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领域的“糖”≠生活中的“糖”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老年人不宜过多食用甜食,但要完全拒绝吃糖是一件困难的事,人们日常饮食中的谷物、水果等,几乎都可以在体内水解成葡萄糖等各式各样的糖,来源于米、面、薯类、豆类等各种食物中的糖,属于科学领域营养范围的糖,与人们生活中所说的糖,不完全一样。
  
  那么,营养领域的“糖”与生活中的“糖”有着什么关系?这些糖对人体生理作用有什么不同?来自食物中“糖”的摄入比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吗?中老年人该怎样利用食物血糖指数来进行日常主食的调整呢?
  A. 什么是科学领域的“糖”?
  科学领域的糖,来源于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误以为,不管什么碳水化合物进到肚子里全都会水解成葡萄糖,但实际上并不是。“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糖指各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狭义的糖则指精制后的白糖、糖浆等,也就是生活里所说的糖。
  李大妈平时有点低血糖,有时过了吃饭时间,饿了就会突然感到眼前发黑、四肢发软,这时她要马上喝一杯糖水。有的人,不好好吃早饭,临近中午时常会感到昏昏沉沉、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这时如果吃点甜食,就能快速恢复大脑功能。这是因为葡萄糖是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唯一能源。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障碍,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
  生活中所说的糖只有寥寥数种,都不能等同于科学领域的糖,更是不能将之等同于碳水化合物。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对人产生的饱腹感不同,水解后释放糖的种类不同、速度不同,因此,最终产生的健康效应也是不同的。
  几乎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浆做成的甜味剂。摄入白砂糖或其他精制糖,除能补充热量外,不能补充其他营养素。人们日常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较高,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还能获得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其他营养物质。
  B. 食物中的“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米、面、薯类、豆类等主粮中,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重要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学家建议,每日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应占人体摄入总热量的60%~65%,过少或者过多都会对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一方面,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少,可造成膳食蛋白质浪费,组织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强以及阳离子的丢失等,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而且,有的碳水化合物中能水解出活性多糖,具有某种特殊生理活性,如真菌多糖、枸杞多糖、香菇多糖、黑木耳多糖、海带多糖、松花粉多糖等,能参与生命细胞的各种活动,如降血糖、降血脂、抗炎症、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少,必然也会影响活性多糖的摄入。
  另一方面,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过高,势必引起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减少,也能对机体造成不良后果。尤其是摄入精制后的白糖,人就会因摄入能量太多而产生饱腹感,影响对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不仅如此,白糖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营养调查还发现,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促进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老年性白内障、龋齿、佝偻病的发生。因此,人们应该少吃精制糖和含有大量精制糖的甜食,而补充碳水化合物,比如以五谷和薯类为主。
  C. 如何利用饱腹感原理来指导饮食?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感觉饥饿,就有吃东西的强烈愿望;饱了后则会在一段时间内都不想吃东西。这种感觉就叫做食物的饱腹感。
  营养学家认为,在同等热量的情况下,选择饱腹感强的食物,就能让人们在保证不饿肚子的同时,又降低能量的摄入。而美国营养学家对含有同样能量的十几种食物进行研究后发现,脂肪含量越高的食物越不容易让人觉得饱,如巧克力甜饼和奶油蛋糕,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则容易让人觉得饱,如燕麦饼和草莓酸奶。此外,食物的饱腹感还和其中的膳食纤维含量有密切关系,纤维高、颗粒粗、咀嚼速度慢的食物,饱腹感强。
  食物不光能带来饱的感觉,这种感觉持续的时间有多长,对人体的血糖值会有很大影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人们用血糖指数(GI)来表示。高GI食物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快、吸收率高,引起的血糖峰值高,如葡萄糖、蜂蜜;而低GI食物则相反,如牛奶、酸奶、苹果、菜豆等。当食物的血糖指数高于70,属于高血糖指数食物;低于55的属于低血糖指数食物。人们可以根据食物血糖指数表来对饮食进行调整,如血糖高的人,可以多选择血糖指数低、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常见食物血糖指数如下:
  
其他文献
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乙酰水杨酸,考察了反应时间、辐射功率、pH值、反应底物比(水杨酸与乙酸类衍生物的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反应动力学。确定最佳反应条件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  傣族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料,其制作方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刚砍回的香竹筒内,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6~7 min后,竹筒内的茶叶软化,用木棒将竹筒内的茶叶舂压后再装进茶叶,这样边装、边烤、边舂
在许多家庭里,有不少的家长往往让幼儿同大人一起食用同样的饭菜,这不利幼儿健康地生长发育。因为,幼儿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特殊照顾,烹调适宜幼儿营养需要和科学喂养的各种食物,以利幼儿身体健康。那么,做家长的该怎样为幼儿烹调饮食呢?  首先,要根据幼儿的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特点,合理安排主食。一般可用各种谷类做成稠粥、烂饭、面片、面条、馄饨、包子及馒头等,以利幼儿消化与吸收
欧盟家具业将在10月底决定是否对从中国进口的家具征收惩罚性关税,德国联邦家具业协会发言人Jan Kurth指出,目前正在评估该请求是否是价格上的倾销还是自然竞争。希望到10月中
7月汇总平板玻璃企业4 3家.生产平板玻璃2015.94万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15.97%;累计生产平板玻璃13449.98万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21.71%;本月销售平板玻璃2077.39万重量箱,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配关系的性质能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进而指出整个社会制度的性质,分配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影响到社会
当前中国制定民法典必要性之理由只能说明完善民法体系之必要性,并不意味着中国必须制定民法典.中国民法形式要实现现代化,只须制定以<中国民商法律总纲>为统帅、以各民商事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一场以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光催化技术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防污处理、空
澳大利亚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用声音设计纺织品花纹的方法,开发出可将某人声音不同频率转换成螺旋图案的电脑软件,制造出称为“声波纹”的图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