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ur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经常听到学生这样的谈话:数学最枯燥无味了,听起来昏昏欲睡。这种观点虽然比较偏激,但至少可以提醒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数学教学设计了。《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
  一、以旧引新创设情境
  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新旧对比,通过一系列的疑问,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从而得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我在上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6节《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一课时,先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什么?然后回顾四边形的内角和是什么?怎么得到的?最后提出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怎么求呢?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可以把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这样就不难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由于数学源于现实生活与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形象思维的特点,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或关心的实际事例进行情境准备,激学导新,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方法。例如我在上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第六章频率与概率第4节《池塘里有多少条鱼》一课的设计:先给出一个金鱼缸让学生数一数金鱼的条数,然后提问鱼塘里多少条鱼?最后一致通过可以根据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使学生感觉到概念(解题方法)的引入不突然,而且还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就能学到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反过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学生理解得很轻松。
  三、活动实践创设情境
  “实践出真知”。在教学时,精心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动手中自己去探索、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例如我在上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第三章圆第6节《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我自己并不动手演示,而是要求学生准备大小两个圆并在桌面上不停地移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比较,最后总结出根据公共点个数不同得出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后理解,学生理解的更清晰透彻。
  四、问题解决创设情境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欲望,才能开动脑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设置悬念、设置矛盾、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分析、联想,并使学生在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中,全力投入对新知的探求,可以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上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第三章圆第1节《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一课时,一开课提问,我们每天上学骑的自行车轮子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不把它设计成正方形的呢?(同学们感觉到很可笑)接着问:如果轮子是正方形的,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同学们七嘴八舌想象)。这时我用《几何画板》打开事先制作好的动画“在直线上滚动的正方形”,让学生观察轨迹曲线。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学生能发现“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但“正方形上各点到中心距离不全相等”。再在此基础上得出圆的定义,学生理解的就比较透彻。
  五、经典故事创设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例如我在上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一节《勾股定理》时,我是通过讲故事来引入的:人类多少年来一直在探索其它星球上是否存在“人”。一次科学界大会上,很多科学家就提出了这一个问题,引起了讨论。但怎么样跟他们取得联系哪?——发一条中文信息去,——发一条English……最后大家商议决定发送一种勾股定理图形(教材第一页引图)。为什么发送这种图形哪?它究竟代表了什么哪?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这样一种带有神秘感的故事引入新课,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这一学期能喜欢学习开了个好头!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但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情境,都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而且要自然、合情合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增,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数学就会产生良好的情感与态度。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理论很多的学科。因此,学生要想学好物理,除了课堂听教师讲解知识点和自然现象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现象、发掘物理原理
通常,我们在为某一节课或某个问题作教学设计的时候,总是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为学生准备好层层推进、顺理成章的“路子”,让学生沿着这个“正确的方向”走下去,从而获得知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被越来越多的在课堂上使用,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将会带来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数学学习是抽象和枯燥乏味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有象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变为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
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数学知识是一个十分枯燥的过程,而初中数学教师如果能够通过良好的导入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则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数学、学好数学。主要通过对
初中生的数学知识多数是教师在课堂上教给他们的公式和定理,在受到当下应试教育的制约时,教师往往以应用性的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重点训练解题能力和技巧。但是初中课堂上,
《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和做法。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实践活动加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引入初中数
《几何画板》是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点。依据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实施情况,结合近年来《几何画板》在信息技术下的发展特点,分析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优势,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是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在此目标下,课堂小组讨论作为一项课堂活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有效学习活动不能只依赖记忆、模仿,而是需要学会合作、交流,这才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当前初中数学不可只依赖传统机械教学,只有加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