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公园历史空间的叙事结构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文化公园如何叙事?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家文化公园一个基本动因在于通过空间的综合划分,为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辟出专属领地,以保护一个或多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而以叙事学视角看待这个系统,并非各项文化遗产甚至是无形文化遗产的罗列总和;“讲中国故事”也非仅仅是记录描述的文本。其所要探寻的是文化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形成的结构和网络关系,找到语言叙事和空间叙事中的秩序感、认同感。而对于文化生态系统中结构关系的认知和保护比起保护遗产要素个体更为重要,因为结构的消亡意味着系统整体破坏。
  一、结构叙事的时间性与空间性
  源自结构主义的叙事学始于语言叙事,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主义叙事学建立的一套理论模式,对研究对象复杂的内部机制进行精准解析,揭示不同因子之间的关系构成,从而打破了与传统文学理论偏重社会和心理因素分析以及主观臆断的思维定式。20世纪60年代末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凭借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其视角和研究方法被不断运用和延伸。
  叙事结构既处于时间维度,更离不开空间维度。伴随着“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向,在逻辑上,叙事学也应该有一个由时间维度上的研究向空间维度上的研究的转向。西方许多研究者开始探讨叙事文本的空间结构,其中具有广泛影响的是美国学者加布里尔·佐伦(Gabriel Zonan)1984年发表的《走向叙事空间理论》一文,搭建起最具实用价值的叙事空间结构模型。他将叙事的空间看做一个整体,提出三个层次:地志空间(作为静态实体的空间,它可以是一系列对立的空间概念,如里与外、村庄与城市;也可以是人或物存在的形式空间,如神界和人界、现实与梦境);时空体空间(由事件和运动形成的空间结构,它包括共时和历时两种关系);文本空间(文本所表现的空间,受语言选择性、文本线性时序和视角结构所局限)。
  建筑学者诺伯格·舒尔兹在《存在空间·建筑》一书中写道:“人之对空间感兴趣,其根源在于存在。它是由于人抓住了在环境中生活的关系,要为充满事件和行为的世界提出意义或秩序的要求而产生的。”
  叙事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性冲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文化行动。以往的叙事对事件进程关注较多,与空间的关系问题研究很少。人类“叙事”的动因,是要把发生在特定空间中的事件保存在记忆中,从而抗拒遗忘,将意义赋予存在;研究“叙述”的方法论来为叙事对象厘清秩序和形式。无论个人还是社会,时空中已经发生的事件都储藏在记忆中,“如果没有记忆,就没有任何可以讲述的内容”,记忆不仅是时间性的,更是空间性的。从存在与空间的深层关系入手,在跨学科视野中对空间意识与人类叙事之间的本质关系展开深入的论述,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场所记忆到历史空间
  诺伯格·舒尔兹所说“存在空间”是沉淀在意识深处的“比较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具有认知功能,是人们熟悉并投注了情感的空间。乡愁之地即是这种“存在空间”,身处世界任何一方,“存在空间”都是一个参照坐标。同样,空间或者場所一旦刻录了事件、记忆和大众认同,即可呈现为文化景观,形成历史空间,记忆之场启发了人们对历史真实的认知。具体的人物、事件以及过程与特定空间的结合,便有了一个场所,这个场所构成了叙事空间,体验的多样性是叙事空间的最重要的特征。
  场所可以寄托某一社群或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场所就是在不断迭加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在那里发生的地方,是一个将人类集团统合在一起的地方。场所是共同体的依靠和支柱。”“在建筑与语言领域中,历史呈现的过程不是那种后一阶段彻底抹去前—阶段,而是每个阶段都有遗痕,不同阶段的痕迹保持在今日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上。”在交通体系和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代,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时间在空间迁移中的重要性大幅降低。历史性、序列性的流动转而成为地理性、同在性的存在;空间感代替时间感成为人类感觉的中心。给历史事件创造一种空间性的结构,把“储藏”这些事件的空间做出合理的、有秩序的安排,需要在历史场所中找出最核心的空间。一个社群或人类共同体的“圣地”或“神圣空间”就具有这种核心地位,也是历史的“起点”。一部历史文本的空间结构,犹如被“神圣空间”编织起来的历史场所的网络。
