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女子师范学堂首届状元辨疑—《一封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催促汪芸报到的信函》拾遗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3282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博物馆收藏有辛亥革命元老王葆真的夫人汪芸女士的一封信函,笔者曾结合相关文物史料,考证出汪芸女士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招收的首届状元。后来,笔者读到黄郛夫人沈亦云女士的传记,自述早年报考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第一届,入学成绩"忝居榜首"。由此,对先前考证的汪芸为首届学生入学考试第一名的结论产生疑问,究竟谁是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的首届状元?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重新考证后认为,因清末女学初兴,生源有限,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创建之初,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分别进行招生及考试,且分别记录考试名次,故首届状元非汪芸一人,而是三地各有一名成绩最优者,分别为汪芸、葛敬诚和沈亦云。而三状元之沈亦云、葛敬诚又分别居第一部、第二部最优等毕业生之列。
其他文献
<正>痕迹是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所留下的印迹。痕迹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要把所有的管理体现于痕迹,就是要把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留下痕迹。几年前,管理者常常挂在嘴边的
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1983-1986年发掘区的北区墓地中既有周人贵族井叔家族的墓葬,也有殷遗民和古羌族的墓葬,所以该墓地的性质不是单纯的井叔家族墓地。本文参考出土文字
<正>当前,农村教育事业得到重视与发展,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生活状况、工作环境等得到改善,但是与城市学校相比,除实际的条件限制外,仍存在许多人为的差距或不足,让农村教师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可蔓延累及肢体深静脉,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还可并发肺栓塞。为了提高认识,加强防治,本刊编委尚德俊教授特组织有关专
成周是西周时期的东都。本文结合考古材料、金文资料及古文献记载,对西周成周营建的具体过程进行论述。西周时期,武王、成王分别营建成周,首先需要考察地形并选址。武王曾在
利用显微镜法、激光粒度法和聚焦光束反射仪法(FBRM)等3种不同方法分析分别测定了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颗粒粒径分布,并对这3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显微
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就是教育。现在创新教育成为了强势话语,然而"创新"则甚微。究其原因,创新教育没有以人类学为基础,即没有教育的对象———信息人,没
<正>价值观是指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观念体系[1],它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国内对于价值观的研究起步较晚,以杨国枢为代表的社
<正>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校生涯中学会如何适应社会,最有效地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来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迁移问题。在学校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