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孤啡肽水平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的意义

来源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41-0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血浆孤啡肽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3月-2008年5月收治的HIE伴有昏迷的新生儿为实验组,同期住院的无缺血缺氧但患其他疾病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患儿血浆孤啡肽水平。结果:HIE组患儿血浆孤啡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血浆孤啡肽在新生儿HIE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血浆;孤啡肽;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孤啡肽(Orphanin FQ, OFQ)是新近发现的阿片肽,是阿片肽家族的新成员,孤啡肽受体具有多种功能,如学习与记忆、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心功能调节和自主运动等,并对脑缺血有明显的影响[1,2,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本研究通过测定HIE患儿血浆孤啡肽浓度,探讨孤啡肽在HIE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分组:我院于2007年3月~2008年5月期间共收治HIE伴有昏迷的新生儿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且每例均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存在缺血缺氧性改变。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无昏迷并患其他疾病的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每例均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缺血缺氧性改变。每例患儿均在入院后24~72h进行静脉采血2ml,予以肝素抗凝,以35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血浆,加入抑肽酶,置于贮液管-40℃保存。
  1. 2 血浆孤啡肽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孤啡肽的浓度,其药盒由美国Phoenix Pharmaceuricals公司生产,操作按说明书。
  1.3 统计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各组实验数据均进行正态性检验(Shapiro-wilk法)和方差齐性检验(Levene法),若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则采用两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若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即HIE组血浆孤啡肽浓度(34.45±5.92) ng/L高于对照组 (17.16±4.76)n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 
  
