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N、Pyk2、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临床误诊误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eng96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骨桥蛋白(OPN)、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诊治103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舌癌组)及距肿瘤边缘>0.5 cm的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比较不同组织中OPN、Pyk2、p-AKT表达情况,分析OPN、Pyk2、p-AKT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舌癌组OPN、Pyk2、p-AKT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Ⅲ~Ⅳ期、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舌鳞状细胞癌患者OPN、Pyk2、p-AKT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Ⅰ~Ⅱ期、低-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P<0.01).Ⅲ~Ⅳ期、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OPN、Pyk2、p-AKT表达阳性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病死率分别高于Ⅰ~Ⅱ期、低-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及OPN、Pyk2、p-AKT表达阴性患者(P<0.05,P<0.01).Ⅲ~Ⅳ期、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以及OPN、Pyk2、p-AKT表达阳性是影响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OPN、Pyk2、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上调,与癌细胞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为舌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复杂危险,极具挑战.尽管外科手术的水平高低难以被科学定量评估,且这种艰苦手术对于患儿生存获益的贡献还有不同的意见,但就神经母细胞瘤治疗而言,外科手术仍然是必须的,而且要努力做到更好.临床应努力创新各种技术方法,拓展微创手术,提高神经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出现误诊的2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误诊率为58.1%,以乳房肿块伴局部皮肤红肿和压痛为主要表现17例,以乳房肿块不伴皮肤病变为主要表现8例.入院后依据病史、临床体征和辅助检查,误诊为乳腺癌或疑似乳腺癌1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乳腺增生3例、纤维腺瘤1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治疗过程顺利,预后良好,未见复发.结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诊
目的 评价多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30例行多次TACE联合TIPS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观察TACE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观察其治疗效果及生存率.结果 TIPS术后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37.58±7.26)mmHg降至术后的(23.35±6.4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次TACE治疗后1个月肝功能比较差
目的 分析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血清抑癌基因DKK3、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表达水平及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ICM 61例为ICM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3例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DKK3、Gal-3表达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右心室内径(R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DKK3、Gal-3表达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 ICM组血清DKK3表达水平和LVEF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