  “将叙事学引入到场所理论之中,耦合场所物质空间结构及其文化意义,将场地的历史特性、知觉体验、文化信息与其定居者有效组织在一起,”成为文化空间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场所植入人类制造便有了景观,或者称为人文景观。“景观也充当着一种社会角色。人人都熟悉的有名有姓的环境,成为大家共同的记忆和符号的源泉,人们因此被联合起来,并得以相互交流。为了保存群体的历史和思想,景观充当着一个巨大的记忆系统。”
  四、结语
  国家文化公园是在建立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同步进行的。空间规划体系要构建的是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的体系,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跨现有行政区划定包括文化生态空间在内的生态保护区。因此,以文化地理视角认识文化现象的发展演化和空间分布、组合,进而划分区域十分必要。空间叙事对历史空间、记忆场所各要素之间结构网络的研究体系,应成为国家文化公园空间规划的理论课题之一。
其他文献
罗丹几乎是雕塑界公认的第一位自主型雕塑家.他的创作独立于受众群体和制造体系,展现了对生活的渴望.他通过表达的形式和主题的选择,传达了最极致的个人主义.在1864年,罗丹创
期刊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公共雕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的审美理念和艺术流派在这一时期显得愈加活跃,人们在对外来文化不断学习和引进后,经过长时间的冷静思考,并
期刊
我国著名艺术铸造专家、青铜器研究专家谭德睿先生,1936年11月出生,一生受其父、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院士影响,坚持真理,严谨治学,艰苦求索,从事中国古代青铜技术、铸造史和艺
期刊
一、“鲁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提出的时代背景  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时代进步的需求  在国家顶层框架的要求和“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目标的指引下,2020年起,辽宁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点扶持10个聚集效应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重点产业园区。依托各地文化资源,重点培育100家文化产业基地和骨干文化企业。努力建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期刊
“正做不做,豆腐拌醋”“八十岁吹唢呐”——这两句话,正是在下当前生活的真实写照。可以这样说,我这一生所嫁原来竟不是我的真爱,而一旦碰到真的值得以身相许的对象时,却发现自己早已成了皓首无牙的老身了,咋办?——还是抓紧时间“爱一把”吧。  须得申明的,这里所指不是我的婚姻,而是我从一而终的事业——雕塑。  我和雕塑结缘是在六十多年前,中学生,胖,怕太阳和操场。而操场边的砖瓦窑有个阴凉的工棚,倒是一个好
期刊
当前,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积极性高涨,但突出文化价值.以文化为引领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世界范围尚属首例,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国内外尚无可以直接引
期刊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国家
期刊
2021年2月8日,在重庆全市人民喜迎新春佳节的欢乐气氛中,在渝中区山城巷百年历史建筑里,由中共渝中区委宣传部和渝中区文旅委共同指导,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渝中区南纪门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北尚文化当代研究会、永宏智造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承办的“诗意的虫洞——2021傅榆翔雕塑/油画作品国际巡回展(重庆站)”举行了开幕仪式。  全新升级打造的山城巷历史文化风貌区是重庆唯一以“山城”命名的百年
期刊
内容摘要:雕塑语言是以造型为基础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角色模型制作则是以雕塑语言为契机进行造型表现的艺术形式,模型的制作工艺决定了角色的表现效果。本文依托武夷学院动画角色模型制作为例,针对角色模型设计阶段、角色形体结构翻模阶段及道具塑造阶段等环节来探讨动画中的角色模型制作工艺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角色模型、翻模制作、工艺研究  引言  角色模型是以动画角色为对象进行雕刻塑造而成的艺术形式,通常所指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 海美专”)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专业的高等艺术学校,它是中国百年艺术教育的缩影和见证,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rn1922年,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