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世纪音乐的语言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0月23—28日,由中央音乐学院和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承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COUSTICA 2006-BEIJING)在北京隆重举行。
  2006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主题是“语言”,这是向电子音乐深度挖掘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电子音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这与计算机数字化的工作语言息息相关。现代电子音乐是艺术与数字化科学结合的产物,在充分保持计算机这个同一语言平台的基础上,还发扬了各自地域独特语言的鲜活个性。当前,国际学术界对众多的电子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以“语言”为主题的本届电子音乐节为中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国际最新电子音乐学术成果的发布与研讨,必将对电子音乐学科建设和发展产生现实而深远的影响。
  本届国际电子音乐节可谓盛况空前,前来出席音乐节的著名国际机构有: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协会(EMS)、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IMEB)的各成员国、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电子音乐研究中心(INA-GRM)和法国里昂国立音乐创研中心(GRAME)等。在为期一周的电子音乐活动中,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电子音乐界的精英们汇聚北京,推出了十五场色彩斑斓、风格迥异的电子音乐会,举办了七场大师讲学,出版了五张CD专辑,举办了三大高峰论坛,举行了两大赛事——第三届“Musicacoustica”电子音乐(A组—— Acoustic类;B组——Mix类、多媒体类;C组——Midi类)共三个组别的作曲比赛和第一届“Musicacoustica”电子音乐学术论文比赛。在电子音乐理论研究方面,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会首次来到中国北京,举行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发布会暨第三届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协会年会。同时,中国音协电子音乐学会(EMAC)召开了2006年会,全体会员及理事会讨论了中国电子音乐的未来发展战略。此外,国际电子音乐新技术、新设备展演也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期间展示了2005—2006年度最新的技术成果和新开发的软硬件设备等。本届音乐节分设四个会场,主会场是中央音乐学院,分会场设在中华世纪坛、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戏曲学院。这是迄今为止亚洲最大、参加国家和人数最多、规格最高的一次电子音乐盛会。
  
  一、电子音乐会异彩纷呈
  
  2006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举行的15场风格迥异的电子音乐会,包括“色彩声道”——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音乐会、在中华世纪坛多功能厅举行的多声道多媒体开幕式电子音乐会、“红色黎明”——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电子音乐研究中心专场电子音乐会、“罗兰之声”——流行电子音乐专场音乐会、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协会(EMS)专场电子音乐会、中国青年作曲家电子音乐作曲比赛A、B组获奖作品音乐会、“点·线·云”电子音乐大师科蒂斯·罗兹专场多媒体电子音乐会、“声音·语言”——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协会专场电子音乐会、“新月”——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专场电子音乐会、中国青年作曲家(C组决赛)获奖作品决赛点评音乐会、“两个法国人在北京”——萨克斯与电子音乐混合交互式电子音乐会、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闭幕式多媒体电子音乐会以及在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和中国传媒大学1500人报告厅举行了中国青年作曲家电子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演出了涉及30多个国家电子音乐作曲家的百余部形式新颖的电子音乐新作品,其范围之广,规格之高是极其罕见的。现分述几场,以飨读者。
  
