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警惕出现酸性体质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90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由于人体具有完善的pH值调节机制,使血液和体液的酸碱度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呈弱碱状态。但人到中年以后,人体的调节能力降低,再加上生理的原因,机体往往会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当血液和体液酸碱度的pH值低于7时,医生就把它称之为酸性体质,这是人到中年后十分常见的。
  人体血液和体液呈酸性,对于机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会严重影响人体各系统的正常“工作”,引发病变。它不仅容易干扰我们的消化系统,造成营养吸收障碍,更严重的是会危害我们的心血管等循环系统,是中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于神经系统,可引起痴呆症、神经性疼痛和严重关节炎;于泌尿系统,则引起草酸钙和草酸盐为主要成分的肾结石和膀胱结石,还会引发肾脏综合征,严重的会危及生命;于内分泌系统,会导致糖尿病、肥胖症等的发生,其他如痛风等顽固病症,也与人体血液和体液呈酸性有关。
  人到中年,必须警惕体质变酸,这对于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先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体质变酸。首先,是因为人体本身代谢机能的改变。从物质代谢角度来看,中老年人的机体以分解代谢占优势,经常出现负氮平衡现象,导致血氮增高,尿呈酸性。从能量代谢来看,中老年人的基础代谢能力相对降低。专家通过对中老年人机体的血管、淋巴组织、骨骼肌、心肌、肝脏及肾脏等组织的研究,发现这些组织都伴随着衰老而出现耗氧能力下降,这些组织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代谢障碍,中间代谢副产物如乳酸等有机酸产生过多,不断地留在体内影响各系统的正常“工作”。其次,是因为中老年人因为年龄的增长,肾脏肾小球数量显著减少,滤过率明显降低,尿生成量明显减少,致使体内代谢副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积蓄在体内影响机体功能。第三,是因为许多中老年人喜好酸性食物,中老年人食量相对减少,为确保营养充足,许多人都十分注意饮食的精细和富含营养,但是米、面、糖、蛋、鱼、肉等精细和富含营养的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再加上中老年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都有所下降,所摄入的食物不能完全被身体充分利用,在体内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其余的在体内代谢后能产生酸性很强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往往能长时间地滞留在体内,无疑加重了体液呈酸性。
  纠正和预防体质呈酸性,是中老年人保健和增进健康的关键,主要措施还在于平时要注意增强机体的整体功能,如经常参加一些户外运动,让身体各部分都得到锻炼,及时治疗各种病患,以避免器官功能损害,延缓器官老化。同时,注意多饮水,可以促进体内酸性物质的排泄。更重要的是,中老年人应避免过多地食用酸性食物,应多吃一些含钙、钾、镁等碱元素较多的食物,如海带、大豆、胡萝卜、萝卜、菠菜、土豆、苹果、香蕉和瓜类,但此类食物蛋白质含量不高,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而蛋白质含量高的动物性食品又容易导致血液变酸,这就需要中老年人多了解不同食物的特性,科学择用,合理搭配。
  营养专家研究发现,牛奶、蛋清等食物虽然来自动物,但在人体内的代谢物却为碱性,中老年人食量不大,如果更多地选用这类食物,既可以保证营养充分摄入,又能避免体质变酸。
  (编辑 汤知慧)
其他文献
英国小说家亨利·吉尔伯特笔下的小说《罗宾汉》中,主人公绿林大侠罗宾汉不幸患病,其表妹对他采取了放血疗法,结果因放血太多,非但没能治好罗宾汉的病,反而使病情加重,最终不治而亡。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中也提及放血术。书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因患了严重的肺病,在后期也采取了放血疗法,但同样没能挽留住她的青春。在我國,民间也流传着类似于放血疗法的治病方式。可见这种疗法并非虚构,相反,它还曾风行一时。
高脂血症,是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统称,是指当血脂浓度超“参考值”高限时的病理状态。此时,病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常以心脑及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性疾病为结局,后果严重,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国内高脂血症的建议标准是:总胆固醇(TC)≥5,76mmol/L(22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mmol/L(14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1.04mmo
