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工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联系高校党政和广大师生员工的重要桥梁纽带,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工作优势。围绕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发挥,调查分析当前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指出应通过创新工作理念、探索方法路径、丰富育人内容、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工会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工会;育人作用;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0-008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立足新时代,要大力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充分调动工会在育人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校关心育人合力,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2] 。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和独特的育人优势,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育人困难和现实问题,积极探索服务高校工会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方法和路径,有利于我们提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
一、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地位作用和独特优势
《中国工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3]高校工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高校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和独特优势。高校工会具有四项重要职能: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动员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建设改革发展;代表和组织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教育教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高校工会作为一个能够广泛联系广大教职工的一个群众性组织,是广大师生维护权益的重要机构,在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在新时代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内在魅力。一是具有“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高校工会是高校党政与广大教职工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代表和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权益,是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和引导者。高校教职工基本都是高校工会会员,覆盖绝大多数教职工,因此,高校工会在联系广大教职工中具有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和工作魅力,能够保证高校工会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作用的发挥。二是具有“组织管理”的独特优势。高校工会组织覆盖全校各个层次、各个群体,学校层面有校工会,设置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通过工代会、教代会等凝聚共识,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学院层面设置学院工会,能够广泛联系师生,及时收集教职工意见建议。在高校机关部门层面设置工会小组长,负责工会工作的末端落实。因此,从校工会、院工会再到工会小组长,基本能够做到工会组织全覆盖广大教职工,能够辐射和影响到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类别的教职工,有利于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高工会育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育人成效。三是具有“教育引导”的独特优势。高校工会由高校广大教职工组成,这是区别于一般工会组织的鲜明特点。当前高校教职工学历水平、知识阅历、文化水平都普遍相对较高。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这就直接决定了当前新时代高校工会组织必须要充分发挥高校教职工的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践行立德树人初心,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牢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使命,充分利用和发挥好高校工会组织教育引导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新时代工会干部和教职工的育人本领和育人能力水平,切实承担起对当代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引领和行动引领,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工全组织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经过反复论证,认真编制了《高校工会组织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当前高校工会组织立德树人和育人工作开展的现状,探索高校工会组织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实现路径,更好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题组”先后发放调查问卷1 300份,实际回收问卷1 280份,回收率98.46%,经“课题组”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核对,有效问卷1 275份,有效问卷率达99.61%。从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果来看,大多数被调查者基本知道和了解高校工会组织的存在,或多或少都接触过高校工会干部,表示工会干部能够真心帮助和服务师生,尽职尽责,工作认真努力,密切联系服务师生,工作相对有活力,积极参加过高校工会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对高校工会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较为满意,喜欢工会开展的文体活动,认为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發挥很重要,这种作用的发挥希望通过学生活动形式开展,始终坚持立德树人。
二、当前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中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
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虽然拥有一定的地位作用,具备自身的“联系广泛、组织管理和教育引导”的独特优势。但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工会参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同样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工会工作在育人格局中协调性不够、作用发挥有限、影响和覆盖不够、目标简单削弱育人实效、工会力量薄弱、活动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任务艰巨、育人本领不够强和育人水平有待提高、寻求工会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够、对高校工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认识不足、各级工会组织育人合力尚未形成等等,这些问题对新时代高校工会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工会育人作用发挥不够,育人影响力和覆盖面不足