  10月23日晚,在拥有亚洲最大的多媒体屏幕的中华世纪坛多功能厅内上演了一台精彩的多声道多媒体开幕式电子音乐会。代表当今电子音乐界的六位“大腕”的电子音乐作品可谓让人们身临其境地真切领略到了当今电子音乐的无穷魅力。美国作曲家、《计算机音乐教程》著作者柯蒂斯·罗兹(Curtis Rodes)“点·线·云”——为视频和计算机音乐而作首先打开了人们的听觉、视觉空间。音画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看得见的声音”在该作品中已成为可能。杰弗里·斯托莱特(Jeffrey Stolet)的“东京速度”——为互动实时MIDI软件而作,是一首令人激动和难以置信的作品,它使用了两个红外控制器和一个Max语言定制的环境互动程序以及MIDI音源。作曲家本人在对着“空气”演奏,“触摸”到的声音编织出精彩华美的乐章。中国青年作曲家王铉的“花鼓·安徽·CN”——为计算机音乐而作,通过十声道现场实时控制、运用采集到的纯人声及电子手段的表达方式去重新诠释了来源于民间的安徽花鼓灯,令观众耳目一新。瑞典作曲家亨瑞克·费瑞斯克(Henrik Frisk)的“重复重复着其他所有的重复”——为10弦吉他和计算机音乐而作,是一首人机互动的作品,来自瑞典的吉他演奏家斯蒂芬·厄斯特修需要根据计算机的反馈进行即兴变化。来自加拿大的作曲家伊凡·扎瓦达(Ivan Zavada)的“InEx”——为人声和视频音乐而作,标题运用inhale和exhale的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这一方式,源自呼吸这一生命的必要元素,作品描述了这一过程,通过人声、计算机、表演和视觉阐述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现代社会的文明。音乐会最后上演了著名作曲家张小夫的“诺日朗”——为多重打击乐、多媒体数字影像和电子音乐而作。“诺日朗”是藏族传说中的男神,作品通过提炼“转经”和“轮回”这两个最具藏民族特征性的生活表象和精神理念,运用丰富的计算机音响和打击乐音响相结合。同时,视频也融入这整体的交响,作品令人震撼、感人至深。音乐会达到了高潮的顶点。整台音乐会充分展现了在高科技支持下的现代电子音乐的独特魅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拿下头彩。
  10月27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的“两个法国人在北京”——萨克斯与电子音乐混合交互式电子音乐会别开生面而令人叹为观止。舞台上摆放着7只规格不等的萨克斯,囊括了萨克斯家族中从高音到倍低音萨克斯的全部家族成员,这在国内的音乐会上是罕见的。其中体积最大的倍低音萨克斯两米多高,发出巨大的“轰鸣”,令人激动不已。法国格拉姆中心Meta-duo演奏组(萨克斯和电子音乐)的两位成就卓著的音乐家给观众带来了电子音乐和萨克斯结合的新的惊喜。享誉当今国际乐坛的萨克斯演奏家达尼埃尔·坎特兹(Daniel Kientzy)在音乐会上演奏了《受难》《里斯本·二十八路电车》《超越时光》等六首作品,充分展示了萨克斯大家族全体成员的无穷魅力。电子音乐家莱娜·波尔丹多(Reina Portuondo)运用多声道系统的Enneaphony电子设备,二人的完美配合,使电子音乐与独奏乐器演奏的演绎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罗兰之声”流行电子音乐专场音乐会则充分展现了现代科技电子乐器的无穷魅力。上半场中国电子乐器演奏家使用中国乐器音色,以演奏中国乐曲为主;在下半场中,来自欧美乐坛的超级乐手们使用新一代电子打击乐器、电子吉他与合成器,以演奏摇滚、电子舞曲等流行音乐为主。强烈的音响刺激人们的感官世界。
  中国青年作曲家(C组决赛)获奖作品决赛点评音乐会上,国内电子音乐专家们在长达四小时的音乐会中作精彩点评,对于想了解适用型的电子音乐爱好者而言,不失为生动的一课。
  
  二、电子音乐学术硕果累累
  
  本次国际电子音乐节的亮点之一就是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会首次来到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发布会暨第三届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协会年会。在为期三天的电子音乐研讨会上,共有26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学术团体的电子音乐学者宣读了他们的论文。他们集中就电子音乐所涉及到的术语学、翻译学、语义学、电子音乐分析等方面讨论了电子音乐这门新兴学科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急待解决的难题。
  
