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u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临床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63-01
  老年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指导,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08例;年龄60—86岁;病程1—3O年。空腹血糖(8.69-15.9)mmol/L,餐后血糖(12.2-21.8)mmol/L,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可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体重下降;善饮、多食;消瘦、疲乏;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痛;视力模糊等。
  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器官,主要有: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皮肤病变、感染等。
  2 护理
  2.1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多,往往因病程长,用药多而出现忧虑、抑郁心理,易产生消极情绪,有时拒绝服药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控制血糖对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诱发因素等。耐心向患者说明糖尿病只要坚持治疗,合理控制饮食,就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2.2饮食护理多数老年患者摄人肉、鱼、蛋、食油较多,从而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故应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注意补充维生素、钙和铁,增加磷的摄人,其可提高红细胞释放氧的能力,防止微血管病變的发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总热量每天三餐各占三分之一,或少食多餐,使糖分平均分配。禁食糖果、糕点;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饮食以少盐清淡为宜,少食动物内脏、少食松花蛋黄、少食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少食肥肉、动物油等。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的饮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记录每天出入量,定期复查血糖、尿糖、24h尿糖定量,观察病情转归,定期测量体重,发现病情变化,应遵医嘱适当改变进食量。
  2.3运动指导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强末梢组织特别是肌肉对胰岛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将更多的皮下注射储存的胰岛素调动到血液中,使肥胖患者的体重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无心脏禁忌证或严重合并症,每天进行适量的散步、慢跑、太极拳、体操、蹬车等运动是有益的,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运动锻炼医学|教育网整理。不宜空腹运动,长时间运动者应适当增加食量。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最好选择在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但活动要以不感觉疲累为主,运动时手边要备有糖块或饼干等易食用的小食品,一旦自觉有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食用,以预防或减轻低血糖症状。
  2.4药物指导及护理降糖药: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数为Ⅱ型糖尿病,常常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剂量数据、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经饮食控制无效的肥胖患者及饮食控制加磺脲类降糖药未能控制血糖的非肥胖患者,可选用双胍类药物治疗。
  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因体内代谢障碍,机体抵抗力降低,易遭受细菌感染,须严格无菌操作;老年人体内环境稳定性降低,一些患者对胰岛素较敏感,胰岛素一二个u之差即可出现低血糖或酮症,因此胰岛素注射剂量须准确。注射时选择皮肤松弛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局部组织硬化影响吸收。在饭前30min注射胰岛素,注射后要密切观察有无胰岛素过量所至的低血糖反应。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时,需注意充分补液,纠正脱水,同时选用普通胰岛素小剂量连续静脉滴注,降低血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补液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补液的成分和速度。
  2.5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及血液内含糖量较正常人高,细菌繁殖力强;机体形成抗体能力较正常时低,且白细胞杀菌力与吞噬力均降低,易出现皮肤瘙痒与感染,且感染后不易康复。注意指导患者勤洗澡、勤更换衣物,用温和的洗浴用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每天以温水洗脚,以柔软浅色毛巾擦干,同时检查足部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治疗。注意检查和保护皮肤的完整性,减少或去除因小伤口未及时治愈而造成截肢的后果;每天按时翻身,按摩皮肤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发生。
  3 小结
  老年糖尿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掌握、控制疾病的主动权。总之,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地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期刊
骶髂关节损伤较为常见,中医所说的腰包括了腰椎和骶椎,所以骶髂关节的损伤属中医腰扭伤的范畴.rn1 病因rn1.1 急性伤筋 多由搬持重物姿势不正确,以轻误重,或以重误轻而用力不
肝肾囊肿脓肿以往常以手术切除进行治疗。近年来采用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剂或抗生素收到良好效果。但由于使用单一直杆长针具 ,操作不便且针尖位置不稳定 ,时有术中滑出囊腔致操
期刊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形态应用频域OCT量化,评估患者术后视力预后与量化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术后裂孔闭合的患者24例(24只眼),其中男性6例,女性18例。根据Gass分期:Ⅱ期8只眼,Ⅲ期12只眼,Ⅳ4只眼。手术前后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利用SD-O
1病历简介rn例1.男,47岁.以右下腹疼痛3天,加重1天人院.入院前3天,感右下腹持续性胀痛,呈放射性,无恶心呕吐,入院前1天,疼痛加剧,不能忍受,不能直腰及平卧,伴发热.病人有右腹
期刊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比观察20G及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眼前节的形态学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行初次玻璃体手术治疗成功的131例患者133只眼,分为20G手术组和23G手术组,随访3个月。应用UBM观察术后眼前节各种改变,比较两组间眼压、前房深度、房角、虹膜及睫状体形态学变化的差异。结果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前节UBM的形态学
期刊
我科最近收治 1例胆管癌伴肝转移而被误诊为肝脓肿长达 1个月的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73岁。因发热、乏力、腹痛、尿黄 3周余 ,纳差、眼黄 10d入院。 3周前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MLG)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3年3月~6月期间诊治的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0例30只眼,分为联合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联合组使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MLG治疗,每月注射一次雷珠单抗0.05 ml(0.5 mg)共3次,在第3次注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