当前高校工会专职人员相对较少、年龄结构普遍老化、整体缺乏创新精神,在联系引领教职员工和联系师生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就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有教职工1 576人,学生18 836人,而校工会总计10人。“课题组”在对覆盖1 275人的问卷调查后得到的数据显示,听说过工会组织的师生有940人,占总数的73.73%;参与过工会活动的师生员工有824人,占总数的64.63%;认为学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发挥作用的有629人,占总数的49.33%;遇到困难倾向于找工会组织帮忙解决的有77人,仅占总数的6.04%。对各级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满意度,选择“非常满意”的仅有271人,占比21.25%;选择“比较满意”的514人,占比40.31%。从调查数据来看,高校工会的桥梁纽带作者发挥还不够明显,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作用发挥有限、影响力有待增强;师生寻求工会解决问题的意识不足,直接影响工会组织育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工会育人活动不够丰富,育人实际效果比较欠佳
当前高校工会组织的活动很多,但是活动的育人效果不佳。通过调查,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文艺活动、志愿活动等几个方面。“课题组”在对覆盖1 275人的问卷调查中获知,参与过工会组织的体育运动的有713人,占比55.92%;参与过文艺活动的有148人,占比11.61%;参与过爱心捐助等志愿活动的有294人,占比23.06%。对工会活动促进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满意度测评中,表示“很满意”的有291人,占比22.82%;选择“比较满意”的有580人,占比45.49%。对当前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中,选择“工作不够重视在育人格局中协调不够”的有378人,占比29.65%;选择“工作和活动范围有限影响育人作用”有618人,占比48.47%;选择“工作活动的实效性不强影响育人效果”的有225人,占比17.65%。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关系工会活动相对比较单一,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师生员工参与工会活动和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直接影响和导致当前高校工会组织育人效果不够好。
(三)工会干部深入基层师生不够,育人能力和素质有待提升
“课题组”在对参与调查的师生员工接触中,日常接触过高校各级工会干部的有621人,占总数的48.71%。所接触的工会干部对待师生的态度,选择“以师生为友真心帮助师生”的有501人,占比39.29%;选择“平等相待比较有耐心”的有430人,占比33.73%;选择“态度一般”的有135人,占比10.59%,选择“不了解”的有189人,占比14.82%。对工会干部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工作表现测评中,选择“能力较强能办事办成事”的有404人,占比31.69%;选择“尽职尽责工作认真努力”的有631人,占比49.49%;选择“综合素质不高表现一般”的有101人,占比7.92%;“不了解”的139人,占比10.9%。从这些调查数据来看,高校工会干部的态度、能力、工作成效与师生员工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说明高校工会干部经常性深入群众、深入师生、走进基层不够,切实帮助师生解决问题困难的举措不够,高校工会干部自身能力和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校工会干部育人的成效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三、积极探索高校工会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实现路径
作为新时代高校工会组织,需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方法路径,完善育人体系、丰富育人内容、强化育人效果,进一步提升和凸显高校工会组织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工会育人意识
高校工会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注重育人效果,主动融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在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个重要职能中要特别注重教育职能,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理念,实现工会教育服务主体由教职工向师生转变[4]。高校工会要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从甘当配角向主动育人转变,注重在工作活动中提升工会育人效果,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担当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二)不断探索方法路径,完善工会育人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了“十大育人”体系,强调实施一体化育人,全面统筹各方面的育人资源,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校工会的育人路径可以涵盖“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要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增强师生员工实践能力和劳动光荣观念;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体育活动,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创建,优化校风学风,滋养师生心灵,涵养师生品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通过科学管理,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实现工会组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困难,提升服务育人效果,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达到教育人、引导人的育人实际效果。
(三)不断丰富育人内容,增强工会育人效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师生对工会工作也有新期待,这就要求工会工作要有新作为、工会育人内容要有新拓展。工会工作要紧紧围绕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展开,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强大精神支撑。通过积极打造工会育人品牌,广泛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组织各类竞赛活动,激发工会干部育人动力,增强工会育人的效果和工会工作育人成效。积极组织工会活动,能够广泛了解掌握教职员工真实想法和意见建议,以便为教职员工排忧解难,更好地培养人,为高校建设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会育人能力
“打铁要靠自身硬”,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基础。高校工会要不断完善机构设置,配齐配强工会干部,做好日常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工会规章制度,坚持依法依规办事,不断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做好工会参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场地、资金、物资等保障工作,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力度,筑牢育人的物质基础。找准高校工会在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争做育人工作的引领者、承担者和协调者[5]。通过加强高校工会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能力。
高校工会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用和独特的工作优势。探索建立健全高校工会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新时代高校工会充分发挥“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准确把握高校工会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中能力和水平,不断健全高校工会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更好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教育部課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
[3] 中国工会章程[EB/OL].中工网.http://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41/file.jsp?cid=1241&aid=96764.2017-08-2.
[4] 江先锋.高校工会推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山东工会论坛,2017,(6):34-35.