  1. 电子音乐术语学成为关注的焦点
  电子音乐术语学在本次国际电子音乐学术会议中备受关注,共有九位学者提交了关于电子音乐术语学的论文。巴黎索邦大学(Paris-Sorbonne University)的马克·巴提尔(Marc Battier)教授的论题是《名称意味着什么?——论二十世纪的新音乐形式之命名》,他从新技术的产生而涉及的艺术门类命名谈起,认为命名是一门新的艺术。英国蒙特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的李·兰迪(Leigh Landy)教授的《电子音乐研究与实用术语学:统一而不可分割》认为应当重视当今术语学的应用领域,尤其是各领域的专业术语系统。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的肯尼斯·费尔兹(Kenneth Fields)教授的论题是《电子音乐术语学:翻译、本体论及知识的基础》,他认为研究电子音乐术语学包括三个方面,翻译、概念(或称本体论)和知识基础(即开发一个有用的在线专家知识库)。目前,中国电子音乐学术界正在面临将科蒂斯·罗德(Curtis Roads)的《计算机音乐教程》(Computer Music Tutorial)翻译成中文面的挑战。尽管互联网给部分语义学带来了巨大便利,但网络能否给电子音乐的翻译与研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尚无定论。法国波尔多大学(Bordeaux University)的让·路易斯·迪·桑托(Tean Louis Di Santo)的论题是《电子音乐中的结构术语学与符号记谱》。希腊爱奥尼亚大学(Ionian University)的塞德罗斯·鲁蒂斯(Theodoros Lotis)教授的论文《材料价值的概念——借鉴自光学理论的术语》异常新颖。他借用牛顿使用的光学理论的部分术语来帮助人们分析和欣赏电子音乐,强调了视觉和听觉的密切关系。埃瑞克·罗恩(Eric Lyon)教授来自美国的达特茅斯学院音乐系(the Music Department of Dartmouth College),他的论题是《我们还需要“计算机音乐”这个词汇吗?》。他阐述了计算机音乐在其初级阶段在制作上受到了许多限制,90年代以后,计算机已成为制作音乐的工具,而不是一种特定的音乐形式。“计算机音乐”这一术语无疑在经受着巨大的挑战。法国里昂大学(Lyon University) 的布特兰·莫里埃尔(Bertrand Merlier)教授则介绍了《法语电子音乐空间词汇》一书的出版情况。该书收录了包括声学、心理声学、处理空间相关的软硬件、各种电子音乐技术等学科相关的350多个词条及1200多种释义。这种规范化的电子音乐术语学的建立,无疑对电子音乐学科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此外,讨论电子音乐术语学的论文还有约翰·库特尔(John Coulter)的《七个世界的碰撞:论电子音乐领域的借用术语》和达尔·法拉(Ricardo Dal Farra)的《西班牙语中的电子音乐术语学问题》。
  
  2.翻译学在电子音乐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翻译学在电子音乐学科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届研讨会提交的学术论文中有德国莱比锡大学(Leipzig University)的塔加娜·迈赫纳(Tajiana Mehner)博士的《翻译带来的再创造:偏见、暗示和想象》——论二十世纪中期电子音乐文化及其当代评价之间的文化迁移与自身再创造。论述了在今天经常被人津津乐道的文化迁移和科学交流中,时刻都受到语言及文化鸿沟的限制。来自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Middlesex University)的高级研究员约翰·戴克(John Dack)的论文是《翻译皮埃尔·舍菲尔:象征主义,文学与音乐》,文章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术语的语源和文化含义,甚至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英国蒙特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的西蒙·爱默生(Simon Emmerson)教授的论文《交流、借用、理解》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翻译本身如同音乐的表演,都是文化交流的体现,其中难免会产生误读和错误。以今天的标准、以西方背景的术语体系强加给亚非音乐文化都是不正确的。
  
  3. 电子音乐分析已开始受到重视
  近年来,电子音乐与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的结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并表现出极大的可能性,电子音乐分析已远远超出传统音乐分析的范畴,电子音乐分析的诸多可能性在本次的研讨会上已得到代表的关注。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的伊凡·扎瓦达(Ivan Zavada)和乌克兰国家音乐学院的(National Academy of Music)艾拉·扎加科维齐(Alla Zagaykevych )的论文《乌克兰文献中的传统音乐到电子音乐过渡时期分析术语的演变》,对当前乌克兰电子音乐所使用的分析术语及其在电子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情况给予阐述。挪威音乐学院(The Norwegian Academy of Music)的拉瑟·特瑞森(Lasse Thoresen)教授的论文《声音的光谱学分析》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至50年代以来声音制作技术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崭新的听觉实践领域,论文旨在进一步发展舍菲尔的研究,提出一些新的探索方式,称之“简约分析法”。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Malaysia Sarawak University)的哈西姆·瓦西德(Hasnizam Wahid)的论文《电子音乐研究——一些想法和可能性》指出电子音乐牵涉到多种技术成分,其实践活动包括了从作曲到表演活动的过程,从而,给分析带来诸多可能性。墨西哥的帕勃罗·加西亚(Pablo Carcia)博士在他的论文《电子音乐中的时间因素》中提出了电子音乐的“音响超现实主义”(sonic surrealism),在电子音乐分析中借鉴其他种类音乐的分析方法是可能的,甚至是必须的。
  此外,还有意大利的帕度阿大学(Padua University)的博士后劳拉·扎特拉(Laura Zattra)的论文《计算机音乐版本学》、日本的远藤拓己(Takumi Endo)的《Phonethica》等不一一细述。这些最新的国际电子音乐学术成果令人们大开眼界,让人们看到了电子音乐学科发展的广阔前景。
  
