形成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一环。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课时有限,教师常常将《设计的评价》变成了简单的打分。所以,学生在学习后,对于产品的评价还是停留在直觉评价阶段,许多好做法、想法,只能变成昙花一现。
  笔者也正是通过一次不成功的学生课堂展示,重新审视了技术与设计评价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说”中体验技术的内涵与评价的快乐。
  案例实录:
  一次通用技术课上,教学内容是《设计的评价》。为了让学生“做中学”,我精心设计,设置了购买手机这个情境,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移动网络,综合比较各类手机的优缺点,体验评价设计的过程。课堂学生参与度很高,气氛热烈,上完课的我也沾沾自喜。
  课后,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孩子走到我跟前,神秘地拿出一个小玩意儿,得意地说道:“老师,我自己做了一个手机支撑架,您看看怎么样?”只见这个手机支撑架橡皮大小,用木板制作,轻巧便携;侧面可以抠出两个小撑脚,转动两个小撑脚可以针对不同大小的手机调节手机支撑角度。摆弄了几下,我爱不释手,这真是一个结构精巧、创意满满的作品。想到刚刚的上课内容,我对“黑镜框”说:“你做得真棒!我们刚刚学习了设计的评价,要不下节课我们让全班同学来评一评?”“黑镜框”腼腆地一点头,算是答应了。隔周的通用技术课一开始,我就让“黑镜框”来到讲台,心想着上节课学习了设计的评价,应该能有一个美妙的互动,就让“黑镜框”自己介绍起他的得意之作来:“这个东西是个手机架,它边上可以抠出来,可以这样……还可以这样……可以这样把手机卡上去。”“黑镜框”说完三个“这样”便戛然而止,台下同学们却是一副觉得迷茫的表情。我很是着急,赶忙帮腔:“你的结构是怎么做到的?再说说其他的特点。”“黑镜框”补充解释了两句结构特点,却仍是说不出更多。眼见冷场,一个“小机灵”说了句:“哎哟,不错哦!”我赶忙问他:“你来给大家评价一下这个作品!”可是“小机灵”却只能说出结构精妙这一个较为抽象的优点,却没有发现轻巧便携、功能实用、造型美观、独特创新等等优点。回座位的路上,“黑镜框”的眼镜滑低了。没想到一场优秀作品的学生展示,却以这样寂寞空虚冷的方式结束了。思考再三,失败的原因还是学生没有真正将评价的方法变成自己的能力。
  评价的作用不仅仅在品评别人的作品,更在于能在自我反思提升。所以,我改革了之前的教学设计,将《设计的评价》一节内容放在“木笔筒设计”项目之后,当学生体验完整设计的过程,有了自己的作品后,再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课堂上,我不仅仅让学生了解评价依据、根据评价依据“比一比”作品的優劣,更注意调动全体学生来“说一说”——通过开展班级笔筒展会的形式,设置了“毛遂自荐”、“公司评议”、“名优产品评选”的活动,让全体学生都来制定评价依据、自评自己的作品。
  案例反思:
  1.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不仅仅有动手实践,更需要动嘴。使用技术需要理解技术、评价技术的能力固然重要,可是技术素养内涵丰富,学生的基础能力水平普遍较低。所以,教师在全面培养学生技术素养时,不可过分偏重使用技术,只关注动手实践活动,更要注意评价技术这一类内容的教学。
  2.辨别学生是否真的懂了,一定要看他们的反馈情况。学生没有自我的反思加工过程,等到再现、运用知识的时候,会发现也许漏掉了很多重要的小诀窍。学生说得出的,才是学生弄懂了的,才是能在脑中也留得下的思维模式、经验。
  3.目标决定了高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起步晚,底子薄,但是课程对于学生发展价值巨大。作为通用技术教师要有学科自信,要敢于为每一堂课制定带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目标。
  4.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准绳。在设计各方面活动时,都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越俎代庖。评价时,将学生当作主体,就能够更好地体现评价的意义,让评价不再只是学生害怕的考试。
  参考文献:
  [1]黄懿,刘立.技术素质的定义及内涵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8):137-139.
  [2]钟彩丽.小班化背景下通用技术作品评价的“三方四性”[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版,2014(5).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的学前课程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能力提升,是优质学前教育的保证。本文通过对非普遍性发展理论内容的研究与评价,总结出可供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借鉴的数条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 课程改革 非普遍性发展理论 多元智力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48-02  一、非普遍性发展理论内涵概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教授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就业的矛盾心理、自傲心理、自卑心理等,这些不良心理狀态对大学生就业极为不利。笔者从高校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出发,探究其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53-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农村社区教育建设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本文通过对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26-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在的一个
期刊
【摘要】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教育行业也取得很大的进展,其中我国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也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主要根据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定位以及影响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旨在为我国高校辅导员更好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38-02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下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相较于传统问答式教学,有两方面的转变:一是教学方式上,从教师由上而下的传授,学生自下而上的反馈,转向学生互相之间平行的传授反馈;二是评价方式上,从教师单方评价转向师生双方评价。  然而有些班级气氛沉闷,学生懒于思考,怯于表达,不屑于讨论,小组合作很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在一个人的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儿童来讲游戏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设立游戏化教学便是必不可少的了。这样可以使幼儿课程更贴近生活,更有趣,更能使孩子的智能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同时利用乡土资源更能贴近孩子的生活,把孩子更容易带入游戏,更有利于发展全面智能。  【关键词】乡土资源 幼儿教育 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要很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各方需求,凸显学校的特色,在课程主题的开发、题材选择上注重校本化的实施。  【关键词】基于需求 综合实践 校本化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30-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像其他的学科课程,有嚴格的学科课程目标,它可以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课程内容因而在开发实施综合实践
期刊
【摘要】在长期的生活中以及生产中,由广大劳动人们创编的世世代代相传的民间瑰宝即民间的传统游戏。在幼儿园组织传统游戏,不仅能够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得以调动,还能够提升和发展幼儿的智力,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挖掘并应用民间游戏。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幼儿园传统游戏的组织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 传统游戏 组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新课程教学理念中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该如何依据三维教学目标开展好技术教育则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课
期刊
【摘要】我国是礼仪之邦,而当今我们也正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礼仪是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美德。而作为未来祖國的接班人,中学生的礼仪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就我校学生礼仪行为的缺失与重建提出了一些建议,相信对我校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我校学生 礼仪 缺失与重建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44-01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