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mTc-DTPA眼眶显像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综合评价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pr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99mTc-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TPA)眼眶显像、血清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对经131I治疗的甲亢伴有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眼眶活动性进行综合评价。

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88例Graves眼病(GO)患者依据临床活动度评分(CAS)标准,分为活动期组52例、静止期组36例,另设无眼病GD组34例,健康对照组26例。经99mTc-DTPA眼眶平面及断层显像方法获得的半定量指标——眼眶显像剂摄取率(UR),以及测定血清ICAM-1、IGF-1水平被用以评价其与GO活动性的关系。

结果

活动期组血清ICAM-1、IGF-1、眼眶UR明显高于其他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眼眶UR分别与患者血清ICAM-1、IGF-1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9,P=0.001和r=0.528,P=0.001)。

结论

99mTc-DTPA显像是一种判断GO患者活动性的指标,能够较为直观的评价眼眶的炎性活动。ICAM-1、IGF-1和99mTc-DTPA眼眶显像水平的变化分别反映GO的眶内增殖、自身免疫状态、炎性水肿的情况,作为综合度量分析方法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评估有其较好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比观察20G及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眼前节的形态学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行初次玻璃体手术治疗成功的131例患者133只眼,分为20G手术组和23G手术组,随访3个月。应用UBM观察术后眼前节各种改变,比较两组间眼压、前房深度、房角、虹膜及睫状体形态学变化的差异。结果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前节UBM的形态学
期刊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MLG)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3年3月~6月期间诊治的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0例30只眼,分为联合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联合组使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MLG治疗,每月注射一次雷珠单抗0.05 ml(0.5 mg)共3次,在第3次注射的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临床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