  三、大师讲学 指点迷津
  
  系列大师班讲学主要有詹姆斯·吉鲁东和达尼埃尔·坎特兹教授的《计算机与萨克斯的交互式创作》,马克·巴提埃教授的《从电子乐器到电子音乐》,扬·吉斯林教授的《电子音乐专业软件 Acousmographe和GRM Tools》,李·兰迪《我的探索——如何使实验室里的新音乐被观众接受》以及张小夫教授的《电子音乐的创作观念与技术语言》等。
  在詹姆斯·吉鲁东和达尼埃尔·坎特兹教授的《计算机与萨克斯的交互式创作》讲座中,来自电子音乐之乡的大师结合大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电子音乐作品,翔实地介绍了法国(G.R.M)三个重要的电子音乐工作室。GRAME(1982年创建)作为最大工作室从事为歌曲、歌剧和舞蹈创作新音乐,电影、照片音乐的创作以及向社会介绍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美国等各地作青年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工作职责。该工作室创作阵容强大,在电子音乐创作中,非常重视演奏者与作曲家的互动性。作品有三种类型:电子音乐(突出科学技术性)、电脑音乐和新音乐。作曲、表演、录音是一个完整的团体。看来,一方面交互式的MIX类混合电子音乐一直被国内外广大人士所喜爱,也是电子音乐创作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领域;另一方面作曲家通过面对感应器如同指挥一样创作(同时也是演奏)音乐的方式也备受欢迎,得到更为广泛和高度的评价。这也解释了观众不愿意对着一大群音箱鼓掌的原因和现象。这种创作理念对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马克·巴提埃教授的《从电子乐器到电子音乐》将电子音乐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他对世界电子音乐的发展作了宏观的阐述,丰富的例证和许多宝贵的图片资料让人们心悦诚服。
  张小夫教授的《电子音乐的创作观念与技术语言》大师讲座中,通过自己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创作实践,在不断寻找属于自己声音语言的过程中找到一条自己的路的讲述,使热爱电子音乐和音乐创作的学子们深刻启发,获益匪浅。
  
  四、高峰论坛 风光无限
  
  2006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举办的三大高峰论坛是“电子音乐及数字化音乐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历程专题论坛”和“电子音乐与文化创意产业”论坛。
  首场论坛《电子音乐·数字化音乐艺术学科建设与发展》——暨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主管领导及学术带头人峰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现场气氛异常热烈。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主任张小夫教授从学科建设的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室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教材建设和国际专业活动六个方面为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构建了学科建设宏伟蓝图,在中央音乐学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目标下,把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最终建成中国一流、亚洲一流、世界一流。中国音乐学院程伊兵的《再谈学科建设》从课程设置、专业划分的界定等方面较为详细地解释了学科建设和发展。台湾开南大学的曾兴魁介绍了台湾电子音乐学科建设和发展概况。中国人民大学的许鹏就学科定位做出不同的阐释并呼吁关注电子音乐不仅仅是电子音乐界的事,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论坛上发言代表还有武汉音乐学院的刘健、中国传媒大学的李伟、南京艺术学院的庄曜、星海音乐学院的曹光平、厦门集美大学的康长河等。在自由发言中,与会代表各抒己见,为中国电子音乐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进计献策。
  此外,论坛《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历程》由张小夫教授和著名学者、美国奥尔巴尼大学电子音乐基金会主任罗伯特·格鲁克(Robert Gluck)等专家对中国电子音乐发展历程的议题作了深入讨论。论坛之三《电子音乐与文化创意产业》将电子音乐学科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借鉴现有的一些音乐产业的成功模式,为应用型电子音乐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在音乐节期间,还举行了《诺日朗——张小夫现代电子音乐作品专辑》现场签售会,《中国青年作曲家电子音乐作品选辑》共五张CD专辑与观众见面,这代表了我国近20年来电子音乐创作的最新成果。
  