  3 讨论
  
  正常人体血浆中即含有一定水平的孤啡肽,作为循环中的一种心血管活性多肽,其对心血管方面的影响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输出量等作用[4,5],且对机体其它系统亦有不同作用。汤健等[6]测定了肝癌、.胰腺炎、十二指肠球部淡疡、胆囊炎、肝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等病人血浆孤啡肽浓度,发现血浆孤啡肽水平升高明显,提示孤啡肽在消化系统疾病和与疼痛有关的疾病中起一定作用。
  孤啡肽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受体介导了自主神经系统的抑制效应。孤啡肽是经与其受体OLRI结合而发挥作用,并通过抑制延髓腹外侧的嘴侧与心血管活动相关的中枢,进而通过抑制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激活副交感神经而实现。研究报道缺血缺氧新生猪孤啡肽升高以及血管反应性的改变导致局部脑血流的降低,它能诱导幼猫脑膜血管扩张,促进谷氨酸的释放和NMDA诱导的幼猪缺血缺氧性脑膜血管扩张;孤啡肽通过释放CAMP,进而激活钙敏感的K通道和ATP依赖式K通道而发挥脑膜血管的作用。孤啡肽能降低脑血流、增大脑梗死灶的体积,加重脑缺血;在高血压病理状态下,其降压效应更明显。孤啡肽对某些器官的血管有局部扩张作用,但孤啡肽起效快,效力持续时间长,孤啡肽的外周直接舒张血管的作用方式与乙酰胆碱相似,通过提高一氧化氮活性,从而促进血管内舒张因子/一氧化氮的产生增加[7,8,9]。
  本研究显示新生儿HIE组血浆孤啡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血浆孤啡肽在新生儿HI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正常生理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内源性孤啡肽也参与痛觉调制的复杂过程,缺血缺氧性脑病时强烈的应激状态,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脑组织、脑脊液、血液中内源性吗啡样肽如强啡肽,β-内啡肽等增高,作一种内源性镇痛物质的孤啡肚也同样增高[10];HIE时脑内神经原和神经胶质细胞坏死后破损、孤啡肽溢出,吸收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时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组织的移位等因素刺激广泛分布干下丘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中央灰质、蓝斑核、中脑背盖腹侧区、黑质、迷走运动背核(DMV)含高浓度OFQ特异性结合位点等孤啡肽密集结构[3],引起孤啡肽释放增加;本研究显示新生儿HIE头颅CT或MRI检查存在缺血缺氧性改变的同时有血浆孤啡肽水平的升高,提示HIE时颅内压的变化、脑水肿、疼痛、应激等因素尤其孤啡肽分泌增加后,通过孤啡肽受体介导的一系列反应,造成脑动脉血管痉挛,脑组织灌注不良,引起脑缺血缺氧有关,最终导致神经原损伤。因此,新生儿HIE血浆孤啡肽升高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1] Long ZE, Weinstein PR, Carlson S,e ta t.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Stroke, 1989, 20:84 - 91
  [2] 高焕民,程介士. 体感诱发电位指标观察孤啡肽对大鼠脑缺血的作用 [J]. 现代康复, 2001, 5(7) : 44-46
  [3] 孙志宏,周茂林,陈正礼,等. 孤啡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及生理功能 [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9(4):73-75
  [4] Armstead WM. Relationship between nociceptin/orphanin FQ and cerebral hemodynamics after hyoxia-ischemia in piglets [J]. A 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0, 278:477-483
  [5] 王军, 李夏, 徐洪涛, 等. 孤啡肽对血管内皮舒张因子的影响 [J]. 基 础 医 学与临床, 1999, 19(1):283
  [6] 汤健, 费宇行, 叶剑雄, 等. 血浆孤啡肽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6, 28(5):339
  [7] Gintzler AR, Adapa ID, Toll L, et al. Modulation of enkephalin release by nociceptin(orphanin FQ) [J]. Ear J Pharmacol, 1997, 29:325-345
  [8] Nelson RM,Calo G, Guerrini R, et al. Nociceptin/orphanin FQ inhibits ischemia induced glutamate efflux from rat cerebraocortical slices [J]. Neuroeport,2000,11(17):3689-369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30-01  【摘要】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于2002年3月在我市启动实施,覆盖人口20余万。项目近4年,在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项目办的领导和关注下,在阿图什市委、市人民政府、市卫生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市项目办和项目县的共同努力,项目实施顺利达到了阶段性的目标,我市人民政府投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46-01  【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9介导的滋养层细胞迁移和侵入母体子宫组织和螺旋动脉的过程是胎盘形成的重要事件,侵入不足会造成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病理妊娠,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及信号转导机制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并渐渐明朗。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滋养细胞侵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34-01  【摘要】目的:对抚顺市2004~2008年饮用水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方法:按照卫法监发[2001]161号《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或GB/T5750.1~5750.1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水样进行检测,对连续5年我中心的监测或委托水样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29-01    褥疮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致残、长期卧床的患者,出院后,由于得不到较好的、科学的护理,往往在出院后半年内由于褥疮感染、发热而再次入院,针对患者情况,我们使用碘伏联合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因子进行褥疮护理,再结合翻身、频谱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21-02    作者简介:杨宁,硕士研究生。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雷米普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ACS患者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和雷米普利联合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及30天干预后患者血清hsCRP、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33-01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a-L岩藻糖苷酶(AFU)增高的原因及增高是否对肝癌诊断有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连续监测法测定58例4天内新生儿及其母亲的a-L岩藻糖苷酶,同时选取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间隔10天后对所有进行第二次测定。所有个体进行3个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追踪检查。结果:新生儿AFU测定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7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47-01  【摘要】目的:分析我市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为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被检查学生平均分为两组,A组为小学新生组, B组为大学新生组,每组各1000名,全部应用静脉血酶联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及肝功能。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对检查结果进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48-01    1 脑梗死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缺血性中风证候的研究也一直得到众多医家的关注。杨利等在研究急性缺血中风的证候分布时发现,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型及气虚血瘀证型较为常见,分别占49.6%和17.3%,缺血中风的证型以阴类证为多。郦永平研究发现缺血中风证型分布呈极度偏态,大多集中在风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42-01    胆总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近年来,由于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及技术的提高,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术前诊断趋于完善,术后残留结石发病率虽有下降,但胆总管继发性结石因胆囊结石发病率上升而有所增加。因此,胆总管结石仍是外科治疗胆道疾病的重点。我科自2002年2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胆总管结石374例,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35-0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以呼吸细支气管为主要区域的弥漫性炎性疾病。近年来逐渐被我国临床工作者认识,已明确该综合征是一个特异的临床疾病——鼻窦——支气管综合症,其特征为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炎症,是以两肺弥漫性存在的呼吸性细支气管领域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