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如何有效指向课堂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达成高效教学的前提基础。所谓深入,不应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奇思妙想”,而是将文本置于课标之下、专题之中、文本之上的个性化解读。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预设才有可能生成高效课堂。
  關键词:文本解读;有效性;高效课堂
  优质的教学设计源于高效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对于一位教师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位名师的成长是靠其文本解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支撑起来的。那么,教师的文本解读如何才能有效指向课堂教学呢?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为例,这个单元选编了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从三个角度谈谈笔者在文本解读中的一些所为所思。
  一、专题视域下文本解读的课程属性
  本单元是语文必修教材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要让文本解读有效指向课堂教学,我们首先要思考:编者为什么选编这样一个单元并将其置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收尾之处?
  编者在选编这三篇文本进入教材时,也曾坦言对于高中年龄段的学生,这三篇文章理解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指出,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储备了一些鉴赏文学作品的常识,是能够学好这个单元的。从编者的阐述中不难发现,在学生的文学鉴赏专业知识和艺术体验已有所准备的基础上设置这样一个教学单元,既是对学生往日习得文学鉴赏能力的一次检测,又是对当下学生在学习名家之作后文学鉴赏能力回归中的一次提升。
  我们在明晰编者选编这样一个单元的意图之后,还应该清楚文本一旦进入教材,就会成为一个专题的组成部分,在解读文本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这些选文为什么能够组合成一个专题?
  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编者已明确指出,这三篇课文尽管论题有所不同,但主要是阐述诗歌的欣赏。之所以这样编排,原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指出的:“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我们知道,单篇文本的解读,仅仅是专题视域下文本解读中的一个链条,整合并比较一个专题下的几篇文本,我们的单元教学目标才会明晰。
  综观三篇课文,细加分析不难发现:《咬文嚼字》讲的是如何炼字,《说“木叶”》“说”的是诗歌中的意象,《谈中国诗》主要分析的是中国诗的特征。正如编者所言,都主要阐述的是诗歌的欣赏。基于此,专题视域下文本解读的课程属性已明确了单元教学的目标指向。
  二、文本层面上文本解读的专题属性
  从文本层面上看,这三篇课文为什么依照现有的专题顺序排列学习,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对于《咬文嚼字》一文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不断调整文字使其能更加精准地呈现出作者的思想。简言之,其实说的就是诗歌鉴赏中的炼字。对于学生而言,文本中观点的概括与提炼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炼字能力。对于《说“木叶”》,编者明确指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篇课文读起来并不轻松。”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读这篇课文时轻松起来呢?这便是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当下一些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往往会解读出一大堆的知识,然后把这些知识全部呈现在课堂上。这样的课堂貌似很活跃,很有广度,然而却缺乏一条主线的贯穿,显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课堂看似处处是重点,实则只是文本内容的简单传递与毫无目标的机械训练。其实,编者在《说“木叶”》的教学建议中已经指出:“要指导学生尽可能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在文本解读时,如何提炼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考验的是教师的文本解读智慧与教学机智。笔者在文本解读时,提炼归纳出诗歌鉴赏“从物象到意象再到意境”的一般规律。对于《谈中国诗》,编者在教学建议中也已明确指出:“这篇课文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原因在于“它谈的问题较大,又是从英文译为中文,语言风格有欧化的痕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揣摩出编者之所以依照现有顺序编排文本的缘由:其一,遵循了文本先易后难的规律;其二,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而言,先学炼字,再谈诗歌鉴赏“从物象到意象到意境”的一般规律,最后是鉴赏中国诗的特点,遵循了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认知规律。
  三、文本层面上文本解读的文本属性
  对于《咬文嚼字》,笔者将文本解读的问题定格在“一进一出”之间,即走进文本让学生习得(借鉴)咬文嚼字之法,走出文本让学生延练(演练)咬文嚼字之功。明确了文本解读的核心问题,接下来要考虑的便是课堂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再次从宏观上梳理文本后,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咬文嚼字的对立面不是套板反应吗?作者在文中不是“立”咬文嚼字这一谨严的治学态度,“破”套板反应造成的那些陈词滥调吗?何不采用变式结构,让课堂教学从套板反应切入,继而在一“破”一“立”之间化繁为简,给学生以更深的印象呢?
