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玫瑰花上的露珠”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f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每个学生都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但C层次的学生的自尊心更像是“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需要我们教师更为用心去呵护这脆弱的东西。
  C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自制力较差,但他们渴望着进步,渴望着获得别人的赞赏。他们有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他们的进取心也许比A、B层次的学生更为强烈。他们在周记中写到:“我们只是输在起跑线上,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会赢在终点。”是呀,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目标,他们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史。他们在努力着,在奋斗着,但他们也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希望,学生在用心感受来自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也许面对A、B层次的学生他们会自卑,但是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一句作业上的评语,都会使他们获得力量。凭借这份力量和自己的努力,他们恢复了曾经的那份自信,抬头挺胸地朝前方行进。
  C层次的学生可以说都有着无限的潜力,他们在课堂上大胆提出疑问,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也许他们的答案会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但是这不正意味着他们在认真听,在认真思考吗?面对他们“错”的答案,我们教师不应该认为他们是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而加以训斥,因为这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导致他们不敢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疑问,他们变得只是硬性地接受答案,以后上课就有一种压抑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适当肯定,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然后对他们的答案进行分析,将他的答案与正确答案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回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人的自信来自于成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指出:“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学生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我们教师要用真心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共鸣的产生意味着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这样,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对待自己,获得成功。
其他文献
【考点扫描】  根据2011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版)的要求,文言文复习一定要对120个实词、18个虚词逐个落实,加强对文言翻译句子的练习,明确三条要求(信、达、雅),掌握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  【高考回眸】  (2011年新课标全国高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原句: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译句: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
期刊
学习目标:  一、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二、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三、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学习重点: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品读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学习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副挽联“荷风荷雨荷花淀,文伯文豪文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大家都知道,何止于阅读文学作品需要这些做法,阅读其他作品也同样需要。阅读的目的是多种多样。在这里,我列举在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指导思想和做法。  教师的作用首先表现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文本,提供足够的参考
期刊
现行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师生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学会学习。  (1)放手发动学生,强化参与意识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口说话,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问题。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每个人则有两种思想。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职责
期刊
李镇西老师有言:“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些话让我感触颇深。  作为班主任,要和许多问题学生打交道,苦累难免。反思自己的工作,我有许多时候工作太简单,甚至粗暴,没有做到对学生充满爱心,为学生着想。所以工作没少做,心没有少操,气没少生,成绩却甚微。有一件事对我
期刊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困生司空见惯。一般来讲,他们的存在,对班级管理和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可是,绝大多数学困生,并不是本身的智力问题,也不是基础很差,主要原因在于自我要求低,日常行为习惯差。他们是潜力股,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一旦他们觉醒,将会爆发出无穷的能量。  班级中有个叫高镇的学生,脑瓜聪明,多才多艺。但自制力很差,小毛病多多,甚至出现几次顶撞老师的情况。几经批评教育,不见成效。怎么办
期刊
现在时常听一些老师抱怨,我怎样怎样做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他怎么就不理解呢,还觉得我是故意找事……其实,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一种真心的交流。高中生不是小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他们渴望别人的关爱、理解和肯定,而不是批评和责备。我一直坚信,人心可以换人心,只要我是真心爱他们,孩子们就会理解,就会明白,就会回报我以真心。  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聪明、活泼、上
期刊
时下的高中校园流行一句话:“一切为了高考,为了高考的一切。”就在老师、家长努力“践行”这句话的同时,多少求知少年是“未进课堂头先痛”。这也难怪孩子们,整天带着镣铐在题山题海中跋涉,哪有快乐可言?哪有求知的欲望?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是“知”的前提,没有“乐”也就谈不上“知”了。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了教师“讲”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
期刊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时常会有些理想主义,总希望口干舌燥的上完一节课,学生们能够把所讲的知识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但是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部分学生说不懂,有的学生懂了也常常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两三天以后便全都忘记了。每每这时,我便会火冒三丈,严厉的批评他们:“上课在干什么?下课为什么不复习?”几次三番之后,班级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上课时气氛也沉闷了。  其实,发生这样的尴尬情境不但老师生气上火,受害的更是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目标有明确的表述:一作文的生命力来自于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因而必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二是“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的理性精神”。针对学生提出写作的个性化要求时,又明确书面表达的基本目标是: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而感情的真实健康是写作的灵魂。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是作文教育的核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