[5] 马婧智闻,丁希忠,郭一萍.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视域下高校工会在育人工作中的定位及实现路径研究[J].教育时空,2020,(7):129.
关键词:高校;工会;育人作用;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0-008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立足新时代,要大力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充分调动工会在育人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校关心育人合力,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2] 。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和独特的育人优势,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育人困难和现实问题,积极探索服务高校工会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方法和路径,有利于我们提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
一、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地位作用和独特优势
《中国工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3]高校工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高校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和独特优势。高校工会具有四项重要职能: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动员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建设改革发展;代表和组织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教育教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高校工会作为一个能够广泛联系广大教职工的一个群众性组织,是广大师生维护权益的重要机构,在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在新时代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内在魅力。一是具有“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高校工会是高校党政与广大教职工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代表和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权益,是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和引导者。高校教职工基本都是高校工会会员,覆盖绝大多数教职工,因此,高校工会在联系广大教职工中具有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和工作魅力,能够保证高校工会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作用的发挥。二是具有“组织管理”的独特优势。高校工会组织覆盖全校各个层次、各个群体,学校层面有校工会,设置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通过工代会、教代会等凝聚共识,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学院层面设置学院工会,能够广泛联系师生,及时收集教职工意见建议。在高校机关部门层面设置工会小组长,负责工会工作的末端落实。因此,从校工会、院工会再到工会小组长,基本能够做到工会组织全覆盖广大教职工,能够辐射和影响到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类别的教职工,有利于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高工会育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育人成效。三是具有“教育引导”的独特优势。高校工会由高校广大教职工组成,这是区别于一般工会组织的鲜明特点。当前高校教职工学历水平、知识阅历、文化水平都普遍相对较高。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这就直接决定了当前新时代高校工会组织必须要充分发挥高校教职工的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践行立德树人初心,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牢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使命,充分利用和发挥好高校工会组织教育引导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新时代工会干部和教职工的育人本领和育人能力水平,切实承担起对当代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引领和行动引领,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工全组织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经过反复论证,认真编制了《高校工会组织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当前高校工会组织立德树人和育人工作开展的现状,探索高校工会组织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实现路径,更好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题组”先后发放调查问卷1 300份,实际回收问卷1 280份,回收率98.46%,经“课题组”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核对,有效问卷1 275份,有效问卷率达99.61%。从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果来看,大多数被调查者基本知道和了解高校工会组织的存在,或多或少都接触过高校工会干部,表示工会干部能够真心帮助和服务师生,尽职尽责,工作认真努力,密切联系服务师生,工作相对有活力,积极参加过高校工会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对高校工会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较为满意,喜欢工会开展的文体活动,认为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發挥很重要,这种作用的发挥希望通过学生活动形式开展,始终坚持立德树人。
二、当前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中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
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虽然拥有一定的地位作用,具备自身的“联系广泛、组织管理和教育引导”的独特优势。但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工会参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同样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工会工作在育人格局中协调性不够、作用发挥有限、影响和覆盖不够、目标简单削弱育人实效、工会力量薄弱、活动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任务艰巨、育人本领不够强和育人水平有待提高、寻求工会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够、对高校工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认识不足、各级工会组织育人合力尚未形成等等,这些问题对新时代高校工会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工会育人作用发挥不够,育人影响力和覆盖面不足
当前高校工会专职人员相对较少、年龄结构普遍老化、整体缺乏创新精神,在联系引领教职员工和联系师生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就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有教职工1 576人,学生18 836人,而校工会总计10人。“课题组”在对覆盖1 275人的问卷调查后得到的数据显示,听说过工会组织的师生有940人,占总数的73.73%;参与过工会活动的师生员工有824人,占总数的64.63%;认为学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发挥作用的有629人,占总数的49.33%;遇到困难倾向于找工会组织帮忙解决的有77人,仅占总数的6.04%。对各级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满意度,选择“非常满意”的仅有271人,占比21.25%;选择“比较满意”的514人,占比40.31%。从调查数据来看,高校工会的桥梁纽带作者发挥还不够明显,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作用发挥有限、影响力有待增强;师生寻求工会解决问题的意识不足,直接影响工会组织育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工会育人活动不够丰富,育人实际效果比较欠佳
