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前景探析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nengxian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西具备优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从2009年开始,广西林下经济开始发展,到目前为止取得不菲成绩,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广西林下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就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前景,同时对长远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广西;林下经济
  中图分类号:S632.9文献标识码:A
  1广西地区的地理、气候特征
  广西地处我国南方,南部和北部湾相邻,森林覆盖率高达58%,超过半省的国土被森林覆盖,林业用地占全区总面积的64%,是个林业大省。根据调查,全区适合进行林下经济发展的林地达600万公顷,占据林地总体面积的4成左右,相当于全区耕地总体面积的1.5倍左右。由此,以上优越性为广西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獨特的地域优势。在气候上,广西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面临热带海洋。由北至南年平均气温在17~24℃之间,年阳光辐射总量达到90~100千卡/cm2,日均温度为10℃,持续日数在240~358天之间,降水量在1 100~2 800mm之间,为雨热同季气候,这些条件十分有助于发展林下经济。
  2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
  2.1广西林下经济取得的成果
  2009年广西进行集体林权的制度改革,林下经济在政策支持和鼓励下取得良好的成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林地确权之后,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林药、林菌、林花、林畜、林禽、林蜂,藤芒编织加工以及休闲度假旅游等林下经济项目发展迅猛。以2010年为例,全省有350万左右的农民投入到林下经济发展当中,林地达到86.67万公顷,年产值为135.75亿元。到了2011年,林下经济的产值则达到230亿元。(2)林下经济推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县域经济的增长。以2010年为例,林下经济吸纳就业人数超45万人,而林下养殖农户就超过20万户,带动了100万左右的农民进行就业和创业,促进农民的收入年增加达115亿元。同时,多个县市林下经济的总产值超过亿元,浦北等4个地区产值超过10亿元,合浦等4个地区产值超过5亿元,苍梧等9个地区产值超过1亿元。(3)加速了产业化步伐,带动企业的发展。广西的林下经济发展造就一大批的种养殖基地,如陆川的林下养殖基地等。同时,凉亭、美凰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被培植起来。这些企业在产业化优势下,实力得到迅速的壮大,且使得林农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受益。
  2.2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为项目的选择问题
  选好选对项目是进行林下经济推广的前提,林下经济优越性无与伦比,但要有好的项目作为支撑,否则没有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无法得到普及。农民一方面希望赚到钱,另一方面又因自身的局限性,可能无法进行好项目的选择。因此,需要政府进行组织,将领域内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和农民自身的经验相结合,进行专业的分析总结,寻找符合当地环境、气候、资源等条件且市场潜力佳的项目。目前,多数对林下经济了解的农民都愿意进行林下经济发展,但将林下经济的潜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的切实途径还未寻找到。政府应当发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寻找到收益较大、风险较小的项目,供农民选择。
  2.2.2启动资金问题
  要发展林下经济,就必须进行资金投入。目前,一些林下种养殖户存在扩大其规模、延长其产业链的需求,但由于资金缺乏导致无法实现。要实现林下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起复合经营系统为致富增收最佳的途径,但由于启动资金的缺乏导致他们有心无力,裹足不前。
  2.2.3市场开拓问题
  目前,多数农民仍旧延续老方式,在收成之后坐等采购商上门收购或直接到市场零售。然而,多数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且上市的时间集中,因此农民的话语权往往很低,价格由采购商决定,无法获取较好的效益。实际上,产品所需的种类与数量是由市场决定,对市场的把握需掌握足够信息,然而市场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加之农民自身条件的限制,对市场的了解十分有限,对市场的把握与开拓变得困难。由此,林下经济走传统的出售老路,没有发挥其优势,也就难实现经营效益上的提升。
  2.2.4基础设施配套与经营风险的防范问题
  林下经济需要水力、电力、道路等相关基础配套。基础设施无法跟上,则严重制约林下经济的集团化和规模化。同时,由于农民多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林下经济的发展又存在技术、市场风险,因此容易制约林下经济的全面发展。
  3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
  3.1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四大产业化类型
  广西林下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四大产业、三大板块的格局。四大产业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林下旅游。
  林下种植,即充分地利用林场丰富的资源进行种植业发展,主要有林——果、林——草、林——菜、林——花、林——药、林——菌等模式。林——果模式是利用林下的空地,间种或套种柑橘等适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的水果。林——草模式是在林下进行牧草种植的办法,用于养殖业的发展。林木可种植桉树等,牧草每年可以收割5次左右,用来养牛、养羊等。林——菜、林——花模式即在林下进行耐阴性花卉等观赏性植物以及耐阴性的野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林——药、林——菌模式即在林下进行蘑菇、香菇、灵芝、红椎菌等菌类和药用植物的种植培育。这些作物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产品往往供不应求,且售价长期居高不下,是一项投资相对少、收益较高的高效经济的项目。
  林下养殖,就是对林下空间充分利用,进行立体养殖业的发展,主要有林——畜、林——禽、林——蜂3种模式。林——畜、林——禽模式具体为在林下圈养鸡、鸭、鸟、鹅等禽类,放养或者圈养牛、养、猪、兔等家畜。林——蜂模式为利用林木进行蜜蜂放养。发展养蜂业。林下养殖使得广西的畜牧业行业龙头企业得到发展,生态品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扬翔、凉亭等知名企业的壮大,多受益于林下养殖。   林下产品加工,为藤芒编织、松脂、食用菌、竹笋、药材、蜂蜜、野菜、甜茶等的采集加工。根据统计,2010年,林下产品加工的经济产值占总产值的1/4。
