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z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观察组予以综合康复护理,对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康复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15-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老年人群中表现尤为显著,持续存在气流受限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1]。由于患者气流受限呈现进行性发展,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减轻患者症状,防止病情深入发展。综合康复护理近年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较多,主要是通过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治疗,改善患者肺功能。本研究对50例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62岁至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6岁,病程在3年至2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5年。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综合康复护理包括:①功能训练,通过将训练方法以通俗易懂方法介绍给患者,包括呼吸训练、全身性护理训练、氧疗等内容,同时进行准确的示范指导;②运动指导,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参考依据,制定合理的运行计划,如打太极等,每次运动时间为半个小时左右,每天一次,同时保证患者运动安全;③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病程较长,预后情况并不理想,而且病情迁延不愈,致使患者易产生消极情绪,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得到舒缓,增强患者治愈信心;④中医护理,于患者背部肺腧穴轻柔点按,每次持续20分钟,每5天为一个疗程,持续4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2] 显效: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消失,且6个月内未出现复发状况,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痰量明显减少,肺功能得到改善;无效: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剧,肺功能无改善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观察组护理有效48例,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有效39例,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优于该病呈缓慢进行性发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劳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经过现代医疗和康复锻炼,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3]。所以,对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外,还需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综合康复护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品质[4]。本研究采用功能训练、运动指导、心理护理、中医护理等综合康复护理,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效48例,有效率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扬,张建华.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0(10):4-5.
  [2] 王亚勤,郑彩娥.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5-27.
  [3] 刘银芳.综合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12,21(6):3170-3171.
  [4] 卫淑静,孙丽波,等.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1(8B):8-9.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胃蛋白酶原与染色内镜联合诊断早期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61例胃粘膜病变患者做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5例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胃蛋白酶原(Pepsino Gen,P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经过8周的护理监护,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痊愈出院45例,痊愈率为66.2%;有17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综合以上两项,总有效率达到94.0%;其余6例重症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死亡率为3%。结论 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综合临床护理后,有效率达到94.0%,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2-5岁儿童饮食习惯与体重的相关性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基本一般的情况下、2到5岁儿童饮食习惯父母喂养和营养行为分析饮食因素与儿童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编制问卷了解2-5岁儿童的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测量同期体重、身高增加的数值,并与饮食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的影响因素有每餐的量、幼儿园进餐情况、每日餐次、肉类食品和进食西式等。  【关键词】饮食习惯;体重
期刊
【摘要】 目的 浅谈老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近35例老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血糖水平的监控,饮食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皮肤及切口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35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病情好转,无伤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对老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及探讨运动疗法对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脑瘫患儿,尊重其监护人意见,协商治疗方案,签订治疗知情同意书,并根据治疗方案随机选取137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运动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以改良Ashworth量表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为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和治疗2疗程后对两组患儿的肢体痉挛状态和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治疗后,两组As
期刊
目的 主要就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直肠癌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之后根据手术方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图谱已经发生改变,有传染性疾病过渡到了以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重要酶类,几乎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所有成分.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是金属蛋白酶的主要内源性特异性抑制剂,是一组能够抑制MMP活性的多功能因子.细胞外基质是血管壁的主要成分,正常情况下,MMPs和TIMPs保持平衡,
目的 对后路手术内固定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18例脊柱骨折患者列为我院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术中实
【摘 要】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ECG)检查与心肌纤维结构蛋白(cTn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早期(≤6h)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联合心肌纤维结构蛋白测定结果及其中单独一项检查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联合心肌纤维结构蛋白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中单独一项检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