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电力运检突发事故的抢修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提升。基于以上发展现状能够看出,为了确保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这样能够全面发挥出电力运检的效果。电力运检期间主要涉及到输电运检、配电运检等内容。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电力运检突发事故的抢修措施,分析运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项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分析电力运检技术,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运检 突发事故 抢修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c)-00-02
  电力系统只有安全稳定运行才能够确保电力服务的优质性,也能够在运行期间更好地应对运检事故。随着电力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力运检要求。然而在实际运行期间由于受到多方面影响因素,导致电力运行期间出现突发事故,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线路在实际运行期间,雷电天气也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很容易导致线路出现大面积停电情况。基于以上方面,需要全面分析研究电网运行检修以及防雷措施。本研究主要是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全面分析和研究电力运检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充分发挥出标准化管理的效果。
  1 电力运检期间常见的突发事故分析
  1.1 短路事故分析
  电力系统在运检期间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就是短路故障,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电力系统短路事故会直接影响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影响方面,还会造成严重电力事故发生。首先,电力系统出现短路故障时也会造成其他影响事故,输电线路断线、跳线以及雷电事故等,以上各个影响因素都会导致电力系统产生短路问题。其次,人为误操作也会使电力系统出现短路问题,此时会在较短时间内导致输电线路的电压快速上升,进一步提升输电线路的温度,严重危害电力系统。
  1.2 过流跳闸事故
  电力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导致其发生短路故障。若出现短路故障时将会导致变电站和事故点之间产生负荷电流,这样就会发生过流跳闸事故。此种负荷电流在经过长期积累之后,则会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系统造成极大影响,这样就会导致系统自动开启保护模式,也会导致电力系统发生跳闸事故,对系统运行穩定性造成极大的影响。然而,过电流跳闸故障也会产生积极方作用,从本质上讲,过流跳闸事故属于自我保护机制,在发生之后也会对电力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1.3 接地故障
  接地线路主要是将电力设备导体直接连接于大地,这样能够对电力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在电力运检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就是接地故障,此故障也会对系统运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接地故障的原因主要是输电线路瞬时接地,进一步提升接地线路的压力,出现一系列故障事件。完全接地事件属于正常范围内,此时阻抗值也会处于较小状态,此时就可以忽略完全接地的影响。然而电力系统在运行期间如果出现大地接地故障,就会使大量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无法实现电能传输,会使系统发生较多危害问题,比如电压不稳和电流不足等问题。在检修接地故障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这样可以使检修人员明确故障发生位置,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全面控制危险因素,全面排查故障点。
  2 提升电力运检突发事故的抢修措施
  2.1 提升运检智能化
  在电力运检过程中应用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鉴于此,在未来发展中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电力运检智能化,充分发挥出张在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作用,这样就可以深入分析和管理电力数据信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电力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存储效果。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再加上智能巡检系统,能够对故障事件分析和检修进行覆盖,并且能够有效判断和管理故障和缺陷,确保整个管理系统的使用便利性,使其具备先进管理技术和科学的数据应用技术,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检修。
  2.2 注重电力系统一体化管理
  电力运检技术属于系统化工程,因此要求管理期间能够注重电力系统一体化管理。该项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水平,因此在建设管理系统时需要从不同方面入手:第一,在运检期间需要实时监测和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且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制定出全方位运检方案,这样能够为后期电力运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二,在运检期间需要从各个角度处理和管理电力袭用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各项数据信息,并且筛选出不同数据信息,联合工作期间所应用的各项指标,这样能够确保电力运检方案的完整性和实效性。第三,在运检过程中需要实施电力运检试验,这样能够为电力运检一体化工作提供宝贵的建设经验,确保电力系统在运行期间能够消除各项安全隐患,从而确保运行稳定性。
  2.3 完善设备信息系统数据库
  由于我国电力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电力线路在城市中的构件也不断增多,我国电力市场中也开始出现较多先进设备和技术,确保电力系统输电系统的设备机器和运行技术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输电运维管理工作和技术的创新性。为了更好地适应该项改变,则需要全面整理和归档电力系统运行期间产生的各项数据信息,这样才能够为后期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4 注重控制电力运行自然因素
  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雷电、风雨等自然因素会对电力运检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各项自然因素,以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效果。在管理电力系统运检时首先需要强化各项技术人员的责任心,能够通过天气预报注重电力设备巡检工作。在运检期间还如果发现电力设备发生较多安全事故,因此需要联系相关抢修部门参与系统维护工作中,并且与系统运检部门进行合作,共同维护好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在此期间还需要对电力检修档案进行完善和改进,及时归档电力运检数据,并且对系统运行期间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最后还需要联合相关管理部门,全面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并且及时更换频繁发生故障事件的区域。
  2.5 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
  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运检期间开始广泛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和智能化管理措施,因此对于电力系统来说,需要从根本上提升输电运检工作的要求和标准。因此,为了确保电力企业在短时间内能够满足该项要求,首先需要建立智能化管理控制平台,确保电力系统运检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使管理系统更加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全面提升电力运行效率。在此期间,智能化管理控制平台还能够及时处理电力系统运行期间产生的各项问题,并且应用针对性地解决措施,全面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首先需要做好电力运检工作,要求电力企业技术人员能够最大限度提升电力运检质量。因此技术人员可以从运检智能化、电力系统一体化管理以及自然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及时处理和存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所产生的数据信息,通过上述措施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果,从根本上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洪举.电力系统在“互联网+”行动下输电运检管理策略——以山东济宁供电公司“互联网+电力智慧巡检”项目为例[J].科技与创新,2016,23(21):58.
  [2] 张彬,白阳.打造电力设施保护钢铁壁垒——检修公司大同分部输电运检五班工作纪实[J].华北电业,2017,15(10):68-71.
  [3] 翁林洋.对电力运检突发事故的抢修应对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12):234-23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藏药翁布挥发油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法进行抗炎药效学实验;通过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
安徽四建控股集团是一家以工程施工、地产开发、高新技术和金融投资为主业的大型非公企业集团,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两项特级资质,年施工能力达百
提出了—种求解线性二层规划的神经网络方法.采用以下层问题的对偶间隙为罚项,构造线性二层规划罚问题的思想,将线性二层规划转化成相应的单层规划问题,然后设计求解单层规划
某市1∶10000城市版地形图重点更新工作是某市"十二五"基础测绘项目之一。传统的地图制图和空间数据建库需在同一个时期生产两套数据,数据的重复生产在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数据冗余。本项目将"图库一体、先库后图"应用在1∶10000城市版地形图更新工程工作中,利用其科学性、现势性和高效性快速实现了线划图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之间的双向同步转换。
在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居住型历史地段场所特征正在逐渐消退,文章分析了乐清北阁村历史地段发展沿革、空间环境、民居空间及构造,解读居住型历史地段发展过程中
摘 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数字电子技术也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得到应用。现今的电视和数字电子技术相关联,但是数字信号是数字电子技术的主要关注点。文章主要是从5个方面来进行对课题数字电子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的区别与应用的分析和研究,首先是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区别和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接着是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区别和应用进行分析,然后是對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一起应用于数字电子技术的体现进行研究,接着是分析通
利用延拓结构理论讨论KdV方程的解,并且给出了带一个参数的KdV方程,得到了该方程延拓代数对应的Lax对.
本文研究了数论函数在其自变量的因数集合上双重求和的可交换性质.讨论了这些性质在推导莫比乌斯反演公式及解决可重圆排列问题中的应用.
为提升西部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本文运用熵值法对西部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综合水平较低;不同省份之间的信
机器人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开展面向工程的实践和创新教学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垃圾分拣机器人,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