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假话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djy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做不做,豆腐拌醋”“八十岁吹唢呐”——这两句话,正是在下当前生活的真实写照。可以这样说,我这一生所嫁原来竟不是我的真爱,而一旦碰到真的值得以身相许的对象时,却发现自己早已成了皓首无牙的老身了,咋办?——还是抓紧时间“爱一把”吧。
  须得申明的,这里所指不是我的婚姻,而是我从一而终的事业——雕塑。
  我和雕塑结缘是在六十多年前,中学生,胖,怕太阳和操场。而操场边的砖瓦窑有个阴凉的工棚,倒是一个好的去处。看窑工做瓦非常神奇,原来瓦片是从瓦筒分解出来的,……同时趁机顺走了人家的泥。
  一团泥,搓泥球是最自然不过的事,问题出在想搓一个大的,泥球大了,滚动的面积更大,从手心延展到指头,搓来搓去搓成了不太规范的“松花蛋”。更而甚者我在这不甚规则的“松花蛋”的凹凸中竟然发现了“鲁迅”先生头像的颧骨,于是便“做”起了鲁迅像来。同学见了却一个劲地夸我的“斯大林”像,又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做成了“斯大林大元帅”像。上一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个普通中学生塑了个“斯大林”,不大不小总算个事儿,美术老师特意为泥像涂了金粉儿,还参加了地区中学生作业展。本人也跟着多少神气了一阵。
  后来幸运地成了雕塑系里的大学生,懂得了对称、比例、关系和一些人体结构知识,知道了苏联的“莫希娜”“科年柯夫”和雄伟的纪念碑雕塑。我从一只野鸟也变成了一只家雀儿,多了一些向往和自豪。
  毕业以后来到“大西北”的兰州,以美工的身份一直干到退休,几十年自认兢兢业业,工农兵的形象在我手底下变着方儿地豪迈和雄壮,一直雄壮到十年浩劫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几十年过去,人也老了,称呼也由小罗、罗师傅变成了罗老。于是乎成了“小有名气”的“老雕塑家”。
  直到退休那年,偶然从电视里瞥见了朝鲜的雕塑——前腿弓,后腿蹬,故作雄伟状。像受到了电击一样“似曾相识”,并由此而引发了对我的自豪产生了疑问。退休以后有大把时间让我回忆、分析和比较。其结论是颇令我丧气的,我一生所作的,严格说来只能算是像雕塑一样的“模型”。
  然而我说的可是真心话,当了几十年的雕塑家,竟然不懂得雕塑的语言;当了几十年的美术家,竟然不懂得“形式感”“形式美”。几十年里,勤勤恳恳,却是昏昏沉沉。赶时跟风,倒是挺忙的。
  “雕塑”到底是什么?其实雕塑和别的造型艺术一样,也是一种表达的“语言”,只不过采取了“雕塑”表达的形式。
  问题出在当年我们轮流着以一个腔调,说着同一个内容,有“统一的意志”无“个人的心情舒畅”,穿着戏妆,却讲着法则……,作者灵魂深处仰望的是风头,却非真实生活的星空。
  改革開放后,我记住了一位前辈的话,“艺术创作不在于你表现什么,而在于怎么表现。”
  六十岁面临退休,面临这尴尬的结果,决心破帽遮颜,从头自学——如果此生落得个冒牌艺术家,实在是有些不甘心的。
  苦干何惜汗如油,
  笨牛牵磨四十秋。
  小技雕虫寻常事,
  管它上流下九流。
  ——(六十自嘲)
  改革开放,对有能耐者而言是能力的解放。可惜本人生性愚鲁,当不成弄潮儿。眼红于别人名利双收,着实难受很久。后来终于明白,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而学问的大门只会向虔诚的信徒开启。本人虽老,但眼未瞎,手未抖,退而不休,“从头收拾旧山河”。不抢不偷,碍着谁了?大不了落个“八十岁上吹锁呐”来个“亡羊补牢”吧。自己出“题”,自己做“作文”,想咋改就咋改,不担心有人催,不必看别人的眼色——原来,幸福在这里等着我哩。
  不羡汽车喜有屋,
  落伍时尚豈当殊?
  虔心枯坐冷板凳,
  宁静致远好读书。
  ——(胸无大志)
  遥想当年,气盛无知,做了些许雕塑却分不清模型和艺术之区别,是遗憾;好在尚能分辨长短美丑,知错必改。要紧的,是路子要走对——哪怕是回头路!
  退休后,没有了任务,却有了自由,我试着敞开嗓子说我自己的话,唱我喜爱的歌,我说我看到的,我感到的,唱我想到的,悟到的;美声唱不了,原生态行不行?现在歌坛上连“摇滚”不也大行其道么?
  退休近二十年里,我试着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自己的手去做雕塑竟一发而不可收。似也找到了真爱——“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程度。不为别的,只是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有诗为证:
  老来习“刀耕”,
  不闻冬与春。
  日日指间过,
  甘做乡下人。
  另附打油一首以博一笑
  《自画像》
  一堆废纸(“纸塑”材料)
  两耳漏风(半聋)
  三餐管饱(家有贤妻)
  四季轻松(胸无大志)
  五彩梦想(想得美)
  六艺难攻(难实现)
  七窍生烟(急性子)
  八面不通(宅男)
  九坐不动(闭门造车)
  十分无用(糟老头一个)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由北京保利·央华制作的连台戏《雷雨》《雷雨·后》在国内多个城市开始了首轮巡演.连台戏的导演为法国人埃里克·拉卡斯卡德(Eric Lacascade).虽然在此之前已经
期刊
当代戏曲创作格局中,河南南阳籍剧作家孟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孟华的剧作奇妙地融合了乡土与都市、中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趣味.从技术的角度看,他和同时代的河南籍
期刊
“叙事伦理”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亚当·桑查瑞·纽顿的博士论文《叙事伦理》中,它是建立在西方经典叙事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探究如何有效地运用叙事达成必要
期刊
时间 2016-2019年rn时间伏牛山区合欢寨rn人物梁哲男,三十五六岁,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回族).rn金灵韵女,二十三四岁,大学生村官(回族).rn马山寿男,五十六七岁,合欢寨党支部书记
期刊
“啸”,谓之口哨艺术,目前存在多种含义,从音乐意义上来看,主要是指人吹气时,气流与嘴唇摩擦而发出声响.口哨属于“啸”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汉代许慎的《说文
期刊
读完《张泽伦二胡曲选》初稿,感触很深.张泽伦先生在耄耋之年仍坚持创作并出版如此有分量的力作,难能可贵,令人起敬.rn张泽伦先生是我省著名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不仅有着较
期刊
罗丹几乎是雕塑界公认的第一位自主型雕塑家.他的创作独立于受众群体和制造体系,展现了对生活的渴望.他通过表达的形式和主题的选择,传达了最极致的个人主义.在1864年,罗丹创
期刊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公共雕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的审美理念和艺术流派在这一时期显得愈加活跃,人们在对外来文化不断学习和引进后,经过长时间的冷静思考,并
期刊
我国著名艺术铸造专家、青铜器研究专家谭德睿先生,1936年11月出生,一生受其父、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院士影响,坚持真理,严谨治学,艰苦求索,从事中国古代青铜技术、铸造史和艺
期刊
一、“鲁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提出的时代背景  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时代进步的需求  在国家顶层框架的要求和“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目标的指引下,2020年起,辽宁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点扶持10个聚集效应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重点产业园区。依托各地文化资源,重点培育100家文化产业基地和骨干文化企业。努力建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