母亲离开我们将近7年了。我是母亲4个儿女中最小,也是她认为最有出息、最孝顺的一个,社会上似乎也这样公认。然而,在母亲临终前,我却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她老人家的事。  那年,我还在农村乡镇工作。居住在故土乡下老大处的母亲,连连犯病,我闻讯后赶紧将母亲从家乡接来:经过一个时期治疗,母亲腿上的浮肿消了;不过,胃还在疼。  就在这时,乡里决定派人去北方慰问建筑工人。说实话,这是一个“美差”:既风光,没担子,
阳春3月,82岁高龄的红军老战士吴志坚步行来到南京浮桥邮局,向即将在北京召开的“95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捐款人民币10000元。据有关方面统计:这位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入党的红军女战士,迄今已向老、少、边、贫地区的失学儿童和灾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27626元。  吴志坚老人现已年过古稀,并患有心脏病、肾炎、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但她始终保持乐观情绪,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关心国家
人们一旦因看书时间较长而头昏脑胀时,就习惯地轻轻拍拍脑门;坐的时间较久后,腰腿酸痛不适,会用拳头捶捶腰、拍拍腿;走路时间较长时,双下肢酸胀不适,就用双手拍打揉搓等等。这些都是最简单的“拍打运动”,通过“拍打运动”来消除疲劳,减轻不适和疼痛。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备急方》中记载:“对于双手怕冷的人,可以从上至下捶打,打热便休。”这是有记载的较早的拍打运动法。  科学研究表明:拍打运动也是一种很好
当家中有人不幸患了恶性肿瘤后,与之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及子女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肿瘤和遗传有关系吗?大量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多数肿瘤没有家族群集现象,但某些肿瘤却确实存在着家族高发倾向,因此,与之相关的人群无疑应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结肠、直肠癌是好发于青年人的常见肿瘤。某家族兄弟4人有3个患多发性结肠息肉。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的子女有近一半人出现结肠息肉,平均发病年龄在24岁,多数在40岁前癌变,形成结肠
按:自从《中国科学报》报道了汤大钊等人“用指纹检测智力”的消息以后,本刊接到不少读者来信,希望能对之详加介绍。为此,本刊约请汤大钊同志撰写了本文。  通过指纹检测智力,但是科学工作者研究智力的一种手段,其可靠性尚待进一步验证。  国内外常用检测智商法来表示某人的智力,但这必须在人有了意识思维后,通过回答特定问题才能检测,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运用指纹测得生理智力度的方法,它对婴幼儿,老人,白痴和高智力
消费者说:  龚国齐(退休教师):  仔细分清理性面对  近年来。“一药多名”的怪现象严重泛滥,给广大群众的用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同一种药品,却有许多商品名,使患者购药时、感到非常困惑。据报道。“一药多名”的现象随处可见。多存在于治疗感冒、胃痛、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药品中,其中,抗生素类药最为严重,如人们常用的阿莫西林与氧氟沙星的商品名竟多达41种和46种。又如常用
人人都会出汗。汗有调节体温,保持产热和散热平衡的作用。可见汗常因气候较热、穿衣过多、吃辣烫食物或精神紧张等原由引起。不是这种原由而出汗或睡眠时出汗,谓之自汗或盗汗,通称为虚汗。  饮食调理对自汗、盗汗有较好效果,今选介之,供患者参考。  1 银耳、山药煨枣汤;每次用银耳100克、红枣20克,放入清水泡1小时,加鲜山药20克(去皮切成丁),用文火煮成糊状,再加适量糖服用,适用于自汗者。  2 芪杞炖
音乐能治病吗?    音乐对人们的心身有调节作用,在几千年以前就受到了关注。我国二千多年前的《乐记》一书中,就曾指出音乐对调剂人的和谐生活、涵养德性,以及增进健康,有很好的作用。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则被认为是第一个指出音乐具有治疗效果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法国外科医生帕特里克·埃塞文在他新近出版的名为《音乐与医学》一书中,甚至叙述了自八千多年前音乐诞生以来,它与医学的相互平行的历史,认为史前时期的那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