当前高校工会组织的活动很多,但是活动的育人效果不佳。通过调查,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文艺活动、志愿活动等几个方面。“课题组”在对覆盖1 275人的问卷调查中获知,参与过工会组织的体育运动的有713人,占比55.92%;参与过文艺活动的有148人,占比11.61%;参与过爱心捐助等志愿活动的有294人,占比23.06%。对工会活动促进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满意度测评中,表示“很满意”的有291人,占比22.82%;选择“比较满意”的有580人,占比45.49%。对当前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中,选择“工作不够重视在育人格局中协调不够”的有378人,占比29.65%;选择“工作和活动范围有限影响育人作用”有618人,占比48.47%;选择“工作活动的实效性不强影响育人效果”的有225人,占比17.65%。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关系工会活动相对比较单一,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师生员工参与工会活动和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直接影响和导致当前高校工会组织育人效果不够好。
(三)工会干部深入基层师生不够,育人能力和素质有待提升
“课题组”在对参与调查的师生员工接触中,日常接触过高校各级工会干部的有621人,占总数的48.71%。所接触的工会干部对待师生的态度,选择“以师生为友真心帮助师生”的有501人,占比39.29%;选择“平等相待比较有耐心”的有430人,占比33.73%;选择“态度一般”的有135人,占比10.59%,选择“不了解”的有189人,占比14.82%。对工会干部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工作表现测评中,选择“能力较强能办事办成事”的有404人,占比31.69%;选择“尽职尽责工作认真努力”的有631人,占比49.49%;选择“综合素质不高表现一般”的有101人,占比7.92%;“不了解”的139人,占比10.9%。从这些调查数据来看,高校工会干部的态度、能力、工作成效与师生员工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说明高校工会干部经常性深入群众、深入师生、走进基层不够,切实帮助师生解决问题困难的举措不够,高校工会干部自身能力和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校工会干部育人的成效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三、积极探索高校工会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实现路径
作为新时代高校工会组织,需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方法路径,完善育人体系、丰富育人内容、强化育人效果,进一步提升和凸显高校工会组织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工会育人意识
高校工会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注重育人效果,主动融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在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个重要职能中要特别注重教育职能,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理念,实现工会教育服务主体由教职工向师生转变[4]。高校工会要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从甘当配角向主动育人转变,注重在工作活动中提升工会育人效果,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担当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二)不断探索方法路径,完善工会育人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了“十大育人”体系,强调实施一体化育人,全面统筹各方面的育人资源,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校工会的育人路径可以涵盖“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要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增强师生员工实践能力和劳动光荣观念;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体育活动,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创建,优化校风学风,滋养师生心灵,涵养师生品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通过科学管理,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实现工会组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困难,提升服务育人效果,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达到教育人、引导人的育人实际效果。
(三)不断丰富育人内容,增强工会育人效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师生对工会工作也有新期待,这就要求工会工作要有新作为、工会育人内容要有新拓展。工会工作要紧紧围绕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展开,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强大精神支撑。通过积极打造工会育人品牌,广泛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组织各类竞赛活动,激发工会干部育人动力,增强工会育人的效果和工会工作育人成效。积极组织工会活动,能够广泛了解掌握教职员工真实想法和意见建议,以便为教职员工排忧解难,更好地培养人,为高校建设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会育人能力
“打铁要靠自身硬”,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基础。高校工会要不断完善机构设置,配齐配强工会干部,做好日常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工会规章制度,坚持依法依规办事,不断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做好工会参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场地、资金、物资等保障工作,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力度,筑牢育人的物质基础。找准高校工会在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争做育人工作的引领者、承担者和协调者[5]。通过加强高校工会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能力。
高校工会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用和独特的工作优势。探索建立健全高校工会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新时代高校工会充分发挥“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准确把握高校工会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中能力和水平,不断健全高校工会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更好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教育部課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
[3] 中国工会章程[EB/OL].中工网.http://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41/file.jsp?cid=1241&aid=96764.2017-08-2.
[4] 江先锋.高校工会推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山东工会论坛,2017,(6):34-35.
[5] 马婧智闻,丁希忠,郭一萍.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视域下高校工会在育人工作中的定位及实现路径研究[J].教育时空,2020,(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