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化焙烧钛渣的酸浸动力学研究

来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rla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钠化焙烧—酸浸工艺制备高钛渣过程中酸浸动力学、酸浸溶出规律和溶出反应的控制步骤,探讨了反应温度、盐酸浓度、搅拌速度对钛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优工艺条件下,钛转化率达93%,TiO2品位达98.68%:搅拌速度400r/min、液固比10∶1、酸浓度20%、110℃酸浸90min。钛渣焙烧产物酸浸过程受固体产物层的内扩散控制,钛渣酸浸过程符合收缩未反应核模型,表观活化能为11.37kJ/mol,浸出钛渣动力学方程为1+2(1-x)-3(1-x)~(2/3)=0.244exp[-11370/(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各个子系统的统一集成,需要将现场设备数据信息实时传输到相应的工作站,同时也必须保证数据的实时性、稳定性、安全性,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现成设
针对含铬电镀污泥开展多金属资源化利用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电镀污泥采用硫酸浸出,Lix984N萃取铜,沉淀剂沉铬,氧化沉铁,硫化钠沉锌,碳酸钠沉镍,在优化试验条件下,铜、镍、锌
以牛骨为原料,采用酶解法提取胶原蛋白,对影响胃蛋白酶酶解过程的诸多因素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得到酶解法提取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
分析探讨了原料杂质的含量、双底吹连续炼铜工艺参数的控制、阳极炉的操作等对双底吹工艺中铜阳极板品位的影响,总结了生产实践中提高铜阳极板品位所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