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互补问题的一个广义模式搜索算法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i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是给出了非线性互补问题的一个新解法。首先通过引入一个隐式的拉格朗日函数把非线性互补问题转化为一个等价的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然后用广义模式搜索法来解决,并给出了此算法的收敛性。
  [关键词]广义模式搜索 非线性互补 无约束最优化 收敛性
  
  一、引言
  
  经典的非线性互补问题NCP(F)的模型如下:
  求解x∈Rn,使得x≥0,F(x)≥0,<x,F(x)>=0(1.1)
  其中F∶Rn→Rn连续可微,<•,•>表示普通意义上的内积。
  假设问题(1.1)的解集S≠Φ,在F(﹒)是仿射函数的情况下,(1.1)就退化成了线性互补问题。
  
  二、原始非线性互补问题的转化
  
  众所周知,NCP(F)可以看作求下面这个隐式拉格朗日函数的最小值问题:
  其中α>1是一个参数,(﹒)+表示在 Rn+上的正交投影。
  特别地,在 Rn上,Mα(x)是非负的,假设在问题NCP(F)的解处Mα(x)取值为0。这样求解问题NCP(F)就可以转化为求解下面的无约束最优化问题:
  可见若F(﹒)连续可微,则Mα(x)也是连续可微的。这里假设F(﹒)连续可微。
  
  三、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广义模式搜索算法
  
  1.搜索步和Poll步
  在无约束最小化问题的模式搜索算法中的每一次迭代,都在一张网(下面所定义的Rn的一个离散集)上的有限个点处对目标函数进行估计,试图产生一个迭代点,使得该点的目标函数值比当前解处对应的目标函数值更小。这个过程称为搜索步。如果在搜索步失败,就进行Poll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找到改进的网点,则xk称为一个网格局部最优值。网格大小和迭代的更新规则见表3.1。首先给出[5]中的一些定义,当前网格定义如下:
  其中Δk∈R+是网格大小的参数,nD是个有限数,表示矩阵D的列数,矩阵D的列看成Rn中的向量构成了Rn的一个正生成集。同时还要求D中的每个列向量都可以表示成一个可逆矩阵和一个整向量的乘积。Poll集以xk为中心,定义为Pk={xk+Δkd,d∈Dk}。(表示Dk的列选自D)是一个正生成矩阵。
  假设3 .1 对d∈Dk都有βmin≤‖d‖≤βmax。
  假设3.2 若min{Mα(xk+Δkd)|d∈Dk}<Mα(xk),则必存在一个网格点xk+1,xk+1≠xk,使得Mα(xk+1)<Mα(kx),k=0,1,2,Λ.
  算法3.1 设x0∈Rn,给定Δ0>0.
  a.计算Mα(xk)。
  b.通过一种探测移动算法决定一个迭代点x+k.
  c.计算ρk=Mα(xk)-Mα(x+k).
  d.若ρk>0,则令xk+1;否则,令xk+1=xk.
  e.更新Dk和Δk.
  2.参数更新规则
  如果发现一个改进的网点,即:Mα(xk+1)<Mα(xk),则令Δk+1=λkΔk,λk∈(1,+∞);
  否则,即:若xk是网格局部最优值,则令Δk+1=θkΔk, θk∈(0,1).设,不依赖于.
  引理3.1 对于k≥0,都存在一个rk∈Z,使得Δk=ιrkΔ0.
  如[4]中所述,下述定理显然成立。
  定理3.1由算法3.1产生的每一个迭代点XN都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其中x0∈Rn是初始值,,α和β是互质的自然数,ι如Δk的更新规则中定义,Δ0是步长控制参数的初始值,D如当前网中定义。Zk∈Zn,k=0,Λ,N-1.
  
  四、收敛结果
  
  由算法3.1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关于收敛结果的定理。
  定理4.1 设Mα(x)是Rn上的连续可微函数,Mα(x)在Rn上利普希兹连续,常数为L,水平集LMα(x)(x0)是紧集。则GPS算法3.1产生的迭代满足
  这个定理表明算法3.1产生的迭代序列至少有一个聚点是问题(1 .1)的稳定点。如果把条件加强就会得到下面定理4.2中更强的收敛结果。
  假设4.1: 1.对于每一个网点
  定理4.2假设上面三个条件成立, Mα(x)是Rn上的连续可微函数,Mα(x)在Rn上利普希兹连续,常数为L,水平集LMa(x)(x0)是紧集。则GPS算法3.1产生的迭代满足
  
  参考文献:
  
  [1]Cottle,R.,Giannessi,F., and Lions,J.L.,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Wiley. New York,New York,1980.
  [2]Pang,J.s.,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Handbook of Global Optimization, Edited by R.Horst and P.pardalo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oston, Massachusetts, 1995.271-338.
  [3]Cottle, R.,Pang,J.S., and Stone,R., The 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New York, 1992.
  [4]V.Torczon,On the convergence of pattern search algorithms,SIAM J.Optim. 1997,(7):1-25.
  [5]T.G.Kolda,A.R.M.Lewis and V.Torczon,Optimization by direct search :a new perspectives on some classical and modern methods,SIAM REVIEW. 2003,(45):,385-482.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跳马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恐俱心理,本文从教学的观点出点,分析跳马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恐惧心理的办法。  [关键词]跳马教学 恐惧心理 原因分析    在器械体操教学过程中,跳马是其重要项目之一,在各大中专及高中学校较为普及。跳马除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外,恐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跳马水平的提高。恐惧心理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经历所建立起来的复杂条件反射。事实证明,减少以
目的观察放射性水平不同的饮水对小鼠遗传性状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幼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养至第50、100、150天时进行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两处理组与对
目的检测MAGE-A3抗原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HLA-I类基因在肺癌患者中的分布水平,以预测能够应用以MAGE-A3抗原蛋白为基础的肿瘤疫苗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的比例.
[摘要] 初中历史与社会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只有理清了这一价值所在,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教育效益。本文分二个部分,从历史学习与社会学习两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价值 社会认知    围绕《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结构、内容的选择与综合,以及教学模式等问题,以往所做的探索都是值得珍视的。这门课程,不仅要适应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且理应为公民社会的健全发展尽责尽力;不仅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而且理应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物理试验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了核心位置,而创新思维能力又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
[摘要]探索性问题近几年在中考中频频出现,本文主要将探索性问题分为条件探索型、结论探索型、存在探索型、规律探索型四大类,并结合中考试题对每种类型问题的解题策略进行分析。旨在对各种纷繁的探索性问题进行归纳、整合,帮助学生提高探索性问题的解决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中考数学 探索性试题 解题策略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最生动、最活跃的思维活动,探索性问题存在于一切学科领域之中,在数学中则
目的了解豫南有偿献血浆员HIV感染率及其流行因素.方法对豫南某县两个村18-50岁村民进行HIV感染率调查,并进行定群研究.结果1997年调查了963人,发现HIV抗体阳性者17人,HIV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