  对于《说“木叶”》,笔者在文本解读时,提炼出“物象(树叶)——意象(木叶)——意境(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物象(落叶)——意象(落木)——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笔者将核心问题定格在“意象”之上,作为重点,向前推进至“物象”,向后延伸至“意境”,继而提炼归纳出诗歌鉴赏“从物象到意象到意境”的一般规律。而后设题以“菊花”为例,让学生选择熟悉的诗歌进行鉴赏。最后让学生依据鉴赏习得大胆放手,尝试诗歌写作。
  《谈中国诗》是钱钟书先生于1945年在上海对美国人做的一次演讲。基于学生是在学习前两篇文本的基础之上,笔者依此选择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以现有的诗歌常识,给一位没读过中国诗的外国朋友写一封信讲一讲中国诗的特点。接下来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与钱钟书先生的文章进行对比,以列提纲的方式写出钱钟书先生文章中析得而自己没想到的中国诗的特点。最后把自己书信体文本的语言同钱钟书先生在本文中表现出的语言特点做一比较,结合《咬文嚼字》的学习,谈谈今后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达成有效教学的前提基础。所谓深入,不应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奇思妙想”,而是将文本置于课标之下、专题之中、文本之上的个性化解读。唯有此,教师的教学预设才有可能生成有效甚或是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段琼.在“读”文过程中实现体悟式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17,(6).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年度“陇原名师”专项课题《文本解读有效指向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GSGB[2015]MSZX11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金文(1974— ),男,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职教中心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栾甫贵,管理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CPA)、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曾任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及第六届理事、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教学分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大学部委员、中国农业会计学会常务理事等。曾获得国内贸易部“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荣誉称号,中国会计学会
李阿姨今年60岁,两年前开始出现咳嗽、低热,到广州某三甲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确诊为肺结核。  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半年后,李阿姨又出现气促,复诊提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经过胸腔穿刺等治疗后症状有好转,但不到1个月,李阿姨气促又复发了。  不仅咳嗽、痰多,出汗多,近来睡眠也差,要么难以入睡,要么梦很多,胃口也不好,整个人都没精神。因为症状反复,还需要维持吸氧状态。  女儿决定带李阿姨试试中醫疗法。  正
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一种传统题型,为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记忆能力。纵观2009年的高考18套试卷,名句名篇默写呈现出以下特点:  从考查的形式看,题型以上句或下句填空为主,兼有理解填空。上海、安徽等9份试卷出现了选做题,这种形式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  从考查的内容看,以初、高中教材为主,兼顾课外。作品多选择名家名篇,屈原的《离骚》、荀子的《劝学》、苏轼的《赤壁赋》、柳永的《
我搞不清楚我的爷爷涂雅博士整天在他的实验室里干什么。他那个实验室就设在我家的阁楼上。自从爷爷退休以后,我再也没有上过阁楼。  爷爷不让上。他对全家人说,阁楼是他一个人的,没有他的批准,任何人不要试图上去。爸爸妈妈知道爷爷的怪脾气,不想惹他生气。  我才不管呢,我是爷爷的宝贝孙子,爷爷喜欢我。  所以当爷爷去出席世界科学家大会(爷爷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爸爸妈妈也上班去了,家里只剩下我一
摘要:《孔雀东南飞》中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成功,除了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外,在整篇诗中还有一些细节的刻画,笔墨虽不多,却极精彩,以诗中对“哭”这一细节的分析,体会其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细节;哭;性格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  本诗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结构完整紧凑、细腻,还有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特
摘要:作文低效的原因有很多,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不外乎施教主体、学习主体、课堂环境、训练内容及方法等因素的关联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而在教学实践中,训练不当导致作文低效的原因才是最直接的。从作文源头、心理、方法几个层面剖析出作文训练中的低效做法,以期得到改进。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观察;真情;方法技能;效率  作文低效的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喜欢追求“时尚”,学生作文中越来越多的“时尚病”在蔓延。大家
经常看到有教师在学生作文的评语中写道,“人物太扁平化了,能不能立体一点”或者“事件经过太普通了,能不能曲折点啊”?而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多半会觉得无所适从,因为他觉得自己看到的人物或者经历过的事件就是这样的,原本就没什么曲折,怎么能写出曲折呢?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中的情节多一点曲折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四个“一”入手,较为巧妙、直观地让学生掌握了欲扬先抑这种写作手法。  一、把对人的真实态度先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经典名著节选的文章,而且随着新课标的修订与颁布,高中语文逐步推进整本书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语文课程的名著阅读教学由于是节选,故存在简单化、碎片化问题,教师应依据学情,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推进名著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學;名著阅读;阅读策略  自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高考的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高中语文教学中,名
[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主导方向。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当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有敏锐的观察与分析、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以及独特的感受
摘要:小说是高中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体式,通常是学生“喜欢读”却无法真正“读懂”“读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解读情况,在学生阅读的肤浅处、困惑处根据小说的体式特点,以问促读,让学生细读精思,逐步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进而实现小说阅读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说教学;有效路径;相机而问  相机而问,是指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教学观察依据,随时留意学生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呈现的解读状态,根据学生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