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预后预警模型的研究进展

来源 :心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2009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一种心肌急性泵衰竭,心输出量降低的状态,会导致终末器官灌注不足和缺氧,最终危及生命[1]。CS原因居多,其中最常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导致左心室功能障碍[2]。虽然目前针对CS患者的治疗中再灌注治疗和相关机械辅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短期预后[3-5],但院内死亡率仍高达27%~51%[1]。一、流行病学CS是一个危及患者预后的急危重症,目前AMI仍是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6],据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合并CS患者发病率在7.5%,
其他文献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以肺血管显著重构及血管负荷进行性增大为特征的一类综合征,疾病进展常伴随右心室重构及肥厚,最终导致右心衰而致死亡。近年来,表观遗传机制特别是R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揭示了表观遗传修饰与PH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为诊断和治疗PH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N6-甲基腺苷(m6A)、N7-甲基鸟苷(m7G)是真核细胞中最普遍和最丰富的内部转录后RN
期刊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加重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进展,肺动脉去神经术(pulmonary artery denervation, PADN)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有利于治疗PAH和混合型毛细血管后和前肺动脉高压(combined pre-capillary and post-capill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
期刊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作为学生整个物理学习时代的关键入门期,这就需要教学一线的物理老师们把握课堂教学这一重要阵地。由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物理规律和原理。且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物理老师们最有效的应用策略是可利用生活废弃物,变废为宝,利用这些信手拈来的身边的素材自制生活化物理教具,生动有趣地再现物理现象,进而更清晰明了地诠释相对难懂的物理规律,以加深学生对物
期刊
<正>光阴荏苒,甘肃《人大研究》杂志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孔子说三十而立,意思是人在30岁前后可以自立于世、有所成就。《人大研究》30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成就斐然、可歌可泣,“红旗不倒”、实属不易。我作为伴随者和见证人——一介作者更是忠实的读者,感慨颇深。一、相识—遥忆30年前1992年初,在我国的南方发生了一个大事件,邓小平南方谈话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年中,在我国西北的甘肃省人大也有一
期刊
报纸
<正>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病死率高,发病特征为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右心后负荷逐渐增加致右心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PH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棘手、预后较差。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对健康知识掌握不多,常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不按医嘱用药、不合理饮食等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猝死等并发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PH必要环节,多种因素影响患者
期刊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病理机制为肺动脉内的纤维化血栓阻塞血管,影响血流动力学,完成血运重建是其治疗的关键,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是肺动脉段以下血运重建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介绍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的临床意义、常见并发症,并结合本中心经验对其技术要点和临床管理进行阐述。
期刊
目的 通过归纳和分析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液因子水平变化,为该病症的快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为患者组,同时选择体检健康者12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基本资料、生活习惯和血液检查指标的差异,筛选出与诊断相关症状和因子;根据肺动脉高压差异,将患者组分为I型患者组33例、Ⅱ型
期刊
<正>9月19日上午,上海市节能协会、黄浦区发改委联合组织黄浦区重点用能单位代表近30人参观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校区的国家级"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据悉,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新校区960亩的校园,相当于一座超大规模的智慧能源实验室。校园内的"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由风光储一体化的智能微网、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的智能热网、智慧能源管控
期刊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CBL+T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中医妇科学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冠疫情期间参与中医妇科学线上学习的2018级中医班留学生实施该教学法,通过期末综合成绩评定和问卷调查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应用线上翻转课堂结合CBL+TBL教学模式的2018级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优于常规线上教学的2016级和2017级学生的成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