  汪胜付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在2020年5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全省“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专题培训班(会议)上,宜昌市夷陵区有关部门、学校等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夷陵区义务教育学校推行“区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的做法与经验。  
襄阳市荆州街小学是一所全国百强特色学校,拥有多名湖北名师、特级教师和省、市级骨干教师,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优质的学校。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教育扶贫模式,积极携手保康县油坊街小学开展手拉手教育帮扶活动,采取线上教育、线下交流、精准指导等方式,为贫困山区孩子送去了温暖,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线上空中课堂,为两校搭建教育桥梁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
《蜗牛》进教材引起的轩然大波    最近,流行歌手周杰伦的一首《蜗牛》被选进了上海市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引发了整个社会以及教育界讨论的热潮。一时间,斥责的、批评的、赞许的不同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多少年来,我们头脑中的爱国歌曲的形式被彻底地颠覆。雄赳赳、气昂昂,让人热血沸腾、豪气冲天、振奋人心的旋律被抒情化、大众化,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所代替。偶像的影响力是无穷的,就像冬天禁锢不了春绿的蔓延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翻身当家成了国家的主人,“为人民服务”成为国家各项工作的宗旨。1958年中国开播电视以前,听广播是广大群众每天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化生活。为适应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1955年初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加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文艺广播部分,把原来的文艺部扩充并划分成了音乐与文学戏剧两个部分。文学戏剧部由原文艺部主任柳荫担任,音乐部主任则迟迟没有任命。后来有消息说中央要派一位资历深、能力强的
疫情之下,网上教学自年初一直持续到今天,参与人数之多、受众面之广可谓史无前例。如何理解网上教学,如何开展网上教学,网上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这些都是在实践层面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宜昌市西陵区在对疫情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立足长远,立足区域教育现代化,把此次网上教学视为教学变革的绝佳契机,边实践边研究,以理性、专业的态度应对舆情压力和技术难题,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网上教
“金钟奖”比赛是我国声乐界的一件大事,因为,“金钟奖”声乐大赛在国内专业圈以至在广大群众中都有着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在国内诸大音乐赛事中,它越来越显现出其专业而且权威的高水准的学术品质。  笔者有机会参加第六届“金钟奖”声乐比赛美声组的初评工作,在评选过程中有些现象使人感到十分欣慰。  通常情况下,美声唱法专业性很强,要求歌手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并且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钻研与磨练才能显现专业才能
落实“双减”的学校行动与思考  【编者按】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提出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自政策颁布以来,“双减”已经成为教育发展新的风向标。“双减”政策以减轻义务
纪念周总理诞辰110周年音乐会举行  3月28日晚,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你是这样的人》——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大型情景音乐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音乐会分为“民族情怀”、“公仆情怀”、“挚爱情怀”、“世纪情怀”四个部分,以独唱、合唱、交响乐、配乐朗诵等方式,配以大屏幕与舞台的情景再现,营造出感人至深的艺术氛围。歌曲《大江歌罢掉头东》、《大雪压青松》,朗诵《雨中岚山》、《海棠花祭》,评弹《
廖辅叔(1907—2002)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厚诗文修养的我国现代著名音乐史学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一生著述颇丰。读先生文论不仅能够通过其七十余载的音乐生涯了解与感受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风雨历程,同时也深为先生的渊博学识与令人敬重的学术品格而油生景仰之情。不过,廖先生著作中影响于当代学界的通常是他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部分论著,如专著《萧友梅传》、论文集《乐苑谈往》等,其更早一些时期特别是上世纪三四
2009年9月23日晚,作曲家谭盾的新作——《陶乐:大地之声》由马勒室内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该曲为作曲家今年的新作,由奥地利维也纳Musik-Festival Grafenegg委约创作,此次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系为该曲的国内首演(2009年9月6日,该曲在Grafenegg进行国外首演),并由作曲家亲自指挥演出。    一、乐曲的内容简介    《陶乐:大地之声》是为纪念马勒诞辰1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