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厚华滋本民族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rmiss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圣贤皆寂寞,作为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1865-1955)及其艺术同样经历了长期的“踽踽凉凉,寂寞久已”。其学术理想和艺术创造始终强调民族文脉之“内美”,不仅是“画之大者”,更是“学之大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逐渐复兴,黄宾虹的艺术成就和民族精神愈发显现出跨时代的文化高峰意义。值其诞辰150周年、辞世60周年之际,为了表达对一代宗师的深切缅怀和纪念,为了进一步挖掘其画学精神的文化启示和价值,中国美术馆特以“浑厚华滋本民族”为主题,汇集馆藏黄宾虹精品,辅以海外藏家和国内文博机构佳作,以层层解析、参照对比、交互对话的方式展示其艺术创作的画学理想、笔墨语言的生成机制和师法自然的澄怀悟化。 “读懂”是我们的努力,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我们的方向,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纪念”。
  本次特展以“纪念”和“解读”为主旨。以“为大师造像”的当代艺术名家的油画、国画、雕塑作品拉开整个展览的序幕;将70余件黄宾虹山水精品和70余件画稿以及一件装置作品组合在一起,构成“解读”这一展览主体。在“解读”中,彰显其“浑厚华滋”的画学理念,并进而分解为笔墨之肇始、生成和造化之游踪、证悟两大部分。
  整个展览在展示方式上跨界组合、形式多样,以各种材质的绢布及水墨元素营造深沉、灵透的观展空间,力求引人人胜,使观者有悟对感通的心灵体验;在学术研究上力求小中见大、抽丝剥茧,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使观者走进黄宾虹的笔墨世界;推广教育活动灵活多样,既有非中国画领域的名家对话,也有当代山水画名家的精彩讲座;另展览将出版高质量的配套画册。力求在展览的各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纪念——“为大师造像”
  以靳尚谊油画《晚年黄宾虹》、吴山明中国画《造化为师》、吴为山雕塑《天外莲花第一峰——黄宾虹像》三幅作品拉开展览序幕,营造纪念氛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感受黄宾虹的风骨精神与学者风范,并附三位名家对于黄宾虹的解读和创作说明。
  内美——“浑厚华滋”
  根据画跋和作品面貌,精选中国美术馆藏黄宾虹山水画精品14件,展示其山水画艺术的美学追求和实践体现。黄宾虹论“内美”与“浑厚华滋”摘录:
  造化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
  --1948年黄宾虹致王伯敏信
  追踪内美,虚中求实,无实非虚。
  ——黄宾虹致汪孝文信
  浑厚华滋,北宋人画法,元季为之一变。
  ——九十一岁(1954年)自题山水
  山川浑厚,草木华滋,董、巨、二米为一家法。宋元名贤,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笔力是气,墨彩是韵。逮清道、戚,金石学盛,籀、篆、分、隶,椎拓碑碣精确,书画相通,又驾前人而上之,言真内美也。
  ——九十岁(1953年)自题《江村图》
  山川浑厚烟霞古,草木华滋雨露新。图画天然开国族,裁成庶类缅初民。
  ——壬辰八十九岁(1952年)自题山水
  分为两个小板块:第一板块揭示其笔墨生成的机制和多样形态,第二板块勾勒其山水画史观和笔墨勾临的古典来源。
  前者首先将黄宾虹的“画法简言”太极笔法图以动画方式旱现其一点一画的肇始;然后人幅喷绘其《粉岭人埔墟》,呈现用笔的先后顺序,同时以申凡装置作品《山水·纪念黄宾虹》的动态变化与其交互对话;再接着展示其《山水画繁简稿对应册》,直观早现黄宾虹的作画步骤;最后以其十余件完整的山水画精品呈现其笔墨形态的多种探索。
  后者以近70件临古画稿简要勾勒黄宾虹的传统山水画史观,辅以其画史、画跋中对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山水画发展的概括性认识,并借展一幅所临仿作品的原作(工铎《工屋山图诗卷》),再选择喷绘相应的勾临作品图像,在参照比较中感受黄氏对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笔墨语言的活参意取。
  分为两个小版块:第一板块以新安、粤桂、巴蜀、江浙四个地域的记游作品简要记述黄宾虹的游踪,其师法造化的记游作品借由图画与跋文融入了对地域人文地理的了解和认知,并体现出一种古已有之的地方志记述的文化趣味;第二板块围绕黄宾虹“夜山”、“坐雨”、“江行”等面对白然造化的独特感悟方式,揭示其“看山入骨髓”、“山水我所有”的天人合一观念,并在反复地重画与“重题”中得山川“内美”之真趣。
其他文献
“Dinah will miss me very much tonight, I should think!”(Dinah was the cat) “I hope they’ll remember her saucer of milk at tea-time. Dinah my dear! I wish you were down here with me! There are no mice
编 者 注  同学们学习时,应尽量联系实物,这样就能更有趣地、有效地学习英语。下面这些字母是哪些单词的开头呢?联系图片,想象单词吧!
■  Look at the girl. She is 1 good friend. She is 2 English girl. 3 name is Lily. 4 twelve. My 5 is Zhang Fang. 6 a Chinese girl. I’m eleven.  Lily 7 a small sports collection. She has 8 tennis racket
前胸板:
期刊
初三元月调考是武汉市初三学生中考前第一次“大练兵”,其题型、题量、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考走向。本报特邀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室专家(有的将参与中考命题)对试卷进行了点评。  英语:听力难度略加  与去年相比,英语试卷有四大变化:原阅读理解B篇(应用文)调到了A篇的位置,使阅读的难度由易到难,更加合理;听力测试的难度略有增加,主要表现在听的信息量有所增加;表现2013年中考试题调整变化的信号还有第II
从古至今,人类科技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歇,正是在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人类科技得以不断前进,由一个辉煌迈入另一个辉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承科技、创新发展是信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  科技改变生活。现代技术所创造出的产品,特别是智能产品给我们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一方面,各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智能科技产品正悄然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我们
Step 1 (for Section A)     Ⅰ. 选择填空。  ()1. ______ he have a football?  A. DoB. DoesC. Is D. Can  ()2. Let’s ______ basketball.  A. play B. plays   C. playing D. to play  ()3. Jack ______ a good friend
中国宋代画院与意大利16世纪迪塞诺绘画学院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美术教育机构。我们通过二者在招考制度和课程设置上等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并结合当下我国美术院校培养现状,反思经验和教训。从人文精神的内涵角度总结出美术人才培养的具体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以真善美的追求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必须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双管齐下,凸显美术教育过程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一、两所学院兴起的背景与原因比较  宋代确立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和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及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  There was once a man who had three sons, and his wife died and he broug
摘要:时下,家庭物品智能化水平仍然难以满足日渐增长的家庭生活品质需求,而且社区O2O电商进入家庭缺乏操作便利性。针对这一问题现状,本文就研发并提出了一种一体化电子设备,帮助家庭进行有效的食品保质期提醒、物品管理和找寻,并方便对接社区O2O电商,从而提高居家便利性。  关键词:食品保质期;家庭物品管理;物品找寻;社区电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6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