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质量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nia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质量不高的问题已经是很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知识视界,思想深度,品德素养和文化素养,造成了学生思想贫乏,知识面狭窄,语文水平低下的不良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阅读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面对此现状,语文界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发表不少真知灼见。本文只是针对中学生实际,谈几点浅陋的认识。
  
  一、保证阅读时间
  
  不论做什么事情,时间的保证是根本保证,没有时间,做什么都等于零。提高阅读质量首先要扩大阅读量。那么,时间从哪里来?现在的中学生课堂内外作业多,负担重,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课余时间几乎都成了课堂的延伸,能有一点点课外阅读就不错了,谈何扩大!同时,学生的课外时间也不能全部用于阅读,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所以,首先必须强调抓紧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阅读效率,该课内完成绝不拖到课外。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挤出五分之一左右的时间甚至可以再多一些让学生大量阅读,自山阅读较为合适。坚持不懈,用量的积累来促进质的飞跃,就可能取得丰硕成果。我们都知道的魏书生用两个月的时间教完一学期的语文课,就说明,语文教学课内是有潜力可挖的。课内挤出时间,课外用点时间,学生的阅读量有了保障,就有了提高阅读质量的基础了。
  
  二、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没有兴趣,对所从事的事情便缺乏心理动力。没有兴趣,也不可能持久的从事某样事情。目前,电视、网络、游戏等对学生的诱惑力很大,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教导他们端正学习语文的动机,提高认识之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采取一些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方法可供借鉴:一是在课内课外穿捅讲解名人轶事、趣事,名人读书故事。介绍引用相关读书名言;二是介绍图书信息,推荐新书好书;三是现身说法,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得到的收获;四是在课堂内外即兴吟诵诗文名句或名著名段等。这些不仅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十分有效,而且可以增强教师魅力,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另外从学生方面而言,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举行班级读书报告会,同学之间互相推荐好书,让语文学习优异的同学谈广泛阅读的体会与收益,在学生中开展读书竞赛,举办读书征文活动,读书笔记展览等,这些都不失为激发阅读兴趣的有效措施。
  
  三、培养阅读习惯
  
  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这要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会读的习惯呢?我的体会是创设情境,因材施教。所谓创设情境,就是营造阅读的氛围,把阅读课上成读书课,让学生在听、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的欲望,调动阅读的热情,自觉阅读。可以采用老师范读、学生单读、学生齐读、分角色阅读,一般内容一般读,重点语段反复读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所谓因材施教,是指训练学生读、培养学生读的习惯也可引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能受到好的效果。比如对不大会读的学生降低阅读要求,只要读的正确就行,老师还可以帮助他们扫清阅读障碍。让他们能读下来,读顺就行,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让他们在阅读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认识到自己阅读潜能。
  
  四、指导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质量,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非常重要。方法正确,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运用的主要是精读、分析,讨论、鉴赏的方法,指导学生怎样品词析句,了解文意,归纳中心,评析手法,欣赏形象、意境等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训练,这可称之谓精读。精读能使学生对所读文章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地全面了解和掌握,通过细研分析讲解能让学生从阅读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丰富人生。很显然在课堂上用这样的方法来指导学生阅读是非常必要的。它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以外,还要教给学生一些粗读、速读、快速获取信息的方法(不妨称之为泛读)。
  
  五、解决阅读书源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建有图书室,而且图书的配套设施较完备,这为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但在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图书利用率不高。图书进了图书室,犹如进了保险箱。长其束之高阁。使学生在学校无书可读。据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强烈吁请各学校应将图粥室向学生开放,给学生走进图书室的机会。这样既达到了学校建图书室的目的,也提高了图书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质量,真是一举多得!同时发动学生捐出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小图书室,方便学生间轮流交换阅读。这样既扩大了书源,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大大有益于阅读教学。其次,鼓励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媒介进行阅读。教师可率先进行网上阅读,从中筛选适宜于学生阅读的读物,推荐给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并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汇报网上阅读内容,交流阅读心得,写阅读笔记,使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作为教师只要真正做到以学牛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持续发展为主旨,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勤于努力,坚持不懈,阅读教学这一语文教学的难题定能破解,学生的阅读质量定能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树中学)
其他文献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学生对教学若感到枯燥无味,必然“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设计启发性问题,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力量,就能激
一、创造情境,引发感情  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字字句句皆关情”。如果语文教师只是冷漠地讲析字词句篇,不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要表达的情感,就无法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从根本上读懂这些作品,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是作品、老师、学生三者的感情交流。这里语文老师起到一个媒体作用,教师应依据作品创造情境,以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  例如,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教学时,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来导人新课
文章采用商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CFX数值求解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标准k-ε紊流模型方法数值研究了考虑阻尼拉金结构的汽轮机长叶片透平级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