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美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
  摘 要 鉴于健美操固有的特点,使其与美育更有相融性,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技艺美、体型美和行为美;还应注重教师自身的仪表、语言、示范和组织能力。
  关键词 健美操教学 美育 教师
  一、前言
  健美操以动作舒展大方、柔中带刚、伴以音乐节奏鲜明等特点,深受广大高校女生的欢迎和偏爱。美育教育,就是通过体育教学艺术和运用体育技术和体育知识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通过这种美育教育,使学生懂得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技能与美的关系,启发学生对体育动作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教育对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很大的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健美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健美操之所以深受广大女生的喜爱,是因为它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适合女生的生理、心里特点。女生天性就爱美,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较好,对音乐的节奏感较强。因此,用姿态优美、柔中带刚、音乐节奏鲜明的健美操对学生进行熏陶、锻炼,可以激发她们心理上的要求,使她们领略运动中的美感,诱发她们尽力去表现音乐旋律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趣,培养和提高她们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同时,也要求教师以科学的观点方法为指导,对健美操内容和教学方式现实地进行和提示,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有关动作及教学形式中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再配合学校的其它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技艺美
  健美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例如,动作技术的正确规范、动作造型、节奏、幅度、音乐等都和美的艺术有直接关系。健美操中各种跳跃、连贯的组合动作、优美的造型及动听的音乐节奏,能給人以活泼、流畅、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健美操动作技术、技能教学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形成美的艺术技能,二者结合起来更佳。
  (三)培养学生体型美
  教师是学生体魄的设计师和建筑师,要担任好这一角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和系统的体育知识,尤其是要具备人体与运动有关的知识。教师的教学要因人而异,应对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整体指数做到具体掌握,以便有针对性发展学生的身体各部位,使学生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正常发展,趋向健美。健美操是一项有意识美化人体发展的运动,长期进行锻炼,能增强肌肉韧带的弹性,使全身关节灵活,肌肉匀称发展,体态健美。
  (四)培养学生行为美
  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交流场面,帮助学生彼此了解、交流、心理相融,才能更有效地沟通和建立友谊,在交往、交流中纠正自我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把各种美的文明行为和习惯始终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根据美的要求自觉抵制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树立美的形象和行为。
  三、教师在美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师的仪表
  人的仪表本身就具有一定美的因素,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做到仪表整洁利落、庄重大方,健美操服装合体、颜色搭配协调,精神振奋、充满朝气,能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美的启示。教师的庄重仪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能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教师形象。
  (二)教师的语言
  在讲解和示范中教师生动,幽默又形象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和启发很大,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对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创造课堂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简明扼要,及时的提示对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平时要加强语言修养,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课前认真备课,尽量做到有针对性地讲解,掌握语言指导的时机和运用规范术语言。
  (三)教师的正确示范动作
  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形象,也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师在示范中,要突出动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正确的示范,并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给学生留下一个正确完美的动作形象。因此,教师应对所做的示范动作所特有的美的因素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练习,提高示范动作美的艺术效果。教师在示范动作中还要不断地提示学生注意动作美、形成正确的动作姿态。
  (四)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教師的教学组织工作包括课前准备,课堂常规。学生练习的组织形式、场地的布置、音响效果等,这些都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教师想要有效地组织教学,就必须具备多种技能和技巧,首先必须善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切地掌握学生已有的体育运动知识水平和运动技能,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很好地钻研课程和教材,课前的准备工作、场地布置合理化、多种队列队型变化、优美动听的音乐效果等,是教师完成健美操教学中的美育任务所必须的。
  四、结束语
  健美操与美育能否做到有机的结合并收到美的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语言修养、知识结构、掌握专业知识水平的程度和教学组织能力,健美操教学只有与美育结合,才能更好地健美人的体型、健全人的思想、提高学生文明行为和美的修养。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又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使健美操运动朝气蓬勃地开展,不断地继承、壮大起来。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2  摘 要 情感教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逐渐为高校所认知,在日常的教学中也不断加大情感教育的力度,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全面研究了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涵以及内容,并介绍了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情感教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  摘 要 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前提;树立教师的自身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可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教学内容,方法的选定,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可使师生在体育课中共乐;结合多媒体的教学,可指导体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 体育课 积极性 兴趣 认识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现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高校既有提高学生课余体育认识的条件,也有切实提高学生对课余体育认识的必要, 指出高校学生对课余体育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制定了了高校学生提高课余体育认识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高校 课余体育 策略  目前,大学生对于课余体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  摘 要 在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摆在教师面前的最大难题是女生大多不愿意上体育课甚至讨厌体育课。如何激发高中女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成了一个难点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了激发高中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三条策略。  关键词 高中体育 女生 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  摘 要 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出发,阐述了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新时期 体育运动 青少年 身心健康发展  人生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拥有健康。健康的体
现在的学校在校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宝”,在体育教育中,怕苦、怕累、半途而废、意志不坚定的现象较为突出,国家提出的教育改革以后,素质教育是成为教育的主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  摘 要 小学一年级的广播操又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一块基石。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质,更能陶冶学生情操,特别是一年级小学生,身体正处于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而小学一年级新生由于身心发育未完全脱离幼儿期,空间感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的自觉性等方面处于较低水平,给入学初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广播体操是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  摘 要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亚健康状态学生存在普遍,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改善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效果,高职院校体育课应广泛发展传统体育养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课 传统体育养生  随着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往往需要每天伏案苦学,并要承受来自家长、学校、社会等重重压力,导致许多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处于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等方法,针对当前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如何较好地对接,提出学校体育应发挥人财物上的优势,尽快适应现代社区发展的需要,形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双向和谐的关系,并形成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社区体育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  关键词 社区体育 学校体育 和谐 模式  国务院于1995年6