  林下旅游,是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逐渐成为广西林场的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广西已建成大桂山、贺州姑婆山、柳州君武、南宁良凤江等一批国家级及自治区级的森林公园。这些森林公园,具有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的自然优势,同时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森林景观、林下产品资源,进行旅游观光、康复疗养、休闲度假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增加经济收入。
  3.2广西林下经济的经济前景展望
  广西在耕地的单位面积产出水平较高的情况之下,要达到短期内大幅提升耕地产出的目的,存在很大的困难。充分利用广阔的林地资源和当地丰富的劳动力,大力发展林下四大产业,将“林下”文章做足,将林下经济搞活,已经成为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內广西自治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根据广西自治区政府的规划,从2010年开始,全自治区争取用大约3年的时间使得林下经济的用地发展到133.33万公顷,并形成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的林下产业。同时,着力培育起一批67公顷以上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从而推进林下资源、资本、技术、市场的有机结合,并创立具有特色的品牌产品。同时,促使参与到林下经济开发建设的农户数量达到100万户,每户的平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的数值。在“十二五”期间,广西自治区各级的财政将投入超过10亿元作为林下经济的扶持资金,引导10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本以及金融资本金融林下经济的发展领域。
  同时,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市场经济等条件,合理选择模式、因地制宜的发展林下经济,聚集生产的要素,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项目,也是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目标。依据“千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中的基本思路,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全区的林下经济争取面积达到333.33万公顷,其年产值达到500亿元,并实现人均增收在1 000元以上的农民累计达到2 000万人。
  4结语
  作为广西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与林地的生产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林下经济发展的势头强劲。在发展过程中,应当着眼未来,并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应当因地制宜的选择优质项目,抓好林品选择、林下经济模式的选择以及林下经济的系统结构配置这3个关键步骤;多方位的筹集资金,鼓励农民进行自有资金投入,并加大相关金融机构支持的力度;进行市场的全面开拓,及时地收集市场信息,打造知名的品牌;同时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市场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确保林下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等.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8(03):21-24.
  [2]于小飞,吴文玉,等.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J].林产工业,2010(04):57-62.
  [3]韩杏容,黄易,等.林下经济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J].林业经济,2011(04):85-90.
其他文献
窝水库自1970年建库已运行30多年,弧型闸门从未进行防腐处理,导致闸门大面积锈蚀,根据2003年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安全检测中心对窝水库金属结构的
随着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网格计算、高速网络,以及自动管理等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迅速从概念走向应用。简单地说,云计算就是以规模庞大的服务器集群、
本文分析了面向"书"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面向"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面向"法"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勾勒出了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图景.
本文对洛阳周山公园的现状以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今后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发展森林旅游,为建设美丽洛阳和建设生态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疆A矿项目在确定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后,需要进一步确定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本文采用技术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对新疆A矿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采用工程估价法对投资额进行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对皖北地区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发现:皖北地区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普遍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场地器材不能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大气自动监测站提供的PM10实测资料和同步气象资料的研究,分析对比PM10随不同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进而找出污染较重天气时气象条件的分布特点;再用一元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