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将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社会情况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各种错误的思潮也将时而出现,影响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必须对此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针对员工思想中的种种疑惑、矛盾、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但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束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总体上有弱化的趋势,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模糊。片面地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工作。既费力、耗时,又收效不大,忽视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
(二)企业领导不能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别人严,要求自己宽,特权思想严重,廉洁自律意识淡漠,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与行政命令。
(三)工作方法单一、传统。习惯沿用念报、读文件、开会批评等传统方法,而且仅局限在8小时之内。对员工的管理,主要采取硬性手段,偏重行为管理,忽视说服教育和引导式的有情管理和观念管理。
(四)没有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紧密地结合起来。着力点主要放在“说、讲”上,而没有放在为员工做些什么,干些什么上。思想政治工作缺少有效的工作平台和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良好机制。
(五)不注重员工的素质教育,表现在日常管理中,只是不断地向员工提出新要求、新目标,不重视为员工创造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致使员工的整体素质教育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和超前性。
(六)对员工的要求只强调共性,而不鼓励其个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员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企业员工队伍缺乏应有的活力。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应包括三层含意:一是政治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生产经营。即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服从和补位的观念,紧密结合企业的中心工作,以强化观念管理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观念管理与行为管理的结合。三是员工的利益需求。即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思想,自觉地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真心实意地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和具体困难,体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解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几点意见
(一)依靠科学管理,实现由小政工向大政工的转变。要结合现代企业制度,重新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格局。突出强调“一岗双责”即董事长、党委书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坚决打破政工人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利”,在组织上实行交叉任职,在管理上,实施交叉管理,使政工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共同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双重职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逐步形成大政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有效解决员工的具体困难,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说到做的转变。
1.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一致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制度的规范、激励、约束、惩治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并与制度管理紧密结合,解决制度管不到或管不了的问题。
2.要结合企业实际,在员工家访与慰问、劳动管理与争议、民主管理与监督及表彰先进与离退休管理等方面,制定出可操作性的条款。要采取家访、谈心、慰问、物质帮助等灵活的形式,了解他们的思想问题、实际困难和要求,使思想政治工作向8小时之外延伸。进一步密切企业同员工的关系,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说向做转变。
(三)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间,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活动模式,一旦真正应用或渗透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它就会由潜在的生产状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第一要着力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第二,企业领导要率先垂范,增强自身的人格 魅力。第三,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倡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要大力开展“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干部,一个楷模”的活动,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同时,要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企业员工。三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推行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制度,对后位人员亮黄牌警示,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出更多的、富有时代感、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针对员工思想中的种种疑惑、矛盾、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但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束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总体上有弱化的趋势,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模糊。片面地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工作。既费力、耗时,又收效不大,忽视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
(二)企业领导不能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别人严,要求自己宽,特权思想严重,廉洁自律意识淡漠,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与行政命令。
(三)工作方法单一、传统。习惯沿用念报、读文件、开会批评等传统方法,而且仅局限在8小时之内。对员工的管理,主要采取硬性手段,偏重行为管理,忽视说服教育和引导式的有情管理和观念管理。
(四)没有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紧密地结合起来。着力点主要放在“说、讲”上,而没有放在为员工做些什么,干些什么上。思想政治工作缺少有效的工作平台和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良好机制。
(五)不注重员工的素质教育,表现在日常管理中,只是不断地向员工提出新要求、新目标,不重视为员工创造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致使员工的整体素质教育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和超前性。
(六)对员工的要求只强调共性,而不鼓励其个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员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企业员工队伍缺乏应有的活力。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应包括三层含意:一是政治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生产经营。即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服从和补位的观念,紧密结合企业的中心工作,以强化观念管理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观念管理与行为管理的结合。三是员工的利益需求。即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思想,自觉地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真心实意地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和具体困难,体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解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几点意见
(一)依靠科学管理,实现由小政工向大政工的转变。要结合现代企业制度,重新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格局。突出强调“一岗双责”即董事长、党委书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坚决打破政工人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利”,在组织上实行交叉任职,在管理上,实施交叉管理,使政工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共同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双重职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逐步形成大政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有效解决员工的具体困难,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说到做的转变。
1.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一致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制度的规范、激励、约束、惩治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并与制度管理紧密结合,解决制度管不到或管不了的问题。
2.要结合企业实际,在员工家访与慰问、劳动管理与争议、民主管理与监督及表彰先进与离退休管理等方面,制定出可操作性的条款。要采取家访、谈心、慰问、物质帮助等灵活的形式,了解他们的思想问题、实际困难和要求,使思想政治工作向8小时之外延伸。进一步密切企业同员工的关系,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说向做转变。
(三)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间,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活动模式,一旦真正应用或渗透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它就会由潜在的生产状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第一要着力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第二,企业领导要率先垂范,增强自身的人格 魅力。第三,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倡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要大力开展“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干部,一个楷模”的活动,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同时,要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企业员工。三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推行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制度,对后位人员亮黄牌警示,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出更多的、富有时代感、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