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对美好生活建设的启示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rc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马克思没有提出民生的概念,但其学说里却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他的相关论述内在地阐明了民生的实质、内涵、实现路径,构成了完整的民生理论框架。从现实生活世界出发,马克思揭示了民生的实质就是“现实的人”的生活;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马克思阐明了民生具有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等多方面的内涵;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角出发,马克思给出了民生得以良好实现的路径:发展生产力奠定民生基础、变革社会关系拓宽民生空间、改善政治生活促进民生发展以及丰富精神生活提升民生水平。马克思理论中蕴含的民生思想,可以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发。
其他文献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的特点,提出构建多元化立体化教学的构想,并分析了该构想中的多个不同的教学元素。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的构建对推进办公自动化高级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着手,进行分类教学下的多模式课堂教学改革,使课程教学模式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又能结合计算机信
  针对培养国际化背景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精品课程《离散数学》建设中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相当重
  本文通过对BB平台的功能的深入探析,结合计算机类课程中学生对BB平台的使用需求分析,针对Office应用课程,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基于BB平台的一些课程建设所需的二次开发
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国家治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系统。我们需要迎接市场、寻求社会自治和转向多元治理,但也需要警惕“市场神话”、监督市场;警惕“公民社会神话”、更重要是培养社会民生民情;警惕“治理神话”、在多元治理的基础上走向“协同治理”和“整体治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国家在场”和“国家引导”的必要性。当然,在对国家赋权增能、加大基础性权力的同时,也需要监督和防范国家的专断性权力,提升国家自我反思平衡能力,追问到底需要何种国家自主性。一方面通过外在制度监督和国家的制度化治理活动来规约国家;另一方面通过价值引
Web设计类课程是本校信息工程的数字媒体(无线应用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群,包括"Web设计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 ". NET程序设计”等课程。该类课程的共同特点
舆论评价与自我价值相关,舆论话语体系中的评价不仅承载着信息的事实性,也传递着舆论人自我价值的诉求。通常而言,舆论评价中的价值体征也确实指向自我。但自我化的价值评价造成了舆论评价价值依据的封闭性,并因此导致了舆论传播者与舆论受众评价的价值固化,也导致了舆论群体固化的话语评价。当然,舆论价值评价的自我化还存在着另一个价值极端,价值依据的封闭性导致舆论评价的价值撕裂,即评价中的价值同社会整体价值、个体自我价值之间发生价值撕裂,甚至还造成舆论场中众人之“言”与众人之“行”之间的撕裂。如此,如何打开舆论人“自闭”的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并指出该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随着“三农”工作的有序展开,尤其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巨大改善,农业科技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也持续增加,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但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这一综合性目标,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和突出的短板。对此,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是必然的应对之策,而改善乡村基层自治,发挥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起乡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有线网络技术渐趋成熟,而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前景更为广泛,但在目前国内高校专业教学中,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较为滞后。
于兴祥,字鸿云,号沭西斋主人。1961年生于山东莒县,现为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1979年拜著名画家宋式云先生为师,后受上海画院山水画家王克文先